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占彪在給患者講解視網膜病變原理。
福州新聞網8月19日訊(福州晚報見習記者 林雅 林雙偉 文/攝)今天是醫師節,讓我們通過一個晦澀的醫學名詞“早產兒視網膜病變(ROP)”來認識一位醫生——福州市第一醫院眼科主任陳占彪。
他是福州最早開展ROP治療的醫生。
方寸之間手術
精確到0.1毫米
昨日11時許,記者在市一醫院見到陳占彪,他剛做完3臺手術回到眼科診室。他一出現,好幾個病人就把他圍住了。
“看不出來吧?這個活潑可愛的小女孩,剛生下來時才994克。”門診間隙,陳占彪點開朋友圈向記者介紹,這是全省首例接受玻璃體腔注射抗VEGF治療的ROP患兒。出生時僅成人巴掌大小。如今已4歲多了,復查視力正常。
陳占彪介紹,正常成人眼軸長約24毫米,正常足月新生兒眼軸長約16毫米。低體重兒眼球更小,只比花生米略大一點,且晶狀體是球形的,更凸。也就是說,醫生手術空間非常小,插針的位置要精確到角膜緣的1.5毫米處,操作要精確到0.1毫米,藥量精細度控制在0.015~0.02毫升。
從994克到570克
不斷挑戰極限
以前,這種疾病在福州篩查后,要去省外醫治。
ROP是目前我國兒童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ROP治療只有短短幾天的窗口期。早產兒身體情況往往不允許轉診,如就診的醫院無治療條件,孩子很可能就在轉診中錯過窗口期。
市一醫院作為福州新生兒救治中心,每年收治的急危重癥早產兒特別多。陳占彪作為眼科主任,只能硬著頭皮上了,2016年開始負責醫院的ROP篩查和診治。
陳占彪每年篩查治療數百上千例患兒,他成了ROP治療領域醫生都推薦的醫生。市一醫院ROP患兒的治療體重從994克跨到了570克,最小的才25周,更是衍生到了罕見眼底病變的治療。
去年,陳占彪帶領團隊發現了全亞洲首例阿蘭島眼病,今年治愈了一例先天性巨細胞病毒感染引起的視網膜靜脈炎患者……
“防火墻”建在一線
把光明“搶”回來
“對于ROP,防勝于治。”陳占彪強調,這種病進展很快,有效治療的窗口期很短。
“我們的工作就是要把‘防火墻’建在一線,避免悲劇發生。”他建議,出生體重≤2000克,出生孕周≤32周的早產兒都需要進行眼底篩查。大部分早產兒在出生后4周內就需要進行眼底篩查。篩查的目的就是在視網膜沒有發生脫離之前進行干預。通過激光、藥物等治療手段,完全可以控制病癥。
“我的工作改變了孩子的命運,這是我最大的幸福和成就。”從醫22年,看著治療過的患兒健康成長,陳占彪無比欣慰。
責任編輯:趙睿
- 得了致盲性眼病 38周寶寶眼球“扎針”保住視力2019-09-25
- 打工妹抱早產兒深夜流落廈門街頭 市民發現后紛紛走向她2019-04-03
- 1.1公斤早產兒患先心病 “鴿子蛋”上醫生施妙手2019-01-29
-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系兒童致盲主因 早產寶寶出生后及時查眼底2019-01-18
- 24周就出世,廈門成功救治一名“袖珍寶寶”2017-12-22
- 有愛!美女子母乳為常人10倍 捐2365升給早產兒2017-07-31
- 早產兒出生17天死亡 孩子父親質疑醫院耽誤治療2017-06-20
- 高齡產婦早產生巴掌大男嬰 早產近百天 體重只有800克2017-04-21
- 深圳“巴掌寶寶”出生體重僅480克 身長僅28厘米2017-04-20
- 寧德一名吸毒媽媽生下早產兒 卻沒有親屬愿意看顧2017-04-17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這些“寶藏”你見過嗎?就在馬尾!2020-08-1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