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冰在修繕受損的作品。
福州晚報記者 張旭陽 文/攝
幾個月前,福州漆藝家朱冰以與傳統脫胎漆器“平、光、亮”迥異的作品《空》,奪得兩年一屆的市工藝美術“如意杯”大獎賽漆藝組金獎。而頗令人意外的是,這位既掌握印錦、薄料兩項瀕臨失傳的福州傳統漆工藝,又很好地運用了“漆的做舊”等多種新技法的福州脫胎漆器髹飾技藝(市級)代表性傳承人,竟然是壁畫專業畢業的畫家。他的家鄉遠在東北遼寧。
跨專業自學漆藝
中等身材的朱冰,性子不急不慢。他1978年底出生在遼寧沈陽,從小喜歡畫畫,大學上的是魯迅美術學院,在油畫系壁畫專業學習。
2000年,在北京的全國美展上第一次接觸到漆藝時,他就著了迷。他說,當時他認為大漆的“深邃”比壁畫的“直白”更讓人印象深刻。
他開始尋找漆藝方面的書籍資料自學,不僅看了王世襄的《髹飾錄解說》,甚至找到了關于日本漆藝制作技法里夾貯(脫胎)工藝的資料,然后又按網上的介紹,從制作漆板開始,嘗試調漆、濾漆、用蛋殼鑲嵌、打磨等。
2005年從大型壁畫專業研究生畢業后,他跟同學一起到北京,成了靠畫廊訂單為生的職業畫家。他一邊畫壁畫、油畫等,一邊“玩”漆藝。那幾年,他進行了許多嘗試,如用火烤漆畫以觀察它的變化,用各種金屬粉做想象的肌理……他常常看漆藝作品的畫冊,同時琢磨漆藝作品的制作過程。
來福州尋根學習
2009年,由于畫廊訂單變少,朱冰想來福州。“尋根溯源,學習純粹的傳統漆藝技法。”他說。
2010年初,他到了福州。當時,他從網上看到一家漆藝工作室招聘技工和實習人員的消息,就前去想學些東西。干了3個月,他覺得學不到什么。但幸運的是,這時他認識了省工藝美術大師陳天灨。
當時,陳天灨正在福州的漆藝基地——遠洋路的漆藝術苑開辦面向全國高校的免費漆藝培訓,十幾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大學老師來此學藝。朱冰得到了陳天灨的悉心傳授。
一直到2017年漆藝術苑改制,朱冰都跟著陳天灨系統學習福州的傳統漆藝、脫胎漆器髹飾技藝,以及一些脫胎漆器和漆畫的制作工藝。連已瀕臨失傳的赤寶砂、印錦、薄料、菠蘿漆(犀皮漆)等傳統工藝,他也慢慢掌握了。“基礎好,想法多,不墨守成規,善于把自己的優勢轉化到漆的運用上,成果出得快,他是年輕一輩中的佼佼者。”陳天灨這樣評價這位弟子。
作品接連獲大獎
在福州接觸真正的天然漆后,朱冰才嘗到了大漆的“厲害”。他的雙腿、雙臂、雙手都因過敏起水皰,他卻以為是蚊蟲叮咬所致。結果水皰越來越多,他癢得受不了,就用熱水燙。他這才知道,以前他用的都是合成漆而不是大漆。后來,他的漆過敏反應逐年減弱,直至完全不過敏。
2015年,朱冰娶了一名能干的福州姑娘,把家安在了福州。
幾年的辛勤耕耘,讓他收獲頗豐:2015年,作品《大漆·錦鯉》獲福州市工藝美術“如意獎”銅獎,《暢游》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銅獎;2016年,作品《銀·流朱》獲福建省工藝美術創新設計大賽銀獎;2018年,作品《漆物》獲第十六屆中國工藝美術博覽會“中藝杯”藝術品大賽金獎;2019年,作品《悟》在福州當代漆藝展上獲金獎。
2016年,朱冰由省文化廳推薦赴清華大學參加非遺傳承人培訓班學習,他的漆藝作品也接連參加一些國內比賽和國際交流展。2017年,他被評為福州脫胎漆器髹飾技藝的市級代表性非遺傳承人,去年11月還成為市脫胎漆器行業協會副會長。
朱冰依然醉心于創新。他的作品《空》里,佛像頭飾上鑲嵌了貨真價實的綠松石、青金石和阿卡珊瑚。“全是我親手打磨的。”他說,今后他用料還會錦上添花,把每件作品都打造成廣受認可的精品。
責任編輯:趙睿
- 能聽、會說!全國首位仿真AI主播亮相福州鬧市,帶你“云”購物2020-04-28
- 全市人大系統重點課題調研推進會召開2020-04-28
- 全市河湖長制工作推進視頻會召開2020-04-28
- 注意!福州火車(南)站近期這些列車停運、增開2020-04-28
- 如何振興福州漆藝,重鑄漆都輝煌?聽聽大家怎么說2020-04-28
- 福州47家企業擬入選省數字經濟領域創新企業名單2020-04-28
- 福州九措施助茉莉花茶香飄萬家 涉及基地建設等方面2020-04-28
- 福州高新區全力打造光電信息產業集群2020-04-28
- 文明健康 有你有我 公益廣告宣傳為福州增添文明底色2020-04-28
- 福州自貿片區舉行跨境電商政策宣講暨交流對接會2020-04-28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海上福州”點燃高質量發展新引擎2020-04-2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