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著力打造夜色經濟,鼓樓區東街口商圈夜市人氣漸旺。葉義斌 攝
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做大經濟總量,提升經濟質量,全力推動地區生產總值邁向萬億元新臺階
產業立基 福州邁步新跨越
東南網7月27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段金柱 卞軍凱 吳旭濤)炎炎夏日,一項惠民好政策讓福州市民心情“涼爽”——8月1日至10月31日,逢法定節假日和休息日,市民可免費乘坐地鐵、公交。這既是惠民之舉,也是提振消費、拉動經濟發展之舉。
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今年初以來,福州市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精準施策抓好疫情防控,有力有序推動復工復產。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恢復,多項主要指標由負轉正,全市生產總值上半年增長1.1%,穩步復蘇態勢不斷增強。
2019年,福州地區生產總值突破9300億元。揚帆新征程,福州正全力推動地區生產總值邁向萬億元新臺階。“我們將在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前提下,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把‘雙百雙千’增產增效、‘百項千億’技改等六大行動和16個重中之重項目抓緊抓實。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做大經濟總量,提升經濟質量,為加快新福建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福州市領導表示。
加快推進“六大行動”,經濟加速回暖
7月14日、15日,福州港江陰港區1#~5#泊位14路作業線24小時滿負荷投入生產,標志著江陰港區克服疫情影響,順利實現滿產超產。“今年初以來,我們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力做好港口服務工作。上半年,集裝箱吞吐量實現5%的逆勢增長。”江陰港區相關負責人介紹。
港口貨物吞吐量實現正增長,彰顯福州經濟正穩步復蘇、加速回暖。這得益于“六大行動”的全力推進。今年初以來,福州大力實施“抓項目促跨越”、“雙百雙千”增產增效、“百項千億”技改、新基建、惠聚榕城消費季、網絡招商等六大行動,從復工復產、復商復市、招商引資等層面全方位推動政策落地、服務上門、項目建設,持續集聚經濟社會發展新動能。
總投資500億元的萬華化學福建MDI產業園在福清開工、工業富聯大健康福州智造谷簽約落戶倉山……扭住項目“牛鼻子”,福州突破疫情帶來的不利局面,簽約引進、動工興建一大批大項目、好項目。1—5月,福州通過云招商簽約項目313個,總投資4600億元;新開工3000萬元以上大項目1078個。此外,今年一季度,福州市在全省“五個一批”項目考評中位居全省第一,且連續11個季度名列前茅。
為推動“雙百雙千”增產增效行動,福州市工信局組建服務小組,掛鉤包干12個縣(市)區和高新區,深入企業一線服務。截至7月17日,共發現痛點、難點、堵點問題285個,目前151個困難問題已解決。
解決了發展“攔路虎”,企業迸發新活力。今年上半年,福州1000家“雙百雙千”工業企業累計產值同比增長10.6%,705家“雙百雙千”規上批零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同比增長40.6%,33家“雙百雙千”規上住餐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
龍頭企業邁入復蘇快車道,帶動產業鏈、供應鏈、協作鏈全面復蘇,創造出全面企穩向好的發展局面。6月底,福州市各類市場主體累計達75.69萬,同比增長23.49%,整座城市在經受疫情大考之后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
位于長樂區的駿鵬智能制造項目,借力工業互聯網,推進轉型升級。葉義斌 攝
建設16個重中之重項目,強化產業支撐
今年是福州GDP沖刺“萬億俱樂部”的關鍵之年。經濟總量邁上新臺階、城市發展實現新跨越,都需要強有力的產業支撐。
去年6月,福州召開全市創新發展大會,將“三個福州”(數字福州、海上福州、平臺福州)作為產業發展的主攻方向。一年來,“三個福州”建設如火如荼,高歌猛進。2019年,全市數字經濟規模突破3800億元,占GDP的40.5%;海洋經濟規模達2640億元,占GDP的28.1%;培育平臺經濟項目(企業)203個,納統銷售額611.2億元,收獲累累碩果。
更高起點再出發,跨越發展需要新動能。近日,福州立足現有產業基礎、資源稟賦、政策優勢和發展趨勢,策劃推出16個重中之重項目,進一步激發產業發展潛力、增強產業發展后勁、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打造國內一流樞紐機場、打造創新創業創造高新技術產業園、打造全國領先的數據資產運營中心……記者梳理發現,16個重中之重項目都是拉動作用強勁、對未來影響深遠的產業“主力軍”,既是對“三個福州”建設的進一步深化,又激活了更深層次、更寬領域的產業動力,將為福州產業發展撐起更強壯的“脊梁”。
號角吹響,乘勢而上。7月21日,長樂區政府與海爾海創匯在青島成功簽約,將落地濱海新城建設“海爾海創匯東湖三創中心”項目。海爾海創匯是海爾集團打造的面向全球創業者開放的創業平臺,也是全國首批雙創示范基地,今后將利用自身平臺資源整合優勢,打造具備項目引進、創業孵化等多元功能的三創加速器,助力長樂區及福州市“創新創業創造”建設。
作為“打造國內一流樞紐機場”的關鍵,備受關注的福州機場二期擴建工程,也有了最新進展。“工程前期工作正在加快推進,爭取盡快完成立項審批,確保今年年底前正式開工。”福州市發改委負責人介紹,力爭到2022年,福州機場實現貨郵吞吐量45萬噸、客運吞吐量達1800萬人次,讓福州機場、臨空經濟區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位于臺江區的打鐵垱串珠公園成為市民休閑好去處。 葉義斌 攝
持續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打造幸福之城
水域面積1.5萬畝,是杭州西溪的1.3倍、杭州西湖的1.5倍——近日,位于長樂區的濱海新城東湖濕地公園一期完工,這個全市最大的濕地公園即將與市民見面。
東湖濕地公園,是全國首個建在濱海空間的省會城市濕地公園。在公園里,既有一望無際的綠色世界,還規劃了萬米環湖步道、鳥類科普館、濕地探索學院等配套設施,將打造福州百姓家門口的生態地標和旅游金字招牌。
去年以來,福州市堅持一手抓老城改造提升,一手抓濱海新城建設,不斷提升城市顏值和功能品質,為城市發展大力拓展新空間,實現城市功能品質節節高、市民幸福指數噌噌漲。
如今,漫步福州中心城區街頭,一個個精益求精的細節不斷完善。2019年,福州城區黑臭水體治理基本完成,156條內河迎來新生,人們伴水而行、出門見園;實施連片舊屋區改造45個573萬平方米、整治老舊小區80個,一批又一批居民迎來新小區搬進新樓房;開展新一輪城市品質提升工作,2157個項目已完成1297個,每個項目都讓市民感受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目光轉向金戈鐵馬的濱海新城,短短三年間,一座產城融合、生態宜居的現代化新城拔地而起。目前,總投資約3100億元的265個重點項目全面展開,數字中國會展中心、福州三中濱海校區等22個基礎設施項目建成投用;東南大數據產業園注冊企業超過350家,臨空經濟區落地菜鳥網絡、京東商城、國電投氫能等產業項目68個,總投資超400億元。
城市大步前進,受益最多的是老百姓。福州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加快補齊民生短板,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2019年,各級財政用于民生支出737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7.4%,繼續保持75%以上的比重。
普惠性幼兒園學額覆蓋率提高至85.39%、市婦幼保健院新院等20個重點醫衛項目加快建設、新建29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和210所農村幸福院……隨著一項項民生工程開工、建設、竣工、投用,在經濟社會發展邁上新臺階、實現新跨越的鏗鏘腳步中,福州市民的幸福感、獲得感也將越來越多、越來越強。
福州濱海新城發展日新月異。福建日報記者 林熙 攝
記者點評
保持“進”的態勢 鼓濃“干”的氛圍
福建日報記者 段金柱 吳旭濤
2019年,福州全市上下砥礪奮進,“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地區生產總值突破9300億元,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突破千億元大關。
與此同時,生活在有福之州的群眾,幸福感、獲得感持續爆棚:空氣質量在168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六位;公園綠道建到家門口,市民出門十分鐘左右就能享受生態之福……
今年初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福州精準施策,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有力有序推動復工復產。一系列舉措成效顯著,福州多項主要指標由負轉正,全市生產總值上半年增長1.1%,穩步復蘇態勢不斷增強。
然而,世界范圍內的疫情還在持續,疫情防控依然放松不得,處于跨越發展關鍵時期的福州面對的挑戰依然不少,加之“前有標兵,后有追兵”,區域經濟PK日趨激烈。作為全省發展排頭兵,省會福州如何沖刺“萬億俱樂部”,再立潮頭,引領風向?
在7月20日召開的福州市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視頻會上,省委副書記、代省長、福州市委書記王寧一番提氣鼓勁的話,引起全市各級各部門負責人的強烈共鳴。王寧強調,我們要在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前提下,聚焦“六穩”“六保”,守住“保”的底線,筑牢“穩”的基礎,保持“進”的態勢,鼓濃“干”的氛圍,扎實抓好下半年經濟工作,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全力推動地區生產總值邁上萬億元新臺階。
面對疫情大考,如何加快發展,持續保持進取態勢?這就需要強化擔當、優化服務、勇于創新、注重實干。
在困難和挑戰面前,唯唯諾諾,畏縮不前,天天“打太極”,永遠沒有生機和希望,搶抓機遇、加快發展更是無從談起。但一旦樹立了“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識,聞風而動、緊抓快辦,敢于擔當、勇于“亮劍”,干事創業的局面立馬就會生動起來。
前不久,福州在全省率先集中發放失業補助金,就是一次強化擔當、優化服務、勇于創新的生動實踐。
按照有關規定,領取失業保險金需要滿足所在單位和個人失業保險累計繳費滿一年、非本人意愿中斷就業等條件。因而,在現實中,有些人失業了,但又不符合條件,不能領失業保險金,生活得不到有效保障。今年,受疫情影響,有這樣情境和遭遇的人多了不少。
面對這樣的情形,怎么辦?為此,福州市人社部門大膽創新,在全省率先落實擴大失業保險保障范圍政策,向符合條件的目標群眾發放每個月500多元、1000多元不等的失業補助金(連續發放6個月),切實給他們的生活兜了底。
類似這樣的創新和擔當之舉,在福州還有不少,給穩住經濟基本盤、保住民生底線提供了有力支撐。
今年上半年,福州全市上下攻堅克難,推動經濟加速回暖、穩步復蘇,成效明顯,來之不易。面對挑戰,只要拿出態度,拿出行動,持續保持“進”的態勢,鼓濃“干”的氛圍,永葆激情,爬坡過坎,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必將再上臺階、再取佳績。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高新區117縣道部分路段下月通車2020-07-27
- 福州市長樂區發布通告 加強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2020-07-27
- 福州濱海新城安置房二期啟動回遷選房2020-07-27
- 吉祥蘭“開出”致富路2020-07-27
- 福州首個臺企“婦女微家”落戶稻香園2020-07-27
- 福州消防指戰員轉戰鄱陽抗洪搶險2020-07-27
- 福州供銷云倉:打造新流通 生意變簡單2020-07-27
- 高溫返場!福州發布高溫橙色預警,最高氣溫達38℃2020-07-27
- 福州本周高溫仍是主角 27日市區最高溫37℃2020-07-27
- 福州影院已逐步“重啟”2020-07-27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上下杭黃培松故居完成修復 將被活化利用為福2020-07-2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