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2006-2010-2020年)的收官之年,中國科協將開展第十一次全國公民科學素質調查工作。“十三五”末,我市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目標比例為13%。
如何普及科學技術知識、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做好社區科普工作不容忽視——社區不僅是城市服務、管理最基層的組織,是黨和政府聯系居民的紐帶,也是科學知識普及到居民心中最方便的渠道。福州市科協制定出臺了《福州市社區科普標準化建設實施方案》,在全省首創打造科普標準化社區,實現社區科普工作“四化”(組織結構網絡化、科普陣地標準化、科普內容精準化、示范體系規范化),打通科學知識普及的“最后一公里”,讓居民在家門口享受科普公共服務。截至目前,我市科普標準化社區達65個。
組織結構網絡化
社區科普“兵源充足”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組織構架往往是各項工作先行的“糧草”。近年來,市科協在推進科普標準化社區建設工作中,要求各社區立足轄區科普資源優勢,強化“五有”,即有科普領導機構、科普活動陣地、科普工作隊伍、科普活動內容、科普工作規劃,為科普標準化社區建設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微觀下的世界、科學小達人、小小電器工程師……家住倉山區金山街道金洲社區的許景明今秋就要上小學六年級了,今年暑期社區組織的一系列科普活動讓其“喜憂參半”:喜的是活動豐富多彩,可以大過“科普癮”;憂的是每項他都想參加,但分身乏術!
金洲社區負責人告訴記者,社區將科普工作責任落實到社區兩委成員中,成立了以社區黨委書記為組長,社區單位、居民代表為成員的社區科普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日常科普工作,并專門在社區居民服務中心設立了科普活動區,開辟了青少年科學工作室、機器人活動中心、科普圖書室、心理咨詢室等科普活動陣地。
社區還廣泛發動在各領域有專長的居民擔任社區科普志愿者,目前已建立了一支近300人的社區科普志愿者隊伍。為確保社區科普活動陣地更好地發揮作用,社區還引進了多家社會組織參與科普工作,由專業的社工服務團隊有針對性地設置服務方案,讓各個年齡段的居民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到專業化的科普服務。
科普陣地標準化
社區科普“裝備完善”
近日,記者走進鼓樓區東街街道軍門社區、水部街道建華社區的科普活動場所,看到社區“科普范”十足。科普硬件樣樣齊全,相關配置“高大上”:智能機器人、VR虛擬互動、科普智慧云、綠色網吧以及樂高積木搭建套裝等一應俱全。軍門社區和建華社區均開辟了科普閱覽室(配有圖書5000余冊),全天候向居民開放。社區還設有社區科普大學,向居民普及科學知識。
市科協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說:“為進一步規范全市社區科普工作,市科協分步實施社區科普標準化建設,以進一步規范和提高我市科普工作水平。”
據介紹,從日常活動的開展到服務管理,從活動人員的組織到活動效果的展現,市科協都進行了規范。上述負責人表示:“這樣既為更好地開展科普宣傳活動提供了有力的基礎保障,同時也彰顯了社區科普工作的活力,實現了共性與個性的統一。”
記者在連日的采訪中看到,科普標準化社區擁有統一的硬件設施建設標準、統一標識和統一制度。隨著基層科普陣地硬件設施的規范,全市各社區的科普宣傳活動得以經常性、深入性開展,多元化地滿足了社區居民的科普需求,形成了“大科普”的工作格局,有力地推動了全市科普工作實現群眾化、社會化和經常化。
科普內容精準化
社區科普工作有的放矢
“現在氣溫高,戴口罩不舒服,但戴口罩可以預防新冠病毒通過飛沫傳播,所以大家還是不能掉以輕心。”近日,晉安區王莊街道五里亭社區的科普講壇又開講了,科普志愿者為大家帶來的政策、健康、法律、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專題講座,讓居民受益匪淺。
近年來,我市各街鎮、社區科協在市科協的指導下,在開展社區科普活動中,注重把握新變化、新期待,貼近民生,利用“科普日”“科技活動周”“科技工作者日”等主題科普活動,大力宣傳與群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科普知識,促進人們養成科學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為培養青少年從小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我市科協系統作為社區科普的建設與管理部門,主動利用社會資源,廣泛開展面向青少年的科普活動,如親子科技互動、寒暑假科普體驗、科技競賽等科技教育特色活動,推行“做中學”的教育理念,努力培養青少年的綜合運用、動手制作能力、創新性思維和團隊合作精神,深受學生和家長的歡迎。
示范體系規范化
社區科普帶動作用明顯
在打造科普標準化社區的工作中,我市以規范化建設為重點,堅持惠民益民,通過規范化的建設,創建了一批示范典型社區,發揮科普標準化社區的榜樣作用,帶動了我市科普標準化社區建設。
如臺江區茶亭街道洋頭口社區開展“火災逃生”消防演習、“舌尖上的安全”等主題活動,針對性和服務性強,深受歡迎;福清市玉屏街道步行街社區開設“科普新說”講座,涵蓋了天文、歷史、醫學、養生等科普知識;羅源縣松山鎮岐嶼社區安裝了全媒體科普閱覽屏,涵蓋科學百科、健康生活、時事政治等,滿足各個年齡層的需求,市民可以了解最新的時政和科學信息,享受“科普大餐”。
市科協相關負責人表示,自福州市科普標準化社區建設工作實施以來,我市各社區立足區域實際,扎實建設基層科普陣地,不斷提高科普宣傳的深度和科普受眾的廣度,以全民科學素質的提高,促進科技創新、經濟社會發展與和諧社會建設,使科普工作成為我市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重要“助推器”。
福州日報記者 吳暉
責任編輯:趙睿
- 本周福州持續高溫 每天最低溫也接近30℃2020-07-13
- 福州市“最美家庭”林慧娟一家:高質量的陪伴是和孩子一起成長2020-07-13
- 福州完善活鮮批發市場“一品一碼”追溯體系2020-07-13
- 福州市一年來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綜述2020-07-13
- 福州落實“雙百雙千”援企穩崗政策2020-07-13
- 啟動整治!晉安這里將大變樣!沿線新增3大串珠公園2020-07-13
- 福州出臺十七條措施進一步支持養老服務發展2020-07-13
- 福州高新區輪船港濱水公園很“聰明”2020-07-12
- 紅廟嶺滲瀝液調節池污泥固化項目通過驗收2020-07-12
- 今天福州局部地區氣溫將超40℃2020-07-12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市一年來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綜述2020-07-1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