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5月27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陳長森 林春長 見習記者 林雅)立夏已過,隨著氣溫上升,不少福州市民很關心“天熱了,能不能摘口罩?”近日,國家衛健委發布了適用于新冠肺炎疫情“低風險地區”的《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修訂版)》,明確有些情況下可以不用戴口罩。中、高風險地區仍參照原版指引實施。
福州市疾控中心也在官方微信發布提醒,福州市為低風險地區,目前已進入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但疫情防控還不能松勁,大家出門“帶”口罩,科學“戴”口罩。
這些情況可不戴口罩
“居家、戶外、無人員聚集、通風良好的情況下,可以不戴口罩。”市疾控中心應急處置科專家表示,出入有戴口罩要求的公共場所,還請配合戴口罩。
根據指引,居家無需戴口罩,騎車、駕車時也無需戴口罩。
修改后的指引增加了展館、博物館、體育館、健身房等公共場所,在這些場所內,公眾需隨身攜帶一次性使用的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備用。在無人員聚集、通風良好、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離的情況下,無需戴口罩。但在劇場、影院、地下或相對封閉購物場所、網吧等通風不良的公共場所依然需戴口罩。
指引還明確,在低風險地區會議室,在確保有效通風換氣,保持人員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離情況下,無需戴口罩。
這些情況還要戴口罩
福州新聞網5月27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陳長森 林春長 見習記者 林雅)“低風險區不等于沒有風險,因此當下公眾仍要做好個人防控。”市疾控中心強調,身處人員密集場所,如乘坐電梯、公共交通工具時應戴口罩。另外,特定場所的工作人員,如火車站、機場、養老院、福利院、監獄等工作人員;有職業暴露情況的工作人員,如醫護人員,從事疫情防控的警察、保安、保潔人員等,在工作時應戴口罩。部分重點人員,包含病人、疑似病人、密切接觸者等也應戴口罩。
指引中新增了對“校園內人員”的要求:在托幼機構,因幼兒特殊生理特征,不建議戴口罩;托幼機構教師等工作人員,需戴口罩。中小學校人員需隨身攜帶一次性使用的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備用;在校園內,學生和授課老師無需戴口罩。學校進出值守人員等服務人員,要戴好口罩。對于大中專院校人員,在確保有效通風換氣、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離情況下,無需戴口罩;在封閉、人員密集場所或與他人近距離接觸時,需戴口罩。
指引在“職業暴露人員”中新增了出入境口岸工作人員,防護建議是戴醫用外科口罩或KN95/N95防護口罩。
戴口罩要分清內外面
市疾控中心應急處置科專家提醒,戴口罩時一定要分清內外面,否則非但達不到防護作用,還可能引發皮膚不適反應。
一般來說,口罩顏色深的一面為外面,即阻水層。淺的一面為內面(吸水層)。兩面都是白色的口罩則需要查看口罩的金屬條,一般口罩金屬條只會在一側突起,另一側不突起,突起的這一側應該是外面。
此外,市民還可以結合口罩布面的褶皺來區分,一般褶皺開口向下的為外面。
口罩使用還需注意:口罩佩戴前、脫下后應做好手的衛生。佩戴口罩的過程中,如口罩內面潮濕,則應該更換口罩;如感覺潮濕氣悶等不適時,可以選擇空曠人少的地方摘掉口罩,休息片刻。另外,備用口罩建議存放在原包裝袋,如非獨立包裝可存放在一次性使用的食品袋中。
責任編輯:趙睿
- 教育部:低風險地區學生在校參加體育活動時不需戴口罩2020-05-21
- 僅35天 中國口罩日產量從800萬只增至1.16億只2020-05-20
- 戴口罩、一米線、預約制……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2020-05-18
- 低風險地區是否還要全天戴口罩?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馮錄召這樣說2020-05-18
- 低風險地區是否還要全天戴口罩?專家最新回應說了什么2020-05-17
- 本地口罩生產企業與藥店商超產供銷對接會舉行2020-05-15
- 文化和旅游部:低風險地區可舉辦營業性演出活動2020-05-14
- 福州一乘客坐公交車不戴口罩 民警都驚動了2020-05-13
- 福建學生口罩有了“平價”版,更多的貼心舉措來了!2020-05-09
- 多地教育部門緊急通知:上體育課不用戴口罩2020-05-09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注意!今天,福州火車站這些列車停運2020-05-2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