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中街道群升國際御園小區垃圾分類屋改造成地鐵造型。
福州新聞網8月24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趙錚艷/文 葉誠/攝)昨日,臺江區舉行垃圾分類屋(亭)提升工作現場觀摩會暨臺江區“2.0版”垃圾分類工作現場會。該區10個街道,每個街道各推出一個垃圾分類屋(亭)開展觀摩評比活動,在全區營造良好氛圍,積極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2.0版”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有關部署。
提升改造 開展評比
近期以來,臺江區因地制宜,從方便群眾生活、提升品質功能方面出發,啟動垃圾分類屋(亭)提升改造工作,硬件較之前有了改善,在滿足小區垃圾分類投放需求的情況下,外形更美觀,并注重與周邊環境相融。
昨日,臺江區政府主要領導帶隊,依次對洋中街道群升國際御園、后洲街道貿發新村、蒼霞街道美倫浩洋麗都A區、寧化街道福機新苑、義洲街道群升白馬郡、上海街道書香大第南區、茶亭街道世茂臻園、新港街道融僑國際公館、瀛洲街道元洪錦江、鰲峰街道中庚香江萬里10個小區,進行實地走訪,就垃圾分類屋(亭)實用性、基礎功能配備、智能提升、其他設備及理念創新、宣教設施配備、與周邊環境協調六大方面21項開展綜合評比。
蒼霞街道美倫浩洋麗都A區智慧垃圾分類屋。
創新設計 環境協調
廣達路群升國際御園小區,有居民890戶,3025人。這里的垃圾分類屋原為三屋聯排結構,現改造成地鐵造型,以綠色、黃色為主色調,色彩明快,造型動感。記者看到,地鐵車頭部分為環保宣教屋,兩節車廂部分為垃圾分類投放區。周邊空地擴建為開放活動區,開展垃圾分類宣傳系列活動。
屬地洋中街道鋪前社區,以臺三小為試點,組建“紅領巾小督導”志愿服務隊伍,通過家庭、學校、社區聯動模式,發揮青少年力量,帶動更多家庭養成垃圾分類習慣。
洋中街道有關人士介紹,該垃圾分類屋的設計創意源于福州地鐵總部位于該街道,此造型寓意環保垃圾分類屋像地鐵一樣承載綠色夢想,為居民創造干凈、整潔、有序的生活環境。
在新港街道融僑國際公館,兩個垃圾分類屋改造前設施簡陋、功能簡單。改造后,垃圾分類屋面積從15平方米擴大到約50平方米,布局清晰,一邊為透明式垃圾分類操作間,一邊為環保宣教屋,中間過道設洗手池,整體為不規則屋面,活潑大方,與周邊園林綠化環境融為一體。
新港街道融僑國際公館垃圾分類屋,與周邊園林綠化環境融為一體。
內外兼修 長效管理
不久前,2020年福建省首批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片區創建名單公布,臺江區蒼霞街道榜上有名。美倫浩洋麗都A區可以作為垃圾分類“蒼霞實踐”的代表。記者看到,該小區垃圾分類屋全面擴容,設計上體現蒼霞元素,上部為生態屋頂,中部為通透式門廳,下部采取一體化綠化補植,增加消毒除臭設施。
值得一提的是,該垃圾分類屋通過信息化助力智慧分類。據悉,e福州智慧垃圾分類平臺項目于上個月初在蒼霞街道落地試點運行,目前在該街道同心花園、嘉和苑、美倫浩洋麗都A區3個小區布設3套設備,包括分類垃圾袋自助發放柜及干濕垃圾分類投放箱,并行“e福州”APP用戶前端、督導員端及后端系統平臺。
居民通過“e福州”APP掃碼領袋,分類投放垃圾。e福州智慧垃圾分類平臺發揮實名優勢,結合茉莉分信用體系、后端追溯反饋機制與獎懲機制,對垃圾分類投放正確的居民給予e福州環保能量和茉莉分獎勵。
臺江區要求轄區各街道,垃圾分類屋(亭)改造不僅要提升外觀顏值,更要在功能提升、智慧化方面下工夫,達到設計合理、功能齊全、環境舒適的效果。對居民要因勢利導,賞罰分明,引導正確投放垃圾,尤其要解決垃圾誤時投放問題。
記者獲悉,臺江區在接下來的垃圾分類實踐中,將不斷摸索總結經驗,把好事辦好,提升居民垃圾分類體驗感,改善小區居住環境,讓群眾滿意,從而助推垃圾分類工作長效管理,真正使轄區垃圾分類工作進入“2.0”時代,引領綠色生活新時尚。
責任編輯:趙睿
- 長樂城區全面推行垃圾分類 行政村落實垃圾干濕分類2020-08-24
- 福州26名援鄂援意醫務工作者結束學習休假考察2020-08-24
- 福州:高速鐵路門前過 鄉村美景入畫來2020-08-24
- “西部民歌王子”師生激情唱響榕城2020-08-24
- 實力圈粉!看,鼓樓這里玩轉“網紅”非遺2020-08-24
- 學用結合 為高質量發展超越提供強大動力支撐2020-08-24
- 抓住新基建發展機遇高起點 建設東湖“三創園”2020-08-24
- 福州5所普高剩余954個招生計劃 25日市中招辦審核后將補錄2020-08-24
- 福州三重大科技項目通過驗收 將分別獲100萬元經費支持2020-08-24
- 福州五城區小學學位余額約1.4萬個 25日各區將電腦派位2020-08-23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長樂城區全面推行垃圾分類 行政村落實垃圾干2020-08-2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