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8月28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葉欣童)“前兩天縣農特館的工作人員聯系我,表示可以收購我們家養的土雞土鴨,有多少收多少,我今天就都運過來了!”27日,永泰縣城峰鎮脫貧戶李德金臉上洋溢著笑意。得知攤位租金由政府出,同安鎮金弘順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盧金光關閉了在城關租的店面,把產品直接搬進了農特館。
25日上午,永泰縣農特館正式開館,占地1225平方米,是全省縣級農業部門管理的面積最大的農產品展示展銷館,包含扶貧產品自由交易集市、鄉鎮名優特農產品區、三品一標專營區、返鄉大學生創業農產品區四個展區。展館內的扶貧優惠措施,讓不少像李德金一樣的脫貧戶找到了脫貧致富的新途徑。
“這是同安鎮大龍山農場的大米,那是丹云鄉中草藥基地的三葉青,還有洑口鄉小楊家的蜂蜜……”現場,永泰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林景強如數家珍地介紹起館內的產品。他告訴記者,現在館內陸續入駐86家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含建檔立卡貧困戶),360多個單品,其中40多個單品由建檔立卡貧困戶直接提供,120多個單品由扶貧車間提供。“建設農特館就是希望讓永泰的農產品有銷路,采購商有集中采購點,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有集中展銷點。”
同安鎮金弘順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盧金光對此也感觸很深。“原來我們在城關租了一間店面用于產品展銷,一個月房租加員工工資就要用掉七八千元,得知縣里在籌建農特館,我直接關了店面搬過來,這里不僅地段好,還減免租金,不用花一分錢就可以在這里長期展示,對我們后續發展很有幫助。”盧金光說道。
“農特館還通過‘企業(合作社)+貧困戶+市場’的幫扶模式,與20家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簽訂扶貧農產品統購統銷框架合作協議,有效運用扶貧基金解決了貧困戶的結構性相對過剩和增產不增收等突出問題。”林景強說,永泰在建立“先找市場、再抓生產、產銷對接、以銷定產”機制的同時,為農戶提供展示、銷售平臺,打造扶貧農產品統銷統購運營中心。
下一步,永泰將借助農特館平臺深化三品一標、一品一碼等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及可追溯體系的推廣,打通線上商城(微信小程序)和線下場館的銷售渠道,不斷開拓農產品出村進城的新路子,把永泰名優特農產品推向更廣闊的市場,帶動精準脫貧,助推鄉村振興。
責任編輯:趙睿
- 永泰成立翻譯人才志愿服務隊伍2020-08-28
- 永泰春光村:古韻袖珍村 煥發新“春光”2020-08-27
- 676名“紅色樓道長”助力永泰社區精細化治理2020-08-27
- 永泰農特館開館 系全省最大的農產品展銷館2020-08-27
- 永泰又一道路正在改造 預計9月底竣工2020-08-24
- 355國道永泰段提升改造月底完工2020-08-24
- 永泰試點建設“生態文明銀行” 打造鄉村治理新樣本2020-08-21
- 永泰676名“紅色樓道長”持證上崗2020-08-21
- 永泰:鄉村新鮮事 善舉存“銀行”2020-08-21
- 永泰嵩口古鎮再添研學度假基地2020-08-20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橋梁穿“新衣” 路燈更明亮2020-08-2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