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當殘片具有明顯的唐代特征
福州新聞網5月12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徐文宇 文/攝)昨日,長樂區文體旅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文武砂鎮發現一處唐代建筑遺址,計劃組織專家論證,“那里出土了唐代瓦當與大量建筑磚瓦碎片,很有可能就是長樂歷史上著名寺廟新成院的遺址”。
出土文物屬于唐代
據了解,這處遺址是林建志發現的。他是“海絲拾古”叢書編委會成員,該叢書由長樂區委牽頭編纂,關注長樂區各個鄉鎮未被記載的古跡、歷史遺存等。該叢書編委會成員在長樂區各個鄉鎮已經“考古”一段時間了。
昨日上午,在文武砂鎮東岱村,林建志帶著記者實地走訪。
這處遺址位于東湖邊,與數字中國會展中心隔湖相望。泥土里有大量的碎磚碎瓦,建筑地基依稀可辨,還有石碑等。石碑風化嚴重,上面的字跡不清。
林建志告訴記者,他是國家注冊建造師,從專業角度看,這里明顯是個建筑遺址,而且規模宏大。他指著現場一塊比較完整的瓦當碎片說,經過長樂本地多個專家論證,這種“八心十六瓣”的瓦當,有非常明顯的唐代特征,表明此處屬于唐代遺址。
昨日,福州一名文物專家在看過現場的瓦當照片后,同樣認為這里是唐代遺址。
證據指向新成院
東岱村一名90多歲的老人告訴記者,老一輩口口相傳,這個地方歷史上有一座很大的寺廟,地震時震毀了,還聽說幾十年前有人在附近撿到過佛像等。近代,村里人根據傳說,在遺址旁新建了一座寺廟,叫崇化寺,因為這地方有個舊地名——崇化里。記者看到崇化寺離遺址不遠。
記者了解到,宋代梁克家修撰的《三山志》記載:“新成院,崇化里。同年置。《縣志》作十四年,里人林烈創。”
這里的“同年”是接前面的“龍泉院,清平里。十三年創”而言。“十三年”為唐代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距今1161年。
《三山志》這個記載,清楚表明了新成院這座寺廟建設的時間地點——唐代大中十三年(長樂縣志稱唐代大中十四年),位于崇化里。其由當地人林烈建造。
林建志說,新成院在長樂本地比較著名,目前相關歷史記載、出土文物、民間傳說都將該處遺址明確指向新成院。他與長樂本地多個文史專家已經進行過研討,大家都基本認同這里是新成院的遺址。
昨日,長樂區文體旅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對這一發現也很重視,正在與復旦大學等高校考古系對接,研究現場考古論證工作。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長樂區湖南鎮鵬謝村以排查整治為契機,讓危舊老屋重獲新生2020-05-11
- 長樂:“數字碰撞”助力房屋結構安全摸排整治精準高效2020-04-28
- 長樂瑯岐村“美麗”升級2020-04-27
- 長樂S209線羅聯鄉交叉路口改造工程開工2020-04-27
- 長樂文武砂鎮 開展“兩違”整治宣傳活動2020-04-27
- 長樂:多彩波斯菊 綻放幸福花2020-04-26
- 美麗長樂大行動 小區整治大變樣2020-04-26
- 美麗長樂大行動助航城蝶變2020-04-23
- 污水管道空氣不暢致兩工人暈厥 消防員7小時成功救援2020-04-23
- 長樂出臺評價體系 優化營商環境2020-04-23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注意!近期福州這些列車近期停運、恢復運行2020-05-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