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車從家出發至村莊,遇到兩個紅綠燈,第一個是綠燈,第二個是紅燈,應該怎么辦?”“小車遇到綠燈發長音繼續前進,遇到紅燈先發長音后等待兩秒,時間到,發短音繼續前進。”
傍晚,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福嶼社區的兒童實物化編程課上,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回答,然后各自拿起鉛筆在本子上畫起小車行駛的流程圖。
8歲的涂宇州是第一次參加社區舉辦的青少年科學工作室夏令營活動,這是開營以來的第二堂課。“昨天孩子上完課回家后特別興奮,拉著我說了一晚上。”涂宇州的爸爸說,給兒子報名的初衷是想讓他多和小朋友玩玩,沒想到家門口的“科普小學堂”卻讓兒子著了迷。
福嶼社區青少年科學工作室里不僅有可以進行手工制作的創客工坊,還設立了虛擬互動區、機器人專區、軍事科普區和非遺展示區。“我們每年都會更新工作室的設置,讓孩子們感受科技的進步,播下科學的種子。”福嶼社區黨委書記張承征介紹,除了舉辦夏令營和冬令營外,社區也會開展一些科普小活動,還成立了青少年科普志愿小分隊,帶動家長一同參加。“一些小知識不僅給生活帶來便利,還能帶動社區居民素質的提高。”張承征說。
編程課老師、社區科普志愿者吳凡也是科學愛好者。4年前,看到福嶼社區招募科普志愿者,她第一時間就報了名。從小吳凡就愛纏著父母帶她去科技館,如今,家門口建起這樣一個小小“科技館”,讓她興奮不已,“成為一名志愿者老師,既可以彌補自己小時候的遺憾,也可以為社區科普出一份力。”
為了提高科普宣傳的深度和科普受眾的廣度,打通科學知識普及“最后一公里”,2016年,福州市科協制定出臺《福州市社區科普標準化建設實施方案》,啟動了社區科普標準化建設工作,旨在推動社區科普工作實現組織結構網絡化、科普陣地標準化、科普內容精準化、示范體系規范化。福嶼社區成為首批獲評科普標準化的社區之一。
“社區是城市服務管理的基層組織,也是向居民普及科學知識最方便的渠道。”福州市科協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們鼓勵社區充分利用各自轄區的科普資源,打造特色科普。”在鼓樓區建華社區,科學育兒親子活動、健康科普養生操、垃圾分類小課堂等針對不同年齡群體的科普小課堂每天開設;在臺江區中亭街社區,科學活動室成了孩子們提高動腦動手能力的“第二課堂”……
近年來,福州市持續推進、深化實施社區科普標準化建設工作,已取得了初步成效,標準化社區的科普組織領導、經費保障、科普隊伍、科普設施、服務管理、科普活動及社會效益等都得到了進一步規范和提高。
截至目前,福州市已有65個科普標準化社區。(記者 邵玉姿)
《人民日報》(2020年08月20日第12版)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檢察機關創新宣傳方式,拍攝微電影普法2020-08-20
- 省領導到福州調研人才工作2020-08-20
- 福州人注意!這些地方明天將停水2020-08-20
- 奪金!保送清華!恭喜福州這些學子!2020-08-20
- 點贊!福州醫生王錦萍上榜2020年“最美醫生”先進事跡2020-08-20
- 搶抓發展機遇深挖數據“礦產” 數字精英榕城共話新基建共謀新發展2020-08-20
- 福州:因疫情工資“斷檔”仍可申請公租房2020-08-20
- 公安部掛牌督辦 福州警方成功破獲一起跨境網絡賭博案2020-08-20
- 福州:政府出手,真金白銀援企穩崗2020-08-20
- 總投資679億元!福州100個全省重大項目集中開工2020-08-20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創新政法公共服務體制機制 讓群眾感受到更多2020-08-2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