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社區垃圾收集點,每天都能看到工作人員站在垃圾桶前檢查和指導居民準確進行垃圾分類。
2017年,福州市被住建部列為46個生活垃圾分類重點城市之一。從2019年5月1日起,福州市全面推行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福州市全面推行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主要領導及分管領導親自組織參與全市垃圾分類工作的總體構思和頂層設計,親自調研,要求按照“一步到位、全面覆蓋,環環相扣、層層監管,嚴格執法、人人守責”的原則,全面推進垃圾分類工作。
創新實踐 高效有序推進垃圾分類工作
5月1日全面推行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以來,福州市各級政府以黨建為引領,主要領導親自抓,各職能部門齊心協力,按照“管行業必須管垃圾分類”的原則,全力開展垃圾分類工作。工作中采取“6+6”工作模式,持續完善6大軟件(垃圾“分類法”“分類辦”“分類款”“分類員”“分類課”“分類欄”)和6大硬件(指垃圾“處理場”“收集點”“轉運車”“轉運站”“垃圾桶”和“垃圾袋”),各項工作有序有力持續推進。
與此同時,不斷完善垃圾后端處置設施建設,紅廟嶺循環經濟產業園重點項目建設日夜施工,新建成的餐廚、危廢、大件處置廠和焚燒發電三期等項目陸續建成投入使用,打通了垃圾分類最后一公里,提供了堅實的分類處置保障。
為進一步提高城區垃圾分類準確率,落實分類投放、分類收運和分類處置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導下,福州市城市管理部門不斷研究總結,創新工作思路,從2019年9月起,福州生活垃圾分類開始全面推行全國首創的三端“四定”工作法(即前端分類“四定”、中端收運“四定”、后端處置“四定”),使福州市生活垃圾分類水平有了質的提升,取得顯著成效。
至2019年底,全市共建成分類屋(亭)4796座,安裝探頭4963個,配備10.3萬個分類桶和4582名分類管理員,分類覆蓋率達95%以上,分類準確率從20%上升到70%左右,垃圾桶在收運點停留時間從兩三小時縮短到15分鐘左右。
經過努力,福州市分類工作在住建部46個重點城市考評排名從2018底的第30名躍升至2019年第三季度的第12名。三端“四定”工作經驗還得到省住建廳的肯定,2019年10月22日,該經驗在全省生活垃圾分類培訓會上被推廣。
多措并舉 為分類工作“保駕護航”
為確保垃圾分類各項措施,特別是三端“四定”工作落實到位,提升垃圾分類水平,福州市不斷完善工作機制,多措并舉,為分類工作提供全方位保障。
1.加速完成垃圾分類立法。《福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已于2020年1月1日起實施,為垃圾分類工作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城管部門強化執法,共糾正違法行為35636起,處罰違規行為2579起,罰款110.085萬元。
2.建立有效的考核機制。五城區領導層層包干,層層考核嚴格追責。將分類工作納入文明單位、評優評先及市直單位年終績效考核內容;對分類工作推進不力的街鎮、社區掛紅黃牌警告并效能問責;對考核不合格的分類企業,取消合同,退出市場。
3.持續加強宣傳培訓。持續加強宣傳引導,共宣傳報道1300多篇,提高群眾的知曉度和參與度,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充分發揮6萬多名志愿者的作用,積極開展“八進”宣傳活動,全市入戶宣傳104.6萬余次,發放宣傳冊187.3萬冊;積極開展分類知識培訓,舉辦各類培訓會2649場,提高垃圾分類知識的普及;開展分類教育進入校園,編制印刷129萬冊幼兒園、小學、中學知識讀本,累計開展班(隊)會課教育等1986場次,參與人數166.66萬人次;開展垃圾分類從業人員培訓,已有5200多名分類工作一線人員通過集中培訓、統一考核,持證上崗。
4.以現場會形式推進分類工作。10月起,采用“現場推進”“隨機抽查”和“媒體現場跟進”等方式,每周召開垃圾分類現場推進會,推動各區互學互鑒、對標提升。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市殘聯開展“全國助殘日”主題宣傳2020-05-15
- 福州市成立紅十字志愿服務組織聯合會2020-05-15
- 全國首個城市級人臉識別公共服務平臺在福州上線2020-05-15
- 5月14日福州無新增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2020-05-15
- 福州將開通“高校復學專線”“點對點”運輸學生返校2020-05-15
- 福州:警企聯動宣傳“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2020-05-15
- 福州市全面啟動新基建和新一輪企業技改2020-05-15
- 福州明年底前將新建改造140多片社區足球場地2020-05-15
- 福州全年推出12萬個崗位招聘高校畢業生2020-05-15
- 福州年內將建成一批市級夜色經濟體驗示范街區2020-05-15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全國首個城市級人臉識別公共服務平臺在福州上2020-05-1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