始建于宋代的濟美橋,位于馬尾區君竹村,是古時從馬尾進入福州市區的必經之路。此橋1992年被命名為福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5年作為馬尾區最古老文物保護單位被列入福州市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名錄。
一座古橋承載了一個地方的人文歷史和鄉愁記憶,但往日的風華卻時常被歲月摧殘。
2019年9月,馬尾區人民檢察院在摸排公益訴訟線索中發現:濟美橋因缺少妥善保護,文保標志風蝕嚴重,題刻已模糊不清,且多處被人私刻亂畫、隨意涂鴉。更嚴重的是此橋周圍正進行舊城改造,拆遷作業緊鄰文物,使其存在被損毀的隱患。
2019年10月,馬尾區檢察院進行實地走訪后,及時調查取證、研討案情,向馬尾區文化體育和旅游局發出了訴前檢察建議,督促其做好文物保護、利用和管理工作,維護濟美橋歷史風貌,確保文物安全并發揮其文化傳承作用。
檢察建議發出后,相關職能部門迅速組織人員啟動對濟美橋的修繕工作,重新對文物周邊環境進行專項排查整治,古橋周圍的施工圍擋退到文物保護范圍5米之外,并聘請專業人員清洗和重描濟美橋碑刻,安排專人值守,保護文物安全。
馬尾區檢察院以該案為契機,與相關部門簽訂《關于建立文物保護工作公益訴訟協作機制的意見》,在文物保護的案件線索移送、信息共享、聯席會議、聯合開展專項行動等八個方面建立長效機制,推動負有文物保護監管職責的行政機關依法全面履行職責。并在馬尾區深入開展法治宣傳進村莊、進社區活動,向周邊居民普及文物保護法律法規知識,使之更加了解、重視和支持文物保護工作,合力形成政府主抓、檢察監督、公眾參與的共治共建共享文物保護格局。
據了解,為迎接在福州召開的世界遺產大會,2019年10月以來,福州市檢察院出臺了《關于開展福州古厝暨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公益訴訟專項活動的實施方案》,并集中辦理了一批福州古厝暨不可移動文物保護的公益訴訟案件,向世界展示保護福州歷史文化名城的檢察力量。
今年3月,福建電視臺新聞頻道《檢察官說法》欄目對濟美橋保護的公益訴訟案件進行了專題報道,福州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時貴作為嘉賓向全省觀眾介紹了包括濟美橋保護在內的,全市檢察機關開展福州古厝暨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公益訴訟專項活動的情況。節目播出后,馬尾區文物保護等相關部門也紛紛表示將以協作保護濟美橋為契機,共同構建文物保護新格局。
“文物保護是惠民的福祉,需要各級政府和部門通力合作,建立長效機制,我們會持續履行好保護公益的法定職責。”福州市人民檢察院第七檢察部主任陳亨順說。下一步,福州市檢察院將與相關部門繼續探索建立文物保護和公益訴訟檢察長效協作機制,為守護歷史記憶、傳承文化基因貢獻檢察智慧。
福州日報通訊員 程慧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馬尾區檢察院送企業法治“禮包”2020-03-31
- 福州倉山區志愿服務組織進校園義務消殺2020-03-31
- 福州晉安拆除一處“三合一”廠房2020-03-31
- 胡忠俤:38年前他還沒木槳高,就開始學“祖傳技藝”2020-03-31
- 福州臺江區8宗存在安全隱患違建被拆除2020-03-31
- 日交易限額提高5倍 福州銀行“無接觸”服務升級2020-03-31
- 女子腳底黑痣長成蠶豆大 一查竟是惡性腫瘤2020-03-31
- 福州今明氣溫略升 后天再次走低2020-03-31
- 福州市持續開展違建墳墓整治三年行動2020-03-31
- 福州市印發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規劃 全面提升六大體系指標2020-03-31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晉安拆除一處“三合一”廠房2020-03-3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