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擴大的金魚小鎮。記者 鄭帥 攝
福州日報記者 張笑雪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福州金魚不僅沒有減產滯銷,反而出現“一尾難求”的場面,較往年提早3個月售罄。今年前4個月,福州金魚銷售量同比增加近五成、產值增長近2億元。
是什么讓福州金魚如此“活力四射”?福州金魚產業在這個春天經歷了什么?讓我們一起去探秘。
【賣得快】
巧抓機遇化危為機
金魚提前3個月售罄
日前,記者跟隨福州市漁業專家前往正在打造的金魚小鎮——閩侯縣荊溪鎮關中村,為那里的養殖戶提供技術隨訪服務。記者在潘氏觀賞魚養殖場的銷售區看到,偌大的魚池里只有幾尾金魚游來游去,現場也看不到來購魚的客商。
“金魚較往年提早3個月售罄。往年是‘魚等人’,今年是‘人等魚’,想買大金魚,估計要等下半年了。”福州金魚協會會長、潘氏觀賞魚養殖場負責人潘國誠向記者談起今年金魚銷售的“疫”外經歷。
早在去年底,福州市漁業技術專家就在幾個金魚基地開展水質監測和疫病防控等技術服務,協助企業進行金魚保種和親魚培育。功夫不負有心人,今年,福州金魚的育苗期趕在春節前,比往年提早了兩個月。
“早出苗、早銷售,搶占市場先機很重要。”潘國誠說,育苗的提早讓養殖場的工作也提前了。為了育苗,外地員工都留在福州過年,加上這幾年吸收了不少本地村民就業,因此,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最關鍵的人工未受影響,保證了金魚繁育的順利進行。
養出來的金魚要怎么賣?每年春節前夕是金魚的銷售旺季,可是今年受疫情影響,經銷商無法上門收購。正在大家一籌莫展之時,網絡銷售悄然打開“一扇窗”。“受疫情影響,人們都宅在家里刷手機,空閑時間多了,自然就想娛樂,養金魚恰逢其時。”潘國誠笑著說。
“巧抓機遇”正是今年金魚銷售化危機為轉機的重要因素。這幾年,隨著各級政府加大對福州金魚的扶持力度,“世界金魚看中國,中國金魚看福州”的說法深入人心。疫情期間,抖音、快手等平臺也時常出現福州金魚美麗的身影。“既然福州金魚那么受歡迎,何不通過直播平臺試試?”潘國誠的想法得到同行的響應。金魚養殖戶紛紛玩起短視頻,一些經銷商也轉戰網上,通過淘寶、京東和抖音等平臺進行直播帶貨。
“福州金魚模樣可愛、故事又多,主播們可以發揮的題材很多,網上銷量越來越大。”潘國誠說,經銷商幾天就來進一次貨,一次能拿5萬多尾,原以為會滯銷的金魚,沒想到比往年提早3個月售罄。
“銷售模式的升級,讓大家深刻體會到品牌和品質的重要性。”潘國誠認為,機遇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福州金魚之所以搭上這趟網絡銷售的“順風車”,關鍵還在于過硬的養殖技術。
【養得好】
生態養殖打造精品
繪出福州金魚樣板圖
在關中村,占地百畝的現代化金魚養殖場橫亙在溪畔高地。
“新型養殖方法效果非常好,去年我們邊建設邊投產,當年就基本收回投資,馬上利用盈利擴大再生產。”養殖場負責人說。得知團隊的技術指導立下“赫赫戰功”,市海洋與漁業技術中心主任楊小強頗感欣慰。
去年初,關中村決定利用當地優勢打造金魚小鎮。經漁業技術專家實地考察,村里決定在荒廢多年的鰻魚場上興建現代化金魚養殖場。
要做就做到最好。楊小強憑借與企業家多年共同摸索出的“金魚經”,決心在這張“白紙”上畫出最美的福州金魚樣板圖。
養好金魚,首先要“養好水”。
“跟人一樣,與其治病,不如防病。”在楊小強看來,金魚抗病抗逆能力弱,養殖過程更需要悉心呵護。在他的指導下,養殖場在進水口特地建了兩口串聯的池子,引進的溪水在池子里蓄養兩天,不僅能將水溫調節到與魚池相近,而且氨、氮等有害物質會減少一半以上,大大減少魚的應激反應。
養好金魚,其次要“做好飯”。
“金魚就像孩子,經常吃‘外面的飯’容易生病,一定要在‘家’吃。”楊小強指著不遠處的幾口池子幽默地說。按照傳統養殖方法,苗種開口餌料一般都從外面池塘撈取,但這樣容易輸入病原、引發病蟲害。為了阻斷病原,養殖場拿出6口池子專門培養水蚤等生物餌料,讓自家金魚寶寶吃上“放心飯”。同時,還根據金魚“日齡”,制定不同的“膳食菜單”,從而提高幼苗存活率,提升小魚“顏值”。
養好金魚,還要“住得好”。
在養殖場大池中,記者看到,色彩艷麗的金魚搖擺著裙尾,悠閑地游弋。
“這么大的池子就養這些魚嗎?”記者不解地問。養殖場負責人解釋道,這是保留的親魚,之前售賣的金魚大池養殖密度也只有每池200多尾,而傳統養殖一池達1萬多尾。
金魚養殖,不在乎多,而在乎精。“我們降低養殖密度、提升養殖品質,2個月的收入可達7000多元,而原來高密度養殖一年的收入只有3000多元。”精品化模式讓養殖戶嘗到技術升級的甜頭。
隨著福州金魚產業的蓬勃發展,目前,福州已擁有近60家金魚養殖場,養殖面積近1600畝,年產各類高端金魚1000多萬尾,金魚產業年產值約6億元。
【做得巧】
研發新型生態魚缸
產業融合“創”出新天地
走在金魚小鎮,除了一尾尾金魚令人賞心悅目,一個個精巧的金魚衍生品也讓人心動不已。
金魚缸里云霧繚繞,缸內的水深不到20厘米,假山奇石、綠植苔蘚像盆景一樣呈現在開放式的魚缸內。上有翠綠的植被,下有美麗的金魚,好一幅立體山水魚戲圖。
“這種新型生態金魚缸可以幾年不用換水,還能增加室內負離子含量。”潘國誠介紹,疫情期間的網絡銷售讓養殖戶跟客戶的溝通更密切了,不少人反映想買魚,但又擔心不會養,或者沒器皿養。大家在想,為何不發明一種“懶人魚缸”,讓消費者買回的不僅僅是金魚,更是一種輕松愜意和一道怡人風景。
怎么讓這個美好的設想變成現實?楊小強帶領的技術團隊再次不負眾望。
養金魚,最麻煩的就是換水。如果能實現缸內水體自循環,換水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技術團隊研究發現,大部分金魚排泄物可通過凈化系統進行降解,唯有氮、磷兩種元素很難分解,對水質造成影響。
“為何不變廢為寶?”潘國誠靈機一動,氮、磷對植物來說是很好的肥料,為何不在魚缸內種上綠植,形成一個微型生態系統?技術團隊的指導結合潘國誠多年的經驗,自體循環半開放式生態金魚缸順利面世。
為了讓生態缸內植物能夠正常進行光合作用,缸內裝有模擬陽光燈帶,缸的頂部還設有自動噴淋裝置,定時給綠植噴水,廢水中濾出的氮、磷元素正是通過這個渠道進行釋放。
“金魚目前暫時斷貨,但生態缸的銷量持續攀升,帶動其他金魚相關產品的熱銷。”潘國誠說,目前,福州金魚除了成魚和魚苗銷售,還興起飼料生產、配套產品研發生產等相關產業。
行走在朝氣蓬勃的金魚小鎮,隨處可見“金魚”元素。占地數百平方米的金魚科普文化館正在進行內部裝修,原生態的竹木內飾古樸自然。“金魚小鎮將打造成以金魚元素為核心的多元化綜合旅游基地,游客可在這里了解福州金魚的‘前世今生’。”對于未來,潘國誠充滿信心,一二三產融合的福州金魚全產業鏈正啟動引擎、蓄勢待發。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將分期搖號發放200萬元體育消費券2020-04-29
- 福州醫保“云監管”定點藥店 省內率先建設此類數字平臺2020-04-29
- 福州增設電動車流動換牌點 不用預約就能辦理2020-04-29
- 福州高新區開展房屋安全專項整治2020-04-29
- 福州網上買菜哪家強? 快來看看評測結果2020-04-29
- 全程12公里 福州 “一人巴士”開學季正常接送2020-04-29
- 福州漆藝家朱冰:“修成”市級非遺傳承人2020-04-29
- 能聽、會說!全國首位仿真AI主播亮相福州鬧市,帶你“云”購物2020-04-28
- 全市人大系統重點課題調研推進會召開2020-04-28
- 全市河湖長制工作推進視頻會召開2020-04-28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增設電動車流動換牌點 不用預約就能辦理2020-04-2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