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干部參觀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總指揮部舊址。記者 葉欣童攝
福州日報記者 葉欣童 通訊員 黃金彪
“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總指揮部舊址位于白塔鄉百丈村陳氏大院。中國工農紅軍第5次反‘圍剿’后,中央軍委將尋淮洲、樂少華、粟裕等領導的紅軍第7軍團改組為北上抗日先遣隊……”日前,羅源縣先遣隊總指揮部舊址迎來了一批前來參觀學習的黨員干部。在講解員的解說中,黨員干部們認真觀看了記錄著將士們當年戰斗足跡的信件、照片等珍貴文物,仔細聆聽先遣隊的英勇事跡。
近年來,一批批黨員干部走進百丈村,感受紅色文化魅力,學習愛國主義精神。百丈村也以紅色為底色,積極盤活特色文化資源,擦亮融合旅游名片,打響一場新的鄉村振興突圍戰。
發展紅色旅游
營造濃厚文化氛圍
從羅源縣城出發,駛進蜿蜒的山路,秀美的綠色山川從身邊掠過,很快就到了百丈村。1934年7月,由尋淮洲、樂少華、粟裕等領導的北上抗日先遣隊6000多人從江西瑞金出發;8月12日,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進駐百丈村,在陳氏大院內設立總指揮部;14日凌晨,先遣隊一舉攻克羅源縣城。
百丈村有紅色文化歷史、良好的生態、淳樸的村民。如何發揮百丈村特色,走出一條脫貧致富道路,是村兩委重點考慮的課題。
百丈村黨支部書記吳在建介紹,從2016年開始,百丈村開始打造紅色旅游點,利用多方搜集的珍貴照片、史料及歷史文物,在總指揮部舊址設置紀念館,2019年以來,共接待各地游客學員近3萬人次。
同時,百丈村以研學教育為依托,圍繞百丈紅色文化教育基地項目,陸續建成了戰前廣場、紅軍劇場、紅飄帶主題雕塑、紅軍食堂等設施,能滿足隊列操練、戶外拓展、體驗紅軍餐等需求,打造內涵更豐富、服務更完善的紅色研學基地。
“今年1月,百丈紅軍公園項目正式完工并交付使用。”吳在建表示,村里正在對接研學機構和旅游團體進一步深入合作,主要依托紅色宣傳陣地,打造房車營地,通過宣傳紅色歷史和英雄人物,教育下一代更好地緬懷歷史。
推動農業轉型
走好脫貧致富道路
隨著紅色旅游的風生水起,村民們的錢袋子鼓起來了。
“紅軍食堂目前已經具備大概100人的接待能力,主要是收購周邊群眾種植的一些生態農作物,對接一些貧困戶生產的產品,同時也為周邊的群眾提供十幾個就業崗位,提升群眾收入。”吳在建說。2019年,百丈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12萬元。
游客的增多同樣推動了百丈村的農業轉型,依靠生態優勢,村里先后引進了砂糖橘、油柰、楊梅、檳榔芋等品種作物,并通過實行“農戶+專業合作社”模式,將村里500畝的果園交由村民承包,引導建檔立卡幫扶對象前來就業。
“我們鼓勵黨員帶頭,做好示范,村民們才有信心跟著干。”村民黃珠珠告訴記者,他是上一任的村支書,退下來之后就帶頭成立了羅源百際生態農業合作社,在180多畝的荒山上種植果樹,打造紅軍果園,現在村中共有6個貧困戶在果園內工作,一個月能有額外的兩三千元收入。
此外,百丈村還在村部建起了羅源縣首個村級光伏發電站。這座56千瓦的小型發電站產生的電以每度0.42元的價格賣給國家電網,收益由村集體支配,優先扶持建檔立卡幫扶對象。
責任編輯:趙睿
- 羅源:辦事群眾享免費“雙向快遞”2020-08-12
- 村支書林武的承諾:一定要讓你們住上新房2020-08-10
- 做好“加減乘除” 創新政務服務助推羅源高質量發展2020-08-10
- 三明:精準滴灌 小康花開千萬家2020-08-10
- 立足特色,走好閩北鄉村振興路2020-08-09
- 寧德:寫好鄉村振興的“閩東答卷”2020-08-08
- 羅源白塔鄉舉行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活動2020-08-07
- 羅源縣法院設立調解室,創新矛盾化解方式2020-08-06
- 羅源:從銅鑼到衛星電話,關鍵時刻都能響2020-08-04
- 羅源縣西蘭鄉壽橋村的“綠色”逆襲2020-08-03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閩侯竹岐一違建被拆除 拆除建筑面積690平方米2020-08-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