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5月12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朱榕)昨日,福州市高一高二、初一初二、小學六年級等各年級復課。如何上好心理健康復學“第一課”,記者采訪了一位心理專家和一位德育名師,就幫助學子度過復課前后的心理調適期進行支招。
學業壓力和家庭環境易激化“少年維特的煩惱”
“陸續復工復課,一些學生在疫情期間積累的矛盾、壓力進入了一個釋放階段,需要給予足夠重視和疏解。”心理專家、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站長王心紅表示,根據復課前做的調查問卷顯示,壓力最多的來自學業,73%的孩子擔心疫情影響學業,還有擔心被傳染、擔心家人經濟收入、和家人產生矛盾等。
王心紅表示,這些壓力是綜合性的,一是家庭親子關系不夠融洽,長期居家激化了原本存在的親子矛盾,不良情緒傳導給孩子。其次是孩子長期居家學習,生活作息相對自由甚至懶散,很難快速走出“舒適圈”,放大了眼前的困難。還有一些孩子居家期間對電腦、網絡、手機形成依賴。
家長應放松心態 以鼓勵關愛為主
“家庭是孩子的心靈港灣。調查顯示,學生大部分心理壓力和心理支持均來自家庭。”王心紅認為,親子關系融洽的家庭,在面對矛盾爭吵時,更有包容度和彈性。
王心紅表示,隨著復工復產,家長面臨著工作、經濟和社會競爭的壓力,同時還要關注孩子的學業,大部分家長都會產生焦慮、擔憂等情緒,但作為成年人應該了解父母情緒對孩子的影響,學會自我反省和控制情緒,當和孩子出現沖突、爭吵時,要及時喊停,先退一步,不要讓沖突升級,“靜觀其變”也是一種教育智慧。
王心紅建議家長學會溝通技巧,多鼓勵,少指責,適當降低對孩子的高期望。“同樣說孩子學業,不同的表達方式就會有不同的效果。”王心紅說,家長要學會先肯定孩子的努力和優點,再鼓勵孩子在學業上爭取突破。若家長以斥責為主,和其他同學比較,很容易讓孩子喪失對學業的自信。而對于網絡、手機成癮的孩子,家長要學會“溫柔而堅定”地進行干預,注意方式方法,但必須堅持底線。
學校要做好家校銜接 注意循序漸進
德育名師、特級教師、福州格致中學黨委書記周雪英表示,家庭教育是孩子身心發展的關鍵。疫情期間,學校通過分發《給家長的一封信》,家長學校網絡課堂、省級心理名師線上心理講座等方式教會家長親子溝通技巧,指導學生調整作息、規劃學習,理解尊重家長,做好親子之間的“潤滑劑”。復課后,學校提前準備,德育老師點對點線上家訪進行細致、個性化的指導。
周雪英表示,因為抗疫持續時間很長了,作為老師,幫助學生適應“從居家生活到學校生活轉變”特別關鍵。學校要相應調整教學計劃,注意循序漸進,通過各級心理名師、學校心理輔導老師、班主任、德育干部等,做好學生心理和德育工作,以感恩教育、勞動教育、生命教育、健康教育來培養學生的韌性和抗壓性。
“品德比分數重要,身心健康至關重要。尤其希望家長不要只關注孩子學業,不要責備求全,要相信老師、相信孩子,在特殊時期一定要允許學生有犯錯的機會,有充分適應從居家到返校的過程。”周雪英表示。
出現心理壓力可尋求這些幫助
王心紅表示,在家校之外,學生也要主動調整生物鐘,配合學校計劃逐步進入狀態,出現心理波動,及時與老師、同學、家長主動溝通。
記者了解到,目前市區(縣)兩級都設立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2月1日,福州市教育系統聯合福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閩江學院、全市9個省級名師工作室領銜名師建立心理咨詢服務平臺,并要求全市各級各類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輔導室同步公開聯系方式。心理咨詢服務平臺設置了電話、網絡等4條熱線,包括一條24小時心理援助熱線(0591—87623297)。學生和家長如果遇到心理壓力和問題,可以及時通過上述方式求助。
責任編輯:趙睿
- 連江多部門聯動全力保障復課2020-04-07
- 多地多校助學子增強心理“免疫力”2020-02-20
- 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怎么回事 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有哪些新舉措2019-12-27
- 寧德市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校地合作正式簽約2019-06-24
- 兩岸專家研討家庭建設與社區心理服務2019-06-10
- 閩南師大啟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月系列活動2019-05-12
- 美國年輕人心理健康狀況惡化 文化潮流或是誘因2019-03-19
- 美國紐約老人局將為華裔老人提供中文心理健康服務2019-03-15
- 心理狀況堪憂 20%澳大利亞人因工作原因失眠2018-11-07
- 澳新州投入9000萬澳元開展自殺預防計劃2018-10-18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注意!近期福州這些列車近期停運、恢復運行2020-05-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