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5月19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吳暉)為迎接將在福州舉辦的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福州市19日啟動于山白塔整體修繕,這是1962年以來白塔規模最大的一次修繕。
工人剝離白塔外墻面。記者 吳暉 攝
白塔全名“報恩定光多寶塔”,始建于唐天祐元年(公元904年),歷史上多次重建、重修,今天我們看到的白塔為清道光年間(1782年~1850年)重修。塔外表素面,涂白灰,故人們將之稱為“白塔”。1991年,白塔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福州市文物局工作人員表示,白塔1962年大修后,經過幾次局部重修,包括粉刷墻面、除樹木病害、加固內部樓梯和各層外走廊欄桿等,屬“小打小鬧”。鑒于目前塔身墻面剝落、空膨現象較嚴重,內部部分木構件存在歪閃、沉降、槽朽等問題,此次將全面進行修繕。
19日,白塔四圍已架起腳手架,施工人員在文物保護修繕人員的指導下,對白塔外墻面進行剝離。市文物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最近的一次重修中,外墻面粉刷采用的是膩子粉,屬現代白色涂料,因此,需先探明目前各層外墻面共有幾層刷層。
記者注意到,施工人員往注滿水的池子里投入殼灰砂漿。據介紹,殼灰是黏合粉刷材料。制作殼灰時,要先把牡蠣、蜆子、蛤等貝殼類的原材料投入火爐燒成灰,取出后再加麻巾,用水攪拌后錘筑,讓其產生化學變化,再放入水中,這就叫“養灰”。文物部門的工作人員說:“此次白塔修繕,我們嚴格采用原材料、原工藝的傳統技藝,明確規定‘養灰’時間不得少于15天,這樣養出來的殼灰不易剝落。此次修繕中,白塔外墻面粉刷一律采用殼灰砂漿,讓白塔外表恢復‘傳統白’。”
記者還看到,塔埕周邊罩著木板,木板下藏著什么?應記者要求,施工人員揭開木板,一面面古樸精致的石刻出現在記者眼前,上面刻有海國神話圖案,以及獅子、牡丹等動植物圖案。據介紹,這些石刻是上世紀60年代文物人員整理白塔周邊環境時發現的,經考證為唐代塔基的須彌座東腰,遂原地砌立保護。這次白塔修繕,為保護這些珍貴的唐代石刻,文物部門用木板將石刻先“藏”了起來。
據了解,白塔內梁、柱、樓梯、門窗等木構件也是這次修繕的重點。其中,木構件修繕將遵循“最少干預”的原則,對于木構件出現的不同槽朽情況,將做不同處理修繕,如只是輕微的槽朽,將采取“挖補”做法;如果槽朽較多,則用包馕方法。“修繕中最少干預就是要盡最大限度保存歷史信息。”工作人員說。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市教育局最新通知!事關普高招生!2020-05-20
- 福州今年新建改造120公頃公園綠地2020-05-20
- 社區“百曉生”董有方:善于“察言觀色”助人2020-05-20
- 福州蹦床名將劉靈玲備戰奧運 母親節不忘給媽媽買禮物2020-05-20
- 522來福州蘇寧清涼一夏 999元空調限量搶2020-05-19
- 福州臺江區落實“一企一議”幫助企業解決問題274個2020-05-19
- 福州市鼓樓區人民法院:善意文明執行助力復工復產2020-05-19
- 福州晉安鼓山鎮開講網絡禁毒宣傳課 400多名小學生在線學習2020-05-19
- 福州市消防救援支隊參加地震應急演練2020-05-19
- 福州兩大漁港項目集中開工 奏響經略海洋新樂章2020-05-19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市教育局最新通知!事關普高招生!2020-05-2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