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興、則福州興。”“福州的優勢在于江海,福州的出路在于江海,福州的希望在于江海,福州的發展也在于江海。”早在上世紀 90 年代,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就極具前瞻性地繪出福州市向海發展的藍圖。十八大以來,我市秉承習總書記在福建、福州工作期間關于發展海洋經濟的探索實踐,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海洋強省的統一部署,推動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建設,堅持陸海統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項目帶動為抓手,實現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2019年,全市海洋經濟生產總值突破 2600 億元,提前一年實現“十三五”海洋經濟發展專項規劃目標,其中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產業和海工裝備制造產業增加值比2018增長了 23.7%和 11.9%,從裝備研發制造測試、風電場工程建設,到風能發電,海上風電產業鏈總產值已超過50億元,成為我市海洋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興化灣海上風電場。(市海洋與漁業局供圖)
福州日報記者 張笑雪
風從海上來,發力正當時。站在福清興化灣畔放眼望去,一座座風電機組如一根根“定海神針”,立在茫茫大海之中。隨著風葉徐徐轉動,一股股綠色能源正源源不斷輸向千家萬戶。日前剛完成吊裝的國內單機容量最大的海上風電機組在此大顯神威。
海風發電,清潔環保。據統計,目前在福州已動工建設的世界一流海上風電場項目已達4個,圍繞這些風電場打造的集海工裝備和海洋建筑工程為一體的海上風電產業鏈已初步形成,正向百億級進軍。
從第一個海上風電項目落地,到打造國際一流風電產業集群,福州僅用了數年時間。過去幾年來,福州搶抓機遇,讓資源優勢變成發展優勢,書寫出高質量發展的時代答卷。日前,本報記者實地走訪,探尋福州海上風電的強勁脈動。
福州海域加速建設
多個風電場項目
在位于福清江陰工業區的三峽福建海上風電集控中心,一塊電影銀幕大小的巨型顯示屏被分為多個板塊,包括升壓站和海上交通平臺在內的興化灣海上風電一期項目運行狀況全部實時呈現。
“鼠標動一動,就能看到每臺風機內部情況,附近海流和風速的大小、方向,也可以點擊查看。”集控中心工作人員介紹,海上風機全部無人值守,通過遠程在線監測即可實時查看。如果風機出現異常,系統會自動報警,將立即派人前往搶修。
作為全世界目前最大的海上風電樣機試驗場,興化灣海上風電一期項目共有14臺風機,分別來自國內外8家廠商。一年多前,他們曾在這片海域同場競技,以便遴選出最適合福建海況風況的機型。
“‘擇優錄取’,帶動的不僅有各家風機品質的提升,還有整個風電產業鏈的發展。”在福建三峽海上風電項目相關負責人張華看來,從勘察設計、設備制造,到海上運輸、安裝調試,再到后期的運維管理,風電產業鏈各環節都在“競爭”過程中得到飛躍發展。
5月9日,國內首臺8兆瓦海上風電機組,在興化灣海上風電二期項目成功吊裝。這是目前國內海上風電場已吊裝單機容量最大的風力發電機組,刷新了我國海上風電單機容量紀錄。這臺風機輪轂中心高度為110米,相當于36層居民樓的高度,單臺機組24小時發電可滿足3.5萬個家庭一天用電。大容量海上風電機組的研發、生產和投入使用,降低了海上風電建設及運維成本,減少了風電場的用海面積,提高了海洋利用率。據了解。興化灣海上風電二期項目共吊裝45臺風機。
一花獨放不是春。除了福清興化灣海上風電場項目,還有多個風電場項目正在福州海域內加速建設。福清海壇海峽海上風電場項目今年繼續加大投資,預計明年底建成投產;長樂外海海上風電場A區項目本月開工建設,預計今年底開始并網發電;在建的長樂外海海上風電場C區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每年可替代53.5萬噸標準煤,年均可創利稅約5.2億元。
行業巨頭紛紛落戶
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
福清江陰,東海之濱,占地千畝的福建三峽海上風電國際產業園內精英匯聚,生產正酣。金風科技、江蘇中車、水電四局、東方風電、艾爾姆風能……國內外風電巨頭紛紛在此落戶,打造世界級海上風電產業集群。
記者來到金風科技生產車間,只見各種型號的風電機組配件整齊排列,一個三層樓高的白色集裝箱式“巨無霸”正整裝待發。“這是6.7兆瓦海上風機的機艙部位,除了裝載設備,還可供檢修人員居住。”工作人員介紹。
據了解,金鳳科技目前在世界風電主機行業中名列前三,在福建三峽海上風電國際產業園中的工廠占地88畝,主要研發和生產6兆瓦及以上海上風電機組,建設大容量海上風電機組試驗臺。
與金風科技一路之隔的,是全球最大的風機葉片制造商艾爾姆風能設立的工廠。與園區其他工廠不同的是,艾爾姆的廠區臨海而建,直接設在海岸邊。
“海上風機的葉片往往長達數十米,路上運輸難度很大,把工廠設在深水良港,可讓生產出的巨型葉片直接上船,發往世界各地。”福建三峽海上風電產業園相關負責人說,年內,超過百米的世界最長海上風機葉片將在這里下線。園區將為海上風電項目提供性能更優、價格更低的產品,并依托臨港優勢面向全國、走向世界。
一個個風電巨頭在這片熱土上盡情施展本領。目前,該產業園已引進2家風機廠、1家電機廠、1家葉片廠、1家結構件廠,海上風電整機、電機、主要零部件等已進入批量化生產,預計達產后年產值約150億元,將初步實現海上風電“福建造”。
產業園的不斷建設與發展,將帶動大容量機組研發、船舶裝備制造、鋼結構加工制造和海洋建筑工程等相關產業的轉型升級,一個集技術研發、設備制造、檢測認證、建設安裝、運行維護為一體的世界級海上風電裝備制造產業集群正在加速形成。
海上風電兼顧生態保護
海洋強市實現綠色發展
海上風電清潔環保,但海上風電項目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嗎?在興化灣,記者遠遠就能看到在海面低翔的海鳥。
“從2018年起,我們就聘請專業公司,在興化灣進行鳥類監測,研究風機干擾和電磁場對鳥類遷徙、棲息和覓食等的影響,整個研究將歷時5年。”福建三峽興化灣風電項目相關負責人說,從目前監測情況來看,興化灣鳥類遷徙、棲息和覓食并未受到明顯影響,風機運行對水鳥遷徙的擊傷、致死等情況也未出現。通過調查發現,興化灣共記錄水鳥多達41種,其中包括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保護名單中易危物種黑嘴鷗等珍稀鳥類。
海上風電項目在建設過程中難免影響魚蝦生長,為做好海洋生態補償,項目建設單位定期進行增殖放流。兩年來,在項目所在地福清市沙埔鎮、三山鎮附近海域,共投放日本對蝦蝦苗2.1億尾,本月計劃繼續投放1.1億尾。“我們計劃用10年時間,在福清興化灣海域持續開展海洋生物增殖放流活動,進一步加大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力度。”福建三峽興化灣風電項目相關負責人說。
建設海洋強市,實現綠色發展。“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和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產業是我市加快海洋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著力點,正培育打造海上風電百億級產業鏈,為推動新時代‘海上福州’建設及國家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范城市、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創建工作,作出重要貢獻。”市海洋與漁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舞龍頭、鑄鏈條、建集群”,通過海上風電產業鏈的國產化、大型化、高端化,加快發展更具創新活力的海洋經濟,打造福州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場景模式持續創新 釋放消費潛力2023-07-12
- 長版三伏天來了 福州納涼去處多2023-07-11
- 福建省暨福州市2023年“醫療器械安全宣傳周”在榕啟動2023-07-11
- 福州五城區民辦小學第一個中簽號公布2023-07-11
- 福州推進教師隊伍優化提升工程 今年遴選培養1400名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2023-07-11
- 福州1月至5月規上企業營收比增3.4%2023-07-11
- 福州金山公園又現并蒂蓮 花期預計持續一周2023-07-11
- 福州啟動2023年全國節能宣傳周活動2023-07-11
- 福州:危房解危辦法多 呵護市民安居夢2023-07-11
- 福州南后街打造全市首條網絡餐飲示范街2023-07-11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閩侯“上新”臺灣青年就業創業基地2023-07-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