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增術指導農戶種植葡萄。
福州晚報記者 馬麗清 受訪者供圖
“板栗苗已經有一米多高了,穆陽水蜜桃樹今年也開花了,再過兩三年就能掛果了。”眼見幫羅源農戶引種的果樹新品種長勢良好,省、市兩級科技特派員王增術欣喜不已。
王增術是羅源縣生產力促進中心副主任,自1992年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在羅源從事農業科技服務工作。2017年開始,他以省、市兩級科技特派員的身份,指導羅源縣大目永誠農林專業合作社、羅源起步宜嘉生態農場開展果樹優良新品種科技示范,幫助農民增產增收。
洪洋鄉大目村海拔400多米,冬季容易出現霜凍天氣,而當地農戶大多種植地瓜、香蕉、芋頭等農作物,受霜凍天氣的影響很大。什么樣的農作物受霜凍天氣影響小,經濟價值又高?羅源縣大目永誠農林專業合作社剛成立時,一直在為種什么而煩惱。
王增術用他多年的農業種植經驗,幫合作社解決了這一難題——種板栗樹。兩個多月時間里,他和合作社負責人相繼走訪、調研永泰、寧德等地的種植園,并咨詢了多名農業專家,最終從寧德屏南縣引進了“泰山板栗”“錐栗”兩個板栗優良品種,種植面積達30畝,成活率達98%。
王增術經常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戶進行種植。有一次,一名農戶的十幾株板栗苗葉子被蟲子啃光了,趕緊來找王增術幫忙。王增術發現原來是果園旁邊的楓樹遭了蟲災,波及了板栗苗。經過對癥防控,板栗苗又恢復了健康。
去年,王增術還幫羅源起步宜嘉生態農場引進穆陽水蜜桃,種植示范面積達30畝,這些桃樹再過兩三年就能掛果了。王增術還指導農戶在桃園套種甜玉米、蝶豆花等農作物,這樣每畝地每年能增收500多元。
“農民缺的就是種養專業技術指導,我們能做的就是發揮專業特長,把知識、農村實用技術帶到基層,服務農民。”王增術說。
為更好服務“三農”,王增術還組織建立了羅源縣科技特派員之家,讓全縣科技特派員有個相互交流的場所,不斷提高科技特派員的服務質量,助力鄉村振興。
責任編輯:趙睿
- 羅源縣全力推進房屋結構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2020-04-30
- 美麗鄉村“游”什么 記者探訪羅源3個村2020-04-30
- 福州擴大選認范圍 科技特派員今年覆蓋所有行政村2020-04-26
- 朱學舜:癡迷剪紙不為衣食之謀 跋山涉水只為后繼有人2020-04-22
- 羅源:譜寫民族發展變奏曲2020-04-20
- 羅源80歲老人巧手剪紙 歌頌抗疫精神2020-04-20
- 曾病倒在抗疫一線 羅源縣人大干部曾福斌出院了2020-04-20
- 科技特派員蘇榮瑞:讓氣象數據成為農業“助產士”2020-04-16
- 福州市羅源縣發生一起交通事故2020-04-13
- 羅源合力助鮑魚養殖業渡難關2020-04-12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社區“百曉生”董有方:善于“察言觀色”助人2020-05-2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