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險!只是接了一個電話,190余萬元差點離她而去!電信網絡詐騙套路,讓人防不勝防。一不小心,就會掉進“陷阱”。近日,福州市民李女士就差點上當受騙,幸好關鍵時刻臺江公安分局后洲派出所民警及時趕到,讓騙子沒有得逞。
案件還原
5月7日17時,臺江公安分局后洲派出所接預警,稱有不法分子正冒充“公安”對轄區居民李女士實施詐騙。民警魏愈達聞警而動,在撥打李女士電話占線、發送預警防騙短信也未回復后,他敏銳判斷不法分子已誘使其將電話設置成呼叫轉移模式。情況緊急,魏愈達當即帶領民警趕往預警地點,同時安排其他民警聯系李女士的家屬共同進行勸阻,但無奈李女士家屬電話均無法接通。
因預警地址恰逢拆遷,原住宅地址門牌號無法查看,魏愈達與同事只能逐戶查看,經過一個多小時搜尋終于找到了李女士。此時被蠱惑的李女士正準備將錢款轉賬至騙子的賬戶。
經了解,不法分子冒充“公安”,稱李女士涉嫌一起口罩詐騙案,涉案金額190余萬元。對方先讓李女士在手機上輸入了一串代碼,將其手機設置成呼叫轉移后,又向她發送了“逮捕令”“通信管制令”等虛假材料,同時要求李女士將190余萬元轉賬至指定賬戶配合調查。幸好民警及時趕到,李女士才驚覺不對,沒有將錢款匯出。
騙子套路深,大家要小心!福州公安自制反詐騙短視頻,為您解析“公檢法”詐騙套路。
冒充“公檢法”詐騙無非這幾個步驟:
騙取受害人信任
詐騙分子通過準確報出受害人個人信息,并通過網絡改號軟件將來電顯示號碼修改為公檢法單位的辦公電話,以獲取受害人信任。
威懾、恐嚇受害人
詐騙分子通常以受害人涉嫌洗錢、郵包藏毒、信用卡透支等違法犯罪恐嚇受害人,并讓受害人登錄指定網站查看虛假通緝令、逮捕證等法律文書。
要求受害人轉賬
受害人對自己違法犯罪提出質疑后,詐騙分子會給受害人“支招”,要求受害人將自己的資產轉入所謂“安全賬戶”,達到騙取受害人金錢的目的。
警方提示,公檢法不會通過電話辦案,也沒有所謂的“安全賬戶”,凡是查案不露面的都是騙局!請大家不輕信,不轉賬,不匯款!
責任編輯:趙睿
- 今年“5·20”能登記嗎?福州市民政局回應了!2020-05-14
- 福州今日20多個點可免預約辦理電動自行車換牌2020-05-14
- 福州扎實推進大排查大整治百日攻堅專項行動2020-05-14
- 福州11處重要街區年底前完成整治提升2020-05-14
- 福州市海洋與漁業局開展防災減災宣傳 新型救生安全漁褲亮相2020-05-14
- 第五屆市政府質量獎啟動申報 獲獎企業或組織可獲100萬元獎勵2020-05-14
- 福州打出網絡信息生態治理組合拳 維護網絡清朗空間2020-05-14
- 福建自貿試驗區福州片區:改革創新 助推智能制造加速跑2020-05-14
- 投資“拍電影” 福州一女子87500元打水漂2020-05-13
- 5月12日福州無新增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2020-05-13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彬德橋“米時”粿第四代傳承人潘旻:?誠信經2020-05-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