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9月3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趙昕玥)8月31日~9月1日,由21世紀海上合作委員會和世界大都市協會聯合主辦的“海洋生態保護與防災減災”專題研討活動,以遠程連線形式舉辦。
活動中,閩江學院與福州市海洋與漁業局有關專家學者圍繞海洋防災減災、海洋產業發展、天然牡蠣礁現狀及生態修復技術、科學技術促進海洋農業可持續發展、海洋生物多樣性養護和永續利用等主題開展了5場講座,重點介紹了海洋生物多樣性養護、可持續發展和生態修復技術、科學技術在海洋生態領域的應用現狀等,與會人員分享了海洋產業發展與海洋防災減災方面的經驗做法。
“近年來,我們在海洋生物與生態、智能漁業領域開展了一系列研究,包括外來物種入侵(如護花米草)、赤潮和微塑料監測、原生生物種質資源保護、污染治理、智能養殖平臺及漁船安全航運等,對福州海洋漁業和生態保護提供技術支撐。”閩江學院學者說。
市海漁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我市加強了漁港建設、預報能力建設、漁船組織化管理、海上智慧廣播、海上漁船實時定位、應急指揮系統建設等海洋防災基礎能力建設,積極開展應急預案及應急演練、海洋防災減災宣傳,多舉措推動海洋防災減災,“福州與友好城市在漁業、港口、旅游、科技等領域有廣闊的合作空間,希望各會員進一步深化務實合作,著力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
世界大都市協會秘書長奧克塔維說:“‘海洋生態保護與防災減災’這一課題對所有會員至關重要,我們要秉持開放共享的態度尋求更好的對策,降低災害風險,保證海洋的可持續發展。”
“城地組織亞太區與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和福州市人民政府合作成立了21世紀海上合作委員會。委員會將進一步發揮積極作用,持續深化會員在海洋環境和保護方面的對話與合作,推動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城地組織亞太區秘書長博娜蒂婭·坦德拉德薇博士說。
福州市外事辦公室有關負責人介紹,本次專題研討活動對進一步深化會員間的交流合作,擴大委員會的影響力和凝聚力具有重要意義。委員會將以本次活動為契機,進一步構建起有效對話機制和協調聯動機制,搭建“一帶一路”海上合作重要交流平臺,集聚亞太區乃至全世界沿海城市和地方資源,深化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沿海城市或組織在海洋經濟、海洋環保、防災減災等領域的交流合作。
“我們希望通過此次專題研討活動,進一步凝聚共識,增強社會各界持續推動海洋生態保護與防災減災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采取有力措施,切實提高災害防御和治理能力,共同守護廣袤蔚藍海洋。”該負責人說。
責任編輯:趙睿
- 21世紀海上合作委員會專題研討活動今起線上舉行2020-08-31
- 連江和馬祖直播開展海洋生態保護凈灘活動2020-06-28
- “21世紀海上合作委員會”揭牌 會址及秘書處永久設在福州2017-05-15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檢察機關為河湖流域生態構筑堅實屏障2020-09-0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