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8月25日訊(福州晚報見習記者 林雅 通訊員 林之櫻)昨日是小欣(化名)接受“臍血干細胞移植”的70天,復查各項結果顯示,她的造血功能恢復良好,身體狀況穩定。歷經親人配型失敗、中華骨髓庫難尋匹配供者的兩次打擊,白血病患者小欣通過非親緣兩份臍血移植,重獲新生。
據了解,此前,我省已有非親緣單份臍血移植成功的病例,此次非親緣雙份臍血移植成功在我省尚屬首次。相較于單份臍血移植,雙份臍血有望增加移植成功率,增強抗腫瘤效果。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造血干細胞移植中心主任李乃農說,我省首例無關供者(非親緣)雙份臍血移植成功,為需要進行造血干細胞移植,但又找不到匹配供者的成人患者提供了更多救治機會,意味著我省迎來了“人人都有供者”的造血干細胞移植新時代。
23歲的小欣,是福州人,去年被診斷為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經化療,她的病情有所緩解,但體內仍殘留少量白血病細胞。協和醫院血液科醫生綜合分析后判斷,小欣的白血病復發概率極大,建議做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手術。
在等待移植、進行鞏固化療的過程中,如醫生判斷的那樣,小欣的病情復發了,移植造血干細胞才能救命。
親人配型不符,從中華骨髓庫尋找非血緣匹配供者,又需要3-6個月時間。最后,只剩下一個選擇:非親緣臍血移植。
為增加移植成功率,協和醫院造血干細胞移植中心主任李乃農及團隊成員經反復權衡利弊,決定采用雙份成功配型的臍血進行移植,一份為主另一份為輔。
今年6月16日,分別來自浙江、廣東兩個臍血庫的兩份臍血先后輸入小欣體內。移植過程順利,她的造血功能逐漸恢復,無明顯并發癥,沒有出現嚴重感染。
8月初,血液供受者成分短串聯序列檢測結果顯示,小欣恢復的造血功能均來自于臍血。
據悉,利用單份臍血治療成人惡性血液病,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年移植例數位居全國第二,此次無關供者雙份臍血在成人患者成功移植,標志著我省臍血移植技術再上新的臺階。
責任編輯:趙睿
- 2025、2030、2035年,我們福建將是這個樣子!2020-08-25
- 截至7月底 福建返還失業保險費17.96億元2020-08-25
- 福建啟動守合同重信用企業公示工作2020-08-25
- 福建組織開展國家工作人員統一學法考試2020-08-25
- 福建開展綠色生活創建行動2020-08-25
- 福建省直機關走前頭作表率 杜絕“舌尖上的浪費”2020-08-25
- 福建省紀委召開常委會(擴大)會議 專題研究部署貫徹落實省委十屆十次全會精神2020-08-25
- 福建省紀委召開常委會會議 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2020-08-25
- 福建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2020-08-25
- 福建省首個質子腫瘤治療項目落戶南安 總投資3億元2020-08-24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注意!福州火車站近期這些列車停運2020-08-2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