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特產在網絡上真的賣得出去?”“網上直播怎么吸引客戶?要擺啥造型?”“小視頻剪輯有什么訣竅?”……近日,連江江南鎮梅洋村村民林愛參加連江縣鄉村振興本土網紅主播培訓班課程歸來,剛走到梅洋村口黨員志愿服務驛站就被姐妹們圍住。她便竹筒倒豆子般,將此次所學傾囊相授。
姐妹鄉伴團隊成員(部分)合影。
2017年是林愛的人生分水嶺——她從家庭主婦變身為梅洋村創業合伙人。當年,在市、縣、鄉的推動下,梅洋村黨支部書記陳燕金發動村里有閑又有手藝的家庭婦女成立“姐妹鄉伴”團隊,“看看能不能為村里吸引更多人氣和財氣”。首推什么呢?彼時,大伙將拿手活擺上臺面一合計,以梅花為原料的純手工土特產獲高票通過。
梅洋村因梅得名,至今仍留有數十株上百年古梅樹,經過培植,現有梅樹近兩萬株。“‘梅林、梅峰、梅溪’是我們的招牌。發掘鄉村創業合伙人,讓他們成為鄉村代言人,感覺會是一個突破口。”陳燕金說,主打梅花系列并非一時興起,而是深思熟慮后的決定,“2017年以前村財收入基本為零,沒錢難辦事,我們只能先充分挖掘自家的‘寶貝’,先調動起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再說”。
市場是最好的檢驗者。高票通過不久后,梅花酥、梅花糕便出現在“姐妹鄉伴”團隊成員及親友的朋友圈中,一經推出便脫銷。梅花蜜、梅花釀產品緊隨其后,反響依然不錯。2018年,梅花系列伴手禮的年銷售額就達30多萬元。
隨著產業版圖不斷擴張,“姐妹鄉伴”團隊成員由最初的5人發展至近40人,除了吸引家庭主婦、農場莊主參與,還吸引了鄉里年輕一代的加入。經過培訓和一次次的實戰,成員們個個都是“多面手”——糕點師、釀酒師、村導游、直播帶貨網紅,這些都是她們的新身份。
“環境好了,名氣大了,最近不少外地朋友過來避暑,我們更有信心搞好發展。”2017年,石雕藝術家陳旺將自己的壽山石展館從福州市區搬回梅洋老家,取名梅峰品舍,陳列的壽山石雕大部分以梅花為創作靈感。看到家鄉蓬勃向上,陳旺有了更大膽的夢想——打造與梅花相關聯的文創基地,吸引更多人到梅洋來。
近兩年,聞“梅”而動的游客紛至沓來,生態農莊、鄉村民宿、土特產店鋪等如雨后春筍破土而出,梅洋村已發展出養蜜、釀酒合作社6戶,鄉村酒舍客棧、農家樂各2家。2019年全村實現農產品銷售收入50萬元,解決100余名勞動力就業,年收入穩定在10萬元以上的家庭約180戶,占全村總戶數的44%。值得一提的是,通過推行“黨支部+合作社+黨員+村民”發展模式,帶動村民用土地、資金、勞務等方式入股分紅,村民腰包漸鼓的同時,村財收入也增至20萬元。
去年底,梅洋村黨支部還牽頭成立連江梅妍旅游資源開發有限公司,以“梅”為媒,著力促進一產三產融合。“這條路我們走對了!接下來,計劃對接專業運營管理團隊,希望借助專業力量更全面來謀劃梅洋生態游新路徑。”今年是陳燕金到梅洋的第11年,她見證著梅洋從昔日村民口中的“最窮村”變成游客眼中的“明星村”。
“希望有更多人才到梅洋,大家一起干事創業,讓這片土地更‘熱’。”陳燕金說。
福州日報記者 林文婧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建省消委會:“直播帶貨”成消費投訴新熱點2020-07-15
- 福建: “直播帶貨”成消費投訴新熱點2020-07-09
- 新職業打開“新天地”直播帶貨等新興行業急需人才2020-06-30
- 石獅借力電商促產業轉型 發力直播帶貨培育新興業態2020-06-22
- 福州市長直播帶貨 今天下午不見不散2020-06-18
- 明天下午市長直播帶貨 與您分享有福之州優質產品2020-06-17
- ?政府暖心服務獲點贊 晉安直播帶貨新店“面包工廠”2020-06-11
- 把握直播電商新風口 晉江產業直播節銷售額18.6億元2020-06-03
- 30名臺灣青年在杭學習體驗“直播帶貨”2020-06-02
- 松溪縣長當“考官”花式帶貨 送網友200份驚喜禮包2020-06-02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三江口百個項目展開“3+2”組團攻堅2020-07-1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