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區加大對古建筑和古文物保護力度,始終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工作方針,將文物遺產和古建筑保護、留住鄉愁記憶融入城鄉建設規劃全過程,尤其是對古民居的修繕保護,除鞏固保護提升成果外,還充分發掘其歷史文化內涵,讓越來越多歷史文脈煥發光彩。
27日上午,在長樂區和平街特色歷史文化街區,工人頂著烈日,揮汗如雨,正對部分古厝進行修復。
“和平街特色歷史文化街區的舊物保護工程持續扎實推進,在修復過程中,我們對古建筑現狀進行分類,并按照要求原材料、原工藝修復。”該街區建設運營指揮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保留街區歷史記憶,在征遷過程中,他們集中收集街區老物件,成立古物件修繕中心,聘請家具老師傅對木構件進行修繕,使家具的雕花、描邊等傳統藝術得到重現,讓這些歷經百年滄桑的文物建筑雄姿勃發。目前,5棟明清古建筑已經修復完成,另外17棟古建筑正在修復施工,主體將在9月底前完工。
走進長樂鶴上鎮上李村老建筑李兆珍故居和營前街道洞頭村許氏祖厝,只見古建筑保存較完整,灰墻黛瓦,雕花窗楹,述說歲月滄桑。
“李兆珍和許氏古民居一直保存較好,日常也有維護,接下來我們將配齊配強專業人員,保障人力財力物力投入,對老建筑做好電路線路設置、檢修和消防設施維護,不斷強化日常管理,消除各類安全隱患。”長樂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古建筑和古文物是長樂的無價之寶,保護它們,就是保存長樂的城市內涵、歷史根脈和鄉愁記憶,為長樂打造文化新名片。”長樂區領導表示。
接下來,長樂區將落實古厝保護屬地管理職責,學習借鑒好經驗好做法,建立健全工作協調機制,全面開展老建筑排查摸底、登記造冊工作,認真了解全區古建筑的數量、建成年代、歷史價值和保護情況等,為提升保護成果打下堅實基礎。同時挖掘重塑古建筑背后的歷史文化內涵,廣泛向文史專家、鄉賢群眾征集古建筑的記憶故事,不斷提升公眾的古厝保護意識,更好地弘揚優秀傳統、堅定文化自信,把歷史文化的張力,轉化為長樂發展的活力和城市競爭力。
福州日報記者 余少林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市長樂區發布通告 加強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2020-07-27
- 長樂發出暑期文明旅游倡議2020-07-21
- 長樂瑯岐村:土地流轉生“金” 村民增收致富2020-07-21
- 長樂:移風易俗建機制 文明新風揚起來2020-07-20
- 長樂和平街古厝9月底前完成修復2020-07-17
- 長樂按修舊如舊原則加快推進九頭馬等古厝修繕保護2020-07-15
- 牛!長樂博士的城雕作品上海拿獎2020-07-15
- 長樂金峰仙高村全力建設美麗鄉村:綠野“仙”蹤詩意濃2020-07-14
- 長樂公路綜合整治提升工程開工 預計11月完工2020-07-14
- 長樂七旬依姆坐錯公交車流浪到閩侯 救助站助力老人回家2020-07-12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大件垃圾無處投放?預約就會有人上門“收件”2020-07-2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