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尾羅星街道新港社區工作人員籌劃改造百姓舞臺。記者 張人峰 攝
福州日報記者 歐陽進權 通訊員 羅星
“百姓舞臺什么時候安排表演?”“‘四點半課堂’什么時候恢復?”……隨著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果,在馬尾區羅星街道新港社區,群眾遇到社區黨委書記連鏞不時這樣問。社區居民咨詢的活動都是社區組織的,大家之所以熱心參與,是因為活動契合需求。新港社區以黨建為引領開展“三社聯動”,成效由此可見一斑。
百姓舞臺周周演 黨員每場都幫忙
新港社區成立于2002年,轄區東至閩江岸邊,西至鐵路濱河路,南至濟安路,北至新港區(含保稅區),轄區內有企業200多家,其中還不包括名成水產品批發市場的大小商戶,成為馬尾最大的物流集散地,總面積2.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710戶5131人,流動人口2100多人,轄區黨員有121名。如何讓群眾團結一心,成了社區面臨的難題和著力點。
上周五,連鏞帶領社區黨員與施工方,在百姓舞臺前謀劃如何提升。
記者看到,占地約100平方米的百姓舞臺在易安居小區門口,緊臨青洲路,是去年建成的,當時羅星街道黨工委撥付5萬多元支持建設,隨后每周都有一到兩場文娛活動,成為社區群眾展示自我、休閑娛樂的公益平臺。“這是社區花小錢辦大事之舉。”連鏞說,平時舉辦一場室外文娛活動,搭臺一次需要三五千元,三年下來需要十幾萬元,社區無處籌措這么多資金。
在新港社區,社區先引進臺灣社工等社會組織,然后培育一批本土社會組織,目前群眾已組織成立老人協會、公益助老會、“舞動美”健身操隊、“手拉手”關愛兒童服務隊、義工隊、老友開心協會、文藝舞蹈隊、“勇敢者”治安消防志愿者服務隊等13支隊伍,百姓舞臺的活動就是這些隊伍的隊員組織的,疫情發生前周周有活動。轄區100多名黨員在隊伍建設和活動開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每次活動,社區都會派出一名黨員全程參與組織協調。
搭建共同治理框架 打造舒心社區
在新港社區,社區以黨建引領“三社聯動”,即政府主導、社會組織參與、社工承接居民需求的服務,推行社區+社會組織+社工“三社聯動”機制,形成以黨組織為核心、居民為主體、群眾共同參與的基層治理構架,用真心、細心、愛心、耐心、用心等“五心”,打造安心、放心、舒心的“三心”港灣社區。
社區群眾老陳以往對基層工作有意見,現在他見到社區干部就豎起大拇指。原來在春節前,社區“四點半課堂”組織了寒假班,社區內學生都可以報名參加,原來計劃招募40名學生,起初擔心報名人數不足,社區還給社區干部布置招募任務,沒想到招募令發布僅一天,就有60多人主動報名。隨后新港社區組織社區義工和教師隊伍輔導學生至臘月二十四,每天上午和下午各兩個半小時。老陳的孫子也是報名參加寒假班的學生之一。老陳說,兒子和兒媳正常上班,他每年都為孫子假期學習的事發愁。
新港社區的“四點半課堂”,是馬尾區首個社區開辦的“四點半課堂”,此舉解決了轄區內學生課后無人監護導致的各類問題。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辦好“四點半課堂”,新港社區采用黨建引領的“三社聯動”模式,與社會組織、社工組成專兼職結合的志愿者隊伍,為孩子提供課業輔導及素質拓展培訓,如舉辦繪畫、閱讀、傳統武術、國學、書法等培訓活動,促進青少年全面發展。
社區黨委還指導和幫助小區黨組織建立小區自治民主協商議事制度,通過聽取民意,協商處理小區難點問題,發揮“居民議事廳”和“民情直通車”作用,改進社區管理和服務模式。
一直以來,新港社區不斷摸索社區治理新方法,結合“三社聯動”,“居民議事廳”應運而生,現在走進新港社區的便民服務大廳,就能看到大廳一角擺放的長桌,這已經成為社區了解居民情況的“直達窗口”。“我們還要把這個社區治理模式‘提檔升級’,更好地發揮它對社區管理的輔助功能。”連鏞說,作為推進基層建設的重要措施之一,新港社區“居民議事廳”要繼續辦下去,解決百姓事,分擔百姓憂。
責任編輯:趙睿
- 我國首艘萬米深潛器支持船在馬尾造船廠“誕生”2020-04-17
- ?馬尾互聯網游戲產業園駛上“快車道”2020-04-15
- 馬尾基金小鎮規模超1500億元2020-04-14
- 馬尾復課季推動校園文明用餐 保障學校復課防疫兩不誤2020-04-09
- 助力復工復產 馬尾出口退稅提速2020-04-09
- 18世紀閩江口地圖將亮相馬尾2020-04-08
- 馬尾學校食堂設置U形隔板 倡導文明用餐2020-04-08
- 被拖欠13萬元?馬尾法院幫湖北務工者追回!2020-04-08
- 馬尾復課“硬核”做法:配備智能測溫門 食堂餐桌裝隔板2020-04-07
- 馬尾今年提升改造15個老舊小區 涉及2105戶2020-04-03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啊嗚嗚……福州全城警報響起!一起記住他們!2020-04-2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