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缺德了!有人往內河排污水!”
“河里一片黑黑的,一定要抓住!”
“仿佛都能聞到臭味了!”
“內河這么漂亮,這樣真的很過分。”
近日,有網友發來照片稱湖頭街附近的白馬河里出現一條黑的帶子,像是有人在往內河里“排污水”。
這么漂亮的內河,怎么會有人干出這樣的事?究竟是誰在往內河“排污”?帶著疑問,我們跟著福州市水務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去現場調查了一番。
內河突現大片“污水”
今天上午,小編來到了照片拍攝點,也就是白馬河和西湖交接處附近。
在河邊的樹蔭下,不少市民在乘涼。
往河里乍一看,沒發現什么異常,不過再仔細一看,確實有幾條黑乎乎的線。
扔了個石頭,“污水”跑了,但是不一會小編就發現,其實這些不是污水,而是魚!
對,是魚!
石頭往河里一扔, “污水”就四散而去,那是因為魚群受驚散開了。
由于照片里面看不太清,為了證明真的是魚,小姐姐還坐上了小船,拿起了網兜準備撈幾條。
來看看小姐姐第一視角,簡直太美了有沒有?
泛舟白馬河,仿佛身處江南水鄉。
還看到了出水口,但是看起來已經干涸許久了。
遺憾的是,由于魚兒過于靈敏,小姐姐最終一條都沒撈到。
市民:內河水變得很干凈
雖然已經確定是魚,福州市城鄉建設局組織福州市水務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還是在現場進行了調查,上游未發現有污水排入,同時也往白馬河方向巡查河道排口,未發現排污現象。
工作人員還對排口閘門井內取水樣送檢,待檢測結果再進一步排查。
一群老人在樹蔭下休憩,小編上前詢問老人對內河水質的看法。
老人的回答也很耿直:“要是水質臟臭,我們也不會坐在這聊天了。”
專家:“污水”應該是非洲鯽魚
白馬河里的究竟是什么魚?福建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張教授根據照片視頻和相關資料初步判斷,這些魚應該是非洲鯽魚。
白馬河主有要兩種魚群,非洲鯽魚和白條魚。非洲鯽魚具有很強的耐污能力,它們不但能攝取河中的有機物,還能攝取藻類、有機碎屑等,對于富營養化的河水有很好的凈化作用,如果遇到某河段有豐富的藻類,能夠為魚群提供充足的食物,且該河段的水流比較湍急,水中的氧氣也相對較多。鯽魚會聚集,剛好白馬河附近就是西湖的閘道口,水流比較急。
除了非洲鯽魚,白條魚在內河也很常見,西湖里經常還會看到~
內河里的白條魚
另據小編了解,白條魚對水質要求比較高,可見福州內河的水質越來越好啦!
智慧管家24小時監控內河水質
其實在7月31日,鼓臺中心區水系“智慧管家”正式開始運營,鼓臺片區28條主干河道布設著視頻監控系統、設備控制系統、及水質監測系統,提供全時段全方位貼心管護。如果有人偷偷排污,逃不過“智慧管家”的眼睛。
視頻監控系統在這28條內河沿線平均每隔500米就有一套監控設備,重點區域還加密到每隔兩三百米一套。這些“眼睛”,能24小時無休看護河道內外及設備。
水質監測系統能做到對整個水系包里,40個水質監測站(每4小時監測1次)的數據隨時“點閱”、分析,護好水質。
內河治理,福州是認真的
今年以來,福州在水系治理方面下足了功夫,目前已取得良好成效。
5月,南臺島片區的補水主通道已實現暢通,通過內河串聯,讓烏龍江、閩江“牽手”“南引北排”的輸配水模式,使片區河道活力十足。
葉義斌/攝
6月初,晉安湖湖體開挖過半,今年汛期可提供75萬立方米應急庫容,通過“大肚”納水,初步實現應急調蓄功能,形成臨時“大西湖”。
葉義斌/攝
7月,福州城區86條主干河道全部完成治理,開始整體驗收,管養“預考”已展開。
鬧出這樣的烏龍正是體現了大家對內河的關心,內河越來越好也離不開我們每一個人參與,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保護內河,保護福州的生態環境吧!
責任編輯:趙睿
- 再見“綠皮車” 福州出租車將披新裝,總共6款2020-08-03
- 福州各地嚴陣以待防御“黑格比”2020-08-03
- 福州啟動防臺風IV級應急響應2020-08-03
- 快訊!受臺風影響 ,8月3日福州停運多趟列車2020-08-03
- 福州公交地鐵免費首日 市民開心“薅羊毛”2020-08-02
- 福州:西嶺互通銅盤路接線工程年底有望建成通車2020-08-02
- 福州增殖放流1200萬尾水生生物2020-08-02
- 南海熱帶低壓生成!臺風要來了?福州下周雨雨……2020-08-01
- 福州大中型海洋漁船全部安裝北斗示位儀2020-08-01
- 嘉沁系特大“套路貸”涉黑案31日在福州公開宣判2020-08-01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害草敗走 候鳥來歸 閩江口濕地生態逐漸恢復2020-08-0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