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州民間,有個近千人的“福州老建筑群”,該群至今剛好10年。
近年來,這群人保護了一些原計劃拆遷的老建筑,受到《人民日報》《中國文化報》等國家級媒體大篇幅報道。
“福州老建筑群”群主叫薛紀天。當他坐到記者面前,才知道他是中國文物學會會員、福建省文物考古博物館學會文博志愿者委員會理事,今年才31歲。
薛紀天記錄老洋房的風貌 張旭陽/攝
自費查看拍攝
完善老建筑檔案
薛紀天從小生活在倉山康山里,周邊有不少具有異國風情的老建筑。2011年初,網友開展了“尋找福州倉山老洋房”活動。當時在福建師大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讀大三的他被吸引,帶著報名的網友們去尋找倉山老洋房。
2011年2月,薛紀天以參與此次活動的積極分子為主體,牽頭建立了福州老建筑QQ群(后發展出福州老建筑微信群)。
薛紀天負責維護福州老建筑群 鄒家驊/攝
同年9月,他協助當時還是同濟大學景觀規劃設計專業博士生、現為華東理工大學教師的群友林軼南,建立了“福州老建筑百科網”。
“福州老建筑群”成立后,薛紀天與其他同樣喜歡老建筑的朋友,自費查看、拍攝各區縣的老建筑。為了建立民間的建筑檔案,他們四處奔波,與原住戶對話,記錄老建筑信息,而且查閱福建乃至國外的建筑類書籍、檔案館資料,完善福州老建筑的歷史信息。
薛紀天和老建筑群群友探訪古建筑
積極呼吁
參與老建筑保護
近年來,“福州老建筑群”已經成為福州文保事業中一股不可忽視的民間力量。
在薛紀天記憶中,“福州老建筑群”關注過屏山地鐵站漢代冶城遺址考古,對鼓樓區朱紫坊福澗麻王廟、晉安區岳峰鎮竹嶼鄧家驊故居、倉山區城門鎮臚雷村的臚峰陳氏祠堂、倉山區建新鎮臺嶼橫龍村陳祺厝、臺江區南禪山福建省現存唯一的魯班廟等老建筑,以及連江縣城數十座老建筑的保護進行過呼吁。
他們還協助規劃編制單位,參與《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編制調查工作和《煙臺山歷史文化風貌區保護規劃》前期資料搜集工作。
2018年,薛紀天與群友對連江縣城目前已知的福建最早的木構民居建筑——廈王里孫氏民居(當時僅為未定級不可移動文物登記點)的價值進行深入分析,并將調查報告向有關部門反映,促使其列入福建省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更愿當溝通者
讓更多人守護老建筑
人們在介紹自己所在城市時,總不忘追溯幾百年前甚至上千年前的某段歷史。傳說也好,史料也罷,能給人最直觀感受的,恐怕就是老建筑了。
薛紀天說,目前群友中有攝影愛好者、記者、編輯、信息技術人員、醫生,也有高校教師、研究福州古建筑的專家、征遷辦工作人員、負責歷史街區修繕保護的工作人員,還有省市縣區文物部門及歷史建筑保護部門的負責人……身份雖然不同,可是大家在群里都是文保志愿者。他們就是想留住福州的特色老建筑,讓后代有根可尋。”
薛紀天在拍攝老建筑 張旭陽/攝
記者了解到,多年來,薛紀天搜集、購買了上千本與福州文化和建筑有關的書籍,開辟了一間非常有特色的“文史書房”。
薛紀天曾以“福州老建筑群”群主身份,到北京參加由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和光明日報社聯合主辦的“首屆社會力量參與文物保護論壇”,做了專題演講。他認為,民眾參與文物保護,不能僅憑“一腔熱血”,而要提升專業素養,合法合規;要逐漸以“建議”代替“批評”,協助有關部門做好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要保持獨立性,擺正位置,以遺產價值為準繩,不做越俎代庖之事。
薛紀天參加文物保護論壇
薛紀天說,“福州老建筑群”的志愿者各有各的貢獻,他更愿意在群里充當溝通者,讓更多人理解老建筑價值,守護福州老建筑。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實體書店創新再突圍 打造童書“宜家”2020-07-06
- 福州大部分市屬醫院年內完成互聯網服務平臺接入2020-07-06
- 福州鰲峰坊狀元道全新亮相 開啟狀元文化體驗之旅2020-07-06
- 福州:憑借電子處方 網上購藥配送到家2020-07-06
- 福州開展閩寧扶貧協作工作綜述:山海牽手 24載譜寫扶貧新篇章2020-07-06
- 福州市黨員教育培訓工作綜述(上)2020-07-06
- 福州:黨員政治生活館里受教育2020-07-06
- 福州:進一步化解執行難 不動產登記系統直連法院2020-07-05
- 福州濱海快線勞動競賽如火如荼開展2020-07-05
- 福州:高考期間 考點周邊200米范圍內工地禁止施工2020-07-05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實體書店創新再突圍 打造童書“宜家”2020-07-0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