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6月16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阮冠達)項目選址與周邊規劃沖突,一直是項目落地常遇到的問題。記者昨日自閩清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獲悉,依托多規合一信息平臺,閩清縣正式推出全新的數字化看地流程,在全市范圍內率先進入數字化看地時代。
“當下的看地模式要求業主自行找地,再請相關單位牽頭組織各部門實地看地。只有所有相關單位都確認不違反各部門規劃決定后,才能啟動報批。”閩清多規辦負責人陳巧安表示,這樣的模式,組織困難、路途遙遠、工作效率低。“一旦業主把地選在基本農田、水源保護區周邊等紅線之內,這幅地塊就會一票否決,既浪費工作人員時間,也消磨業主的投資信心。”
為何非要工作人員前往現場?陳巧安表示,在審批過程中,即使以文字與照片相結合,也很難完全表達清楚一幅地塊的用地范圍。因此要請規劃人員前往現場,借助個人業務水平找到地塊在規劃圖上的位置,做出規劃判斷。“如果坐在辦公室里就能明確地塊在部門規劃圖上的位置,業主和規劃人員就可以不用跑到現場去了。”
隨著數字化的不斷推進,各部門的規劃圖慢慢由紙質地圖升級成數字化電子圖。為解決找地難、看地慢的問題,閩清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及相關部門推出了符合相關保密規定,能在互聯網上向用戶提供多規服務的“掌上多規”,為項目業主帶來全新看地方式。
“‘掌上多規’包含數字化范圍線分享功能,業主在微信端就能通過電子地圖確定范圍線。”陳巧安表示,工作人員收到范圍線后,很容易便能了解業主所要地塊的位置,配合其他溝通方式,足不出戶便可了解具體的地塊信息。用戶經過網上溝通還可與多規辦互動,即時了解該地塊規劃信息,進而進行網上土地預審提交。
“未來,在看地之前,業主可以用‘掌上多規’畫出自己所需地塊的范圍線,送多規辦進行第一輪分析,多規辦將出具相關分析報告并給予解答,業主及相關部門再根據報告決定是否需要組織看地。”陳巧安表示,全新的看地流程,將大大減少業主找地成本,免去上門拜訪與舟車勞頓的工夫,提升營商環境,幫助更多項目盡快落地。
責任編輯:趙睿
- 閩清開展2020年社會因素調查2020-06-15
- 福建省法院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出實招硬招2020-06-12
- 閩清前5個月“雙百雙千”增產增效行動多項指標居全市前列2020-06-11
- 閩清多舉措應對連續降雨 守牢防洪堤 搶通災毀公路2020-06-11
- 閩清“云上”全民禁毒宣傳月啟動2020-06-10
- 閩清召開新聞發布會 發布野生動物保護相關措施2020-06-09
- 抓“六清”除“四害” 閩清在文明創建中推進愛國衛生運動2020-06-04
- 文衍新零售產業園項目落地閩清2020-05-28
- 閩清成立黨建助農聯盟 扶貧助農有了“新幫手”2020-05-27
- 長樂全力優化營商環境 全面提升行政效能2020-05-27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三江口梁厝片區主要道路全面開建2020-06-1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