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慶洲大橋跨江主橋成功合龍
工人在地鐵5號線荊農區間施工
駿鵬智能制造基地,工人在加緊生產
福順半導體公司生產車間一片繁忙景象
上下杭夜色經濟體驗示范區
截至目前,福建省福州市各類市場主體累計達75.69萬,同比增長23.49%;今年1—5月,1000家“雙百雙千”工業企業中規上工業總產值累計實現正增長的共839家,累計規上工業總產值比增10.3%;全市第三產業“雙百雙千”正增長企業數925家,占企業總數86%;全市實際到資23.9億元,同比增長24.1%,總量居全省第二。
……
今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福建省福州市委、市政府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切實按照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部署要求,全力做好常態化、精準化防控工作,扎實抓好“六穩”工作,加緊落實“六保”任務,打出系統性、連續性的政策“組合拳”,為市場主體雪中送炭,為重點企業紓困解難,讓實體經濟輕裝上陣,有力推動福州經濟社會發展加速回暖、企穩回升。
聚焦龍頭增產增效
抓緊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精準有序扎實推動復工復產,實現人財物有序流動、產供銷有機銜接、內外貿有效貫通,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疫情發生以來,福州市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盯緊產業龍頭和有潛力的優勢企業,積極幫助中小微企業,密集出臺扶持政策、不斷優化提升服務,進一步打通政策鏈、服務鏈、操作鏈,為市場主體排憂解難,推動了全產業鏈有序復工復產、加快全面復蘇,千方百計把疫情造成的損失搶回來、補回來。
產業強則經濟強。疫情之下,福州市聚焦產業龍頭和有潛力的優勢企業,出臺密集政策,加強走訪幫扶,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心劑”。
福建上潤精密儀器有限公司傳感器車間里,工人正在爭分奪秒抓緊生產。疫情發生后,企業積極轉產紅外額溫計,目前已開始批量出口。
即便如此,復產后的上潤精密儀器有限公司仍面臨疫情對市場、供應鏈的各種沖擊,好在政府和各部門及時行動。4月21日,福州市啟動“雙百雙千”增產增效行動,重點篩選200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1000家工業企業、100家建筑業企業、1000家第三產業企業,通過支持企業開拓市場、加強金融信貸支持、落實稅費獎勵等政策支持,各部門深入企業一線強化服務等,集中力量支持龍頭企業和有潛力的優勢企業增產增效,保市場主體、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穩定基本盤,培育新增長點,全力推動福州經濟邁上新臺階、實現新跨越。
“有了政策的支持,企業的生產成本進一步減輕,相關部門也多次來企業走訪,堅定了我們的發展信心。公司將強化市場研判、加強產業研發、拓展產品銷售,搶訂單、爭業務,努力實現達產、滿產、超產,保持較快速度增長。”上潤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讓企業吃下了一顆“定心丸”,全體員工紛紛擼起袖子,投入到防疫和復工復產的熱潮中。“今年1月至4月,公司產值6.9億元,實現穩定增長。”
服務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對疫情帶來的嚴峻考驗,福州市第一時間印發《關于進一步促進服務業復工復效的通知》,在復工復產、促進消費方面同步發力,通過鼓勵營業場所有序恢復正常營業、減免中小微企業房租、鼓勵開展促消費活動等12條具體政策措施,擴大內需,提振消費信心,促進服務業企業盡快復工復效。
4月15日,“惠聚榕城消費季”活動啟動。福州市不僅發放了3期總額1.64億元的消費券,還拿出3000萬元資金開展“購車享補貼”活動,拉動消費明顯。其中,消費券核銷率達70.88%,直接拉動消費金額7.85億元,直接撬動杠桿比例6.75倍。
“六穩”,穩外貿、穩外資居其二。全力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福州市積極謀劃,多措并舉促穩提質,培育外貿新動能,促進外資逆勢進取。
大東海集團,集鋼鐵、化工、地產、經貿等業務于一體,旗下擁有20多家企業,固定資產430多億元。“在福州市商務局等部門的牽線搭橋和積極推動下,進出口銀行福建省分行計劃為我們制定專項貸款方案,方便企業擴大業務,做大做強,相關業務正在洽談中。”大東海集團相關負責人說,有了政府的助力,集團如虎添翼,今年可望進口500萬噸鐵礦石,預計進口額達30億元以上,創造年產值超百億元。
切實為外貿企業紓困解難。福州市建立涉及150家外貿企業的金融幫扶“白名單”,積極爭取商業銀行運用央行再貸款、政策性資金以及“一企一策”等方式為企業提供優惠貸款、外貿專項信貸額度。不僅如此,繼此前出臺《2020年福州市進一步推動外貿穩中提質若干措施》后,福州市又制定出臺了《關于全面落實穩外資穩外貿有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
政策組合拳精準有力,服務不斷優化。各級各部門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號召,加大改革力度,主動靠前服務,重心下沉,在走訪、調研中發現問題,在政策落實、主動服務中解決問題,千方百計幫助企業提升存量、挖掘潛能,不斷提高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
福州市工信局11個局領導掛鉤服務小組,加強與工業“雙百雙千”企業的溝通服務,深入企業現場,著力解決企業提出的生產經營堵點、難點問題。由福州市商務局領導帶領的11支小分隊分赴縣(市)區,密切聯系走訪商貿服務業企業,送政策上門,助力解難題。助力市場主體快速復工復產,福州市市場監管局大力推進“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網上辦、掌上辦、郵寄辦、就近辦”等多渠道的企業登記審批模式,并在企業開辦中推行企業設立、印章刻制、發票申領、“五險一金”、無償代辦、開辦咨詢“六合一”服務,實現企業開辦全流程“一條龍”“一站式”服務,不斷提升“福州速度”。
一系列實實在在的舉措,提振了龍頭和有潛力的優勢企業的發展信心。在它們的示范帶動下,全市經濟呈現持續回升的態勢。
穩崗減負保障民生
疫情之下,正常的經濟社會發展秩序被打亂,如何穩住千家萬戶的“飯碗”,就是最大的民生。全面強化穩就業舉措,強調要實施好就業優先政策,根據就業形勢變化調整政策力度,減負、穩崗、擴就業并舉。在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同時,福州市始終堅持穩就業既是穩經濟、穩預期,也是穩民生、穩信心,將推動復工復產作為穩定就業的頭等大事,通過用好社保減免等政策,發放一次性穩崗補貼,開發公益性崗位,推廣“共享員工”機制、“三包”接員工等舉措,全力做好企業穩崗工作,想方設法保障最大的民生。
“我們查了一下賬戶,匯入了幾萬塊錢,原來是部分穩崗補貼”,福建藍建集團總經理說,“沒想到這么快發放,真切感受到福州市委、市政府真心實意為企業排憂解難。”
做好企業穩崗工作是穩定福州市就業基本盤的關鍵。為減輕疫情給企業帶來的影響,福州市接連用好社保減免、財政獎補、穩崗返還等政策,為企業送去“真金白銀”。按照階段性減免社會保險費政策,福州將免征中小微企業2—6月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三項社會保險單位繳費,對大型企業減半征收。這一政策預計減免14.2萬家企業三項社會保險費25億至30億元。
為鼓勵企業穩定崗位,福州市專門實施了失業保險返還政策,對不裁員或少裁員的企業,返還2019年度失業保險費。對受疫情影響的困難中小微企業,再按6個月失業保險金(人均7740元)給予返還。“6月底前預計返還失業保險金10億元以上,惠及4.2萬家中小微企業。”福州市人社局有關負責人介紹。
福州市還在全市范圍內率先發放一次性穩崗補貼,向樸樸公司、春暉制衣、爹地寶貝等全市211家重點抗疫企業,發放一次性穩就業獎補3.2億元,幫助重點企業穩定經營、穩定用工。
復工復產初期,受疫情管控,不少群眾就業難返崗難。福州市通過開發公益性崗位、推廣“共享員工”機制、“三包”接員工等舉措,幫助廣大群眾快速就業返崗。
“酒店無法營業,我們待業在家。沒有收入,心里很慌。后來我們支援電子廠,崗位很穩定,工資也沒降。”福清當地一家酒店的客房服務員說,受疫情影響,酒店沒有營業,她坐立不安。而此時,復工后的捷聯電子急招生產線操作員。得益于福州市人社局推出的“共享員工”舉措,共有100多人“馳援”捷聯,既幫助企業復工復產,也穩住了就業崗位。
疫情發生以來,福州市通過包車、包機、包專列(車廂)的方式,點對點,一站式接送返崗員工4.3萬人。其中,率先在全國定制4趟扶貧高鐵專列,免費接送對口幫扶甘肅定西市、寧夏固原市4410名務工人員。
為滿足企業、求職者的需求,福州市還加班加點啟用“福州市網上求職招聘平臺”,將現場招聘會搬到線上舉行,利用大數據精準匹配崗位需求和求職信息,并新增視頻面試功能,通過微信小程序“福e聘”實現用人單位和求職者足不出戶、“面對面”洽談,至今已幫助近1500家企業招聘員工超過1萬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畢業季,在榕高校將有9.4萬名畢業生進入就業市場。對此,福州市提出13條措施,鼓勵高校畢業生來榕就業創業。其中,全市全年動員組織在榕各類企事業單位,推出12萬個以上崗位,招聘高校畢業生,包括國有企事業單位、新型研發機構、眾創空間和孵化器企業崗位等。
金融“活水”精準滴灌
常態化疫情防控以來,福州市不斷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優化金融資源配置,用好金融政策工具,創新金融產品,努力為復工復產和經濟發展提供資金保障,幫助中小微企業應對疫情共渡難關,推動經濟回暖、增速回升。
“多虧了‘復工貸’,現在總算熬過去了。”愛軍粥鋪負責人辛招宜高興地說。
辛招宜在廣達路開粥鋪,今年春節受疫情影響,店鋪暫時停業。隨著全市陸續復工復產,辛招宜的粥鋪在3月底恢復對外營業,但起初生意一般,資金周轉較為困難。
得知福建海峽銀行推出“復工貸”,辛招宜向銀行遞交了貸款申請,海峽銀行快速發放貸款,辛招宜將資金用于粥鋪運轉、租金等。辛招宜說:“‘復工貸’接地氣,為店鋪正常經營奪取寶貴時間,這樣的惠企政策就是小微企業的‘及時雨’。”
“為了支持更多小微企業,‘復工貸’申請不局限于抵押品,正常納稅小微企業均可申請信用貸款。”海峽銀行有關負責人說,海峽銀行還通過減費讓利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到上月底,“復工貸”累計發放1955筆、40億元貸款。
“復工貸”是福州市創新的金融產品之一。“這樣的創新金融產品共有12種,計劃授信規模已達117億元。”福州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為推動經濟回暖、增速回升,福州市優化金融資源配置,用好金融政策工具,發布了四批支持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金融產品,同時推動中小微相關金融產品創新,設立了“復工貸”“戰疫征信貸”“小微快貸”“榕惠貸”等12種創新金融產品,支持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工作。
除了創新產品,福州市還迅速出臺《關于幫助中小微企業應對疫情共渡難關若干措施的通知》,在優化金融服務方面,從加大信貸支持力度、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開通金融服務便捷通道等三條措施著力,幫扶中小微企業;與進出口銀行、國開行、農發行、興業合作推出扶持政策。在榕銀行對受疫情影響較大,以及因受疫情影響無法正常經營、遇到暫時還款困難的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承諾不抽貸、不斷貸、不壓貸,并提供無還本續貸、展期、減免罰息等金融支持,確保2020年中小微企業融資成本不高于2019年同期融資成本。2月至今,福州市累計對防疫企業及各類受疫情影響企業新增審批貸款近800億元。
“上午10點,我們將所需材料遞交給進出口銀行;當晚8點,1000萬元貸款就到了公司賬上。效率太高了!”福州輕工進出口有限公司負責人說。為確保貸款及時發放到位,進出口銀行迅速啟動融資綠色通道,以小時為單位劃分工作目標,快速放款。
福州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福州市除了繼續擴大“金融朋友圈”,推動更多金融機構向福州市提供信貸資金支持,還將持續推動在榕銀行機構結合自身經營特色和主打金融產品特點,加快產品審批發放進度,加大金融支持企業力度。
面對“多區疊加”的戰略機遇期,面對全面開啟的政策窗口期,只要我們始終堅定信心,擼起袖子加油干,風雨無阻勇向前,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就一定能全面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不斷書寫“有福之州、幸福之城”無愧于新時代的發展新篇章。
(記者 黃戎杰 王玉萍 顏瀾萍 林晗 歐陽進權)
責任編輯:趙睿
- 論壇 | 福州經濟高質量發展路徑探索2020-02-10
- 70年來,福州經濟社會主要有這四大變化2019-09-01
- 地鐵給福州經濟帶來了什么?2019-08-20
- 福建:打好“組合拳” 提振干部精氣神2018-09-11
- 上半年福州市四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全省第一2018-07-25
- 福州經濟總量突破7100億 人均可支配收入32561元2018-02-02
-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福州全市經濟工作會議召開2017-12-28
- 福州全市經濟工作會議召開2017-12-28
- 福州全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2017-12-28
- 延平區打出組合拳 積極開發夏道“高鐵游”產品2016-10-21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組合拳”效果顯現 福州鄉村游重聚人氣2020-06-2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