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塘中心小學學生表演入選市級非遺名錄的洪塘高蹺(資料圖片)。記者 葉義斌 攝
福州日報記者 吳暉
13日,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如約而至。去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人民日報重刊了時任福建省省長習近平同志2002年為《福州古厝》一書所寫的序言。
“保護好古建筑、保護好文物就是保存歷史,保存城市的文脈,保存歷史文化名城無形的優良傳統”“發展經濟是領導者的重要責任,保護好古建筑,保護好傳統街區,保護好文物,保護好名城,同樣也是領導者的重要責任,二者同等重要”……這些重要論述,深刻詮釋了習近平總書記熱愛文化、珍惜文化的深厚情懷。習總書記在榕工作期間,高度重視文物保護,身體力行推動文物保護工作,進行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開創性、戰略性的理念創新和實踐探索,為文物保護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18年后,福州牢記囑托再創佳績——市委、市政府帶領各級各部門和全市人民,帶著特殊感情、特殊責任深入學習領會貫徹《〈福州古厝〉序》和習總書記關于文化遺產保護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保護文物也是政績的科學理念,以福州承辦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為新契機、新起點,把文物保護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創新工作策略,守護文化遺產,賡續千年文脈,讓歷史文化遺產綻放新時代光彩,為建設有福之州、打造幸福之城凝聚起深沉、磅礴的文化力量。
文物保護與城市建設和諧共贏
文物是歷史的見證,是珍貴的不可再生資源。在城市建設發展中,文物保護能否與城市建設和諧共贏?福州給出的回答是:“能!”
“你們看,尚書里牌坊中間兩根方石柱上刻著楹聯‘七科八進士傳經衍慶,三代五尚書積德流芳’,聯中傳遞著一個重要的信息:林氏子弟在明代七次參加科考,考中了八位進士,并自林瀚起祖孫三代出了五位尚書。尚書里牌坊是我們林浦人的驕傲!福泉高速公路連接線拓寬改造工程,為了原址保護牌坊,線路進行了調整,為我們林浦人留住了原汁原味的鄉愁!”12日,林浦清末巨商林壽熙的曾孫女林磊又當起了義務講解員,向游客講述了尚書里牌坊得到原址保護的故事。
原來,正在建設中的福泉高速公路連接線拓寬改造工程,原設計一條鋪道,需將林浦尚書里牌坊向東北側遷移20米。項目提交“多規合一”平臺會商時,市文物部門明確表示:“林浦尚書里牌坊應予以原址保護,建議調整線路。若確實無法實施原址保護,需進行異地遷移保護,應依法履行報批手續。”
根據文物部門的意見,三江口指揮部多次進行研究,項目業主和設計單位進一步優化線路設計,最終形成新方案,對林浦尚書里牌坊實施了原址保護。
去年7月,市委、市政府繼主辦福州古厝保護與文化傳承論壇后,又于論壇閉幕的第二天,舉行了福州古厝保護工作部署會,部署了福州古厝保護和文化傳承12項重點任務,印發了“1+6”系列政策文件,即《關于進一步加強福州古厝保護工作的意見》,以及文物、歷史建筑、特色歷史文化街區、傳統老街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修繕、規劃建設等6份配套文件。
12日,市文物局局長吳聿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市政府印發的《關于加強城市建設中文物保護工作的意見》,有力地推動了福州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再上新臺階。一年來,市文物部門進一步加強城市建設中的文物保護工作,結合‘多規合一’工作平臺,本著既有利于文物保護又有利于城市建設的原則,對全市中心工作所涉及的千余個具體城建項目,主動介入,提出具體保護要求,同時規范土地征收過程中文物保護流程,對文物建筑本體采取提前摸底、完善資料、掛牌標識、圖紙標注、現場比對等措施,避免了在征遷、建設過程中造成不可移動文物誤拆或損壞。”
為了讓更多有價值的歷史遺跡納入文物保護的范疇,讓更多有價值的文物得到更為嚴格的保護,一年來,福州文物工作者憑借日常扎實的工作實踐,以及發現歷史價值的慧眼,從歷史遺跡中,從眾多文物登記點以及近年來新發現的文物中,遴選出一批較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文物,或公布為不可移動文物,或將不可移動文物核定公布為各級文物保護單位,有效提升了文物保護工作力度。
據了解,一年來,全市共補充推薦11處文物上報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公布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1處,縣(市)區級文物保護單位57處,以及不可移動文物6處。截至目前,全市各級文物保護單位數量創歷史新高——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5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31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01處、縣(市)區級文物保護單位552處。
守護城市特色風貌
歷史文化街區作為城市文化的重要載體,既承載著城市的過去,彰顯了城市特色風貌,也為城市的發展提供了深厚的文化積淀與源源不絕的滋養。
“千層石樹遙行路,一帶山田放水聲。”如今,市民不用遠行,在家門口即可賞古厝,領略山水田園之美——這就是位于三江口的梁厝特色歷史文化街區。
近日,記者來到梁厝特色歷史文化街區,看到街區內種植的玉米已抽穗,豆角已爬上了架,開滿了紫色的花;梁厝河內,大鵝、鴨子正歡快戲水;省級文保單位梁氏宗祠外墻的腳手架已拆卸,露出了修繕后的面貌——“都市最美村落”已芳華初綻。
街區項目負責人林建軍告訴記者:“梁厝特色歷史文化街區保護修繕工程分多期進行,一期37棟古建筑(含歷史風貌建筑)按照修舊還舊的原則,現已基本完成外立面修繕,轉入內部修繕,預計月底可完成。”當日,生于梁厝、長于梁厝的福州民俗專家梁振榕望著粗具規模的梁厝特色歷史文化街區,欣喜地對記者說:“兒時的梁厝回來了。”
為賡續城市歷史文脈,保護城市特色風貌,福州在全市域范圍內啟動了15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建設,梁厝特色歷史文化街區便是其中的一條。今年1月22日,15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集中開街,為“文化福州”增添了魅力底色,這是市委、市政府貫徹、延續習總書記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理念的又一具體舉措。
據了解,福州打造15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遵循“保護為主、改善利用”的原則,在尊重傳統功能的基礎上,完善街區公共服務設施,提升街區整體活力,使各特色歷史文化街區成為市民和外地游客的打卡熱點。
保護文化遺產,福州“大招”頻出——去年11月底,福州新一輪古厝保護提升行動啟動,工作內容共計“六個一批”91項任務,即公布一批文保單位、歷史建筑、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啟動實施一批文化遺產保護重點工程,精心組織一批主題展,完成一批文化遺產保護項目,預備一批申遺項目,表彰一批作出突出貢獻的先進單位、先進個人等。
如今,福州新一輪古厝提升項目有序推進——中山路、池后弄、浮頭街等51條傳統老街巷得到保護整治;65處歷史建筑完成修繕;羅氏綢鍛莊等一批重點文物保護點得到修復。值得一提的是,福州注重強化立法、完善規劃,用法律法規為歷史文化遺產撐起“保護傘”。近年來,福州先后頒布了《名城保護管理條例》等12部名城保護法規,編制了《福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等32項專項規劃,把歷史和文化保護列入城市建設的總體布局。通過強化立法、完善規劃,處理好城市改造開發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關系,全市域、全體系、全要素推進文化遺產保護。
“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煙臺山”擬聯合申報世界遺產的申報評估工作正有序推進。市名城委主任楊勇表示:“‘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煙臺山’展示了福州古城風貌,它位于福州古城發展軸線——八一七路兩側,構成了福州‘三山兩塔一條街’的格局,其所形成的‘山、水、城’城市空間形態格局,充分見證了福州古城作為東方城市設計的佳例。”
活化利用文化遺產
僅將文化遺產當作珍稀品保留下來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發掘文化遺產中的精華,為人類現代生活服務。文化遺產應在被觀賞、被分享中得到保護、詮釋和延續。
位于上下杭的羅氏綢布莊近期完成修復。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期間,這里將作為福州非遺展示館,向世界各地嘉賓展示福州非遺文化風采。近日,記者探訪了羅氏綢布莊,發現古厝在修復中遵循“最少干預”的原則,采用了原材料、原工藝,在古厝大木構架修復中沒有用一根釘子,運用的是中國傳統建筑中獨有的榫卯工藝。對于少部分殘缺的木構件,在未找到歷史資料之前,不添加,維持現狀。具體指導羅氏綢布莊修復工作的古建筑專家陳木霖告訴記者:“殘缺也是一份珍貴的歷史信息。”
羅氏綢布莊由福州古厝保護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完成修復(以下簡稱福州古厝集團)。福州古厝集團前身為福州市三坊七巷保護開發有限公司,集團于今年4月10日揭牌。福州古厝集團的掲牌,并非簡單的名稱變更。集團副總經理林勝告訴記者:“這是市委、市政府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重要指示以及《<福州古厝>序》重要精神,以習近平總書記有關文化遺產保護的科學理念與具體實踐為指引,一以貫之推動古建筑保護的重大戰略部署。”
據介紹,2019年,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三大歷史文化街區保護修復工程累計完成14.79億元。
保護是為了更好地利用。三大歷史文化街區不間斷地舉辦了豐富多彩的福州傳統民俗展示、體驗活動,吸引了脫胎漆器、軟木畫、油紙傘等民間藝術業態入駐,逐漸成為福州傳統文化的展示中心、交流平合以及文創產業基地,延續了歷史文化遺產原有的使用功能,又嵌入了現代生活,成為了歷史底蘊與時尚活力交織的歷史文化街區。
今年春節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三大歷史街區整合線上線下資源,通過短視頻、直播平臺及圖文形式,在自媒體平臺陸續推出“云旅游”活動;朱紫坊歷史文化街區打造的周末文創市集成了人們周末的打卡熱點;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推出的“書杭”2020年首屆雙杭書展活動也深受歡迎。
林勝告訴記者,福州古厝集團正對三大歷史街區進行新一輪的提升,包括街區VIS導視系統、標識標牌、旅游公廁等基礎設施提升;夜景燈光亮化、綠化美化、電纜下地等整體景觀提升。此外,將進一步提升旅游品質,包括梁厝、南公園特色歷史文化街區同步規劃街區建設成果、地域文化與名人的展示工作,啟動智慧街區設計等。
歷史饋贈給福州眾多寶貴的文化遺產——福州有著燦爛的過去;市委、市政府帶領全市人民牢記習總書記囑托,上下同心,全力守護文化遺產,讓有福之州賡續千年文脈——福州文化遺產保護有著明亮的現在;我們相信,沿著一脈相承的文化遺產保護足跡砥礪奮進,福州文化遺產保護一定會走向光明的未來!
責任編輯:趙睿
- 面朝大海!福州最北漁村民宿曝光!2020-06-12
- 演練!實戰!主汛期福州枕戈待旦2020-06-12
- 福州1區10鎮98村入選省級鄉村治理試點示范單位2020-06-12
- 福州市“七五”普法總結檢查驗收工作動員部署視頻會召開2020-06-12
- 福州鼓樓區南街街道深化黨群融合推動基層治理2020-06-12
- 福州壽山石雕刻新銳人物評選活動啟動 將評選出30名優秀青年雕刻家2020-06-12
- 福州已有6800人登記遺體器官捐獻2020-06-12
- 福州市總工會發出通知 用人單位要合理安排高溫崗位作業時間2020-06-12
- 福州首位“民間河長”黃鴻鏗:老兵退伍不褪色 風雨無阻護內河2020-06-12
- 福州鼓山鎮前嶼村舊改項目完成回遷選房2020-06-12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點亮城市夜色激活消費潛力 福州臺江打造兩大2020-06-1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