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甘肅定西的產業發展之路,已然深深烙上福州“三個一”的印記。

      一個是海上絲綢之路口岸,海域遼闊,經濟外向;一個是陸上絲綢之路重鎮,藥材繁多,農業興盛。原本并無交集的福州和定西,因扶貧而結緣。

      3年多前,在黨中央、國務院部署下,福州與定西結成東西部扶貧協作“一家人”,同念“山海經”,攜手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3年多來,福州堅持把產業合作作為治本之策、長遠之計和根本路徑,下定“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決心,舉全市之力助力定西向最后的貧困堡壘發起總攻。

      幾年間,福州共投入財政幫扶資金10.93億元,幫扶定西重點發展食用菌、設施蔬菜、花卉、畜牧養殖、中藥材、中蜂養殖、光伏發電等特色產業,同時引進聚春園集團、超大集團、永輝超市、福建春暉服裝科技公司等59家企業,投資7.82億元,建起一座座扶貧車間、興辦一個個產業園區、串起一條條產業鏈條。這“三個一”推動當地特色優勢產業轉型升級,在曾經“苦甲天下”的隴中大地勾勒出一幅“產業扶貧拔窮根”的壯麗畫卷。

      一個小車間 精準扶貧一片區

      炎炎八月,走進定西臨洮縣城的甘肅榕發服裝智造扶貧車間,遠遠傳來縫紉機的嗡嗡聲。裁剪、縫制、鎖邊、壓線、打結、熨燙……在工人的巧手下,一件件工服制作完成。

      這是定西市最大的扶貧車間,由來自倉山區的福建春暉服裝科技有限公司與臨洮縣農投公司合作建設。

      這個車間,不只生產服裝,更“生產”幸福。

      家住木廠家園小區的貧困戶陳娟娟,2017年從山上搬遷安置到縣城。去年7月,扶貧車間建起來后,一直在家帶孩子的她第一時間應聘上崗。“家門口上班,待遇不錯,還能照顧家里兩個小孩。”陳娟娟說,一開始她每月工資加補貼2600元,技術熟練后漲到了3000元,更重要的是,上班路程只要10分鐘,孩子一天三餐顧得來。“丈夫和公婆在家里種植20多畝黨參、洋芋、百合等,去年底我們家摘了貧困帽。”

      榕發扶貧車間總經理吳章銘告訴記者,有160人在扶貧車間上班,全是臨洮縣各鄉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在城區的村民,其中貧困戶66人。

      來到隴西縣,扶貧車間則變成了一座座食用菌大棚。這些“陽光房”,給貧困戶生活播撒著陽光。

      清晨5時,菜子鎮二十鋪村香菇大棚內,49歲的貧困戶張世陸已在忙碌。

      “我從去年6月開始承包2個菇棚的勞務。”張世陸說,種菇一個周期為7個多月,可以收成5600公斤,勞務收入1.1萬元左右,這樣一年收入就有2萬多元,另外還有1600元的合作社分紅。

      “這可比以前在新疆打工強多了,雖然收入差不多,但穩定,離家近,也不怎么辛苦。加上種植黃芪的收入,去年底我們家也脫貧了,今年還把建新房的債都還清了。”張世陸樂呵呵地說。

      菜子鎮人大主席王濤介紹,去年連江投入240萬元在菜子鎮援建30座食用菌大棚,帶動周邊90戶貧困戶增收,同時吸納35名村民種植經營或務工,他們的年收入都超過2萬元。

      這樣的扶貧車間,在定西已遍地開花。據統計,3年多來福州累計援建扶貧車間140個,吸納貧困人口就業超2000人。扶貧車間形式靈活各樣,比如通渭縣第三鋪鄉王河村定通福扶貧車間, 進行床上用品、布藝等產品加工,吸納當地約20名村民就業;漳縣石川鎮食用菌產業園扶貧車間,建成吊袋黑木耳大棚27座、晾曬棚16個,20多名婦女在此務工,昔日的家庭主婦變成了產業工人。今年內我市還要援建64個扶貧車間,讓越來越多定西困難群眾,通過一個個“小車間”登上穩定增收的“大列車”。

      一個產業園 驅動特色農業高端化

      臨洮是甘肅省蔬菜生產大縣,在新添鎮孫家村的800畝超大智慧農場里,放眼望去,一片碧綠,球生菜、娃娃菜等長勢喜人。

      孫家村貧困戶孫建民,和其他村民正在田地里摘菜裝運。這些蔬菜將在當天通過冷鏈運輸車,送往深圳的麥當勞、肯德基、海底撈等商家。

      “俺種了二十年的地,沒想到,地還可以這樣種,點一點手機,就能給菜澆水施肥。”孫建民對超大智慧農場的種菜方式感到新奇。

      去年4月,福建超大現代農業集團與臨洮縣簽訂協議,通過整治拋荒山坡地,建成太石鎮、新添鎮兩個智慧農場,給當地傳統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過去澆水施肥憑經驗,現在引進了水肥一體化設備;過去種地“望天收”,現在建起了小型氣象站;過去耕作靠人力,現在近乎全部機械化作業;過去難免蔬菜賣難,現在實行以銷定產。

      “這種新科技、新理念、新模式,將推動臨洮實現從蔬菜生產大縣到蔬菜生產強縣的跨越式轉變。”臨洮縣委常委、副縣長趙朝暉說。

      產業轉型提升了扶貧效益。“我們通過發放租金、勞務費、資產收益和股東分紅,使當地2個村每年獲得80萬元土地流轉固定收益,每戶貧困戶每年獲得3000元分紅,此外還帶動65戶貧困戶實現就近就業。”超大智慧農場負責人何燦德告訴記者。

      這是福定產業扶貧走高端、搞特色的一個典范。

      在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中,福州注重因地制宜,發揮生產技術、管理經驗、市場運營等優勢資源,通過打造農場、產業園等載體,加速定西馬鈴薯、中醫藥、牧草、果蔬等特色產業由粗放向集約轉型、由低端向高端升級,加快實現產業規模、質量和效益的大躍升——

      在渭源縣光伏食用菌扶貧產業園,福州投入資金560萬元,推動實行農光互補發展模式,推廣使用食用菌專用棚,推進供水系統改造,謀劃“三農網紅”直播帶貨,助推當地“光伏+農業”扶貧產業搭上“網絡快車”,帶動全縣28個貧困村每村每年增加集體經濟收益30萬元左右;

      在安定區石泉鄉食用菌扶貧產業園,福州通過資金投入、技術支持、開拓市場,提高了產品質量,暢通了銷售渠道,這里生產的香菇因為品質較好,受到西安、武漢、上海、深圳等城市青睞,供不應求,帶動周邊鄉鎮409戶貧困戶增收;

      一條產業鏈 鍛造縣域經濟新引擎

      近年來,福州立足定西資源稟賦、產業基礎,持續加大對當地特色優勢產業產加銷各環節的資金、人才、技術支持力度,推動蜂蜜、馬鈴薯加工、種菇等產業建鏈、延鏈、補鏈、強鏈,在縣域經濟發展中挑起大梁。

      位于定西西南部的岷縣,有著“中國黃芪蜜之鄉”的美譽。行車岷縣鄉間,不時看見星羅棋布的蜂箱,蜜蜂在空中飛來飛去。晌午時分,茶埠鎮紅水村37歲的貧困戶陳俊紅,正在得安中蜂養殖場接受培訓。

      “養蜂,給我們家帶來了新希望。”陳俊紅說,以前他們家主要以種中藥和販賣蔬菜為生,每天起早貪黑,一年到頭賺不到1萬元。現在在政府支持下養了7箱中蜂,一年可增收約7500元。“下一步,我打算發展到20個蜂箱甚至更多,這樣一年可增收2萬元以上。掙得多,還輕松。”陳俊紅已經在盤算著建新樓房,讓一家五口告別瓦房。

      如果說養蜂點亮了陳俊紅的人生,那么,岷縣永輝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打造的蜂蜜產業鏈,則提振了全縣的中蜂產業。

      2018年8月,永輝超市負責人考察發現岷縣具有得天獨厚的藥蜜資源,當即決定啟動年產1000噸藥蜜加工扶貧產業項目。“作為鼓樓區與岷縣開展的東西部扶貧協作項目,我們按照‘公司+養殖基地+貧困戶’的發展模式,發揮永輝超市零售渠道優勢,打造當地中蜂藥蜜品牌,帶動更多農戶融入全產業鏈發展。”岷縣永輝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生產總監楊玉喜表示,今年以來,公司已收購50多噸蜂蜜,直接帶動368戶貧困戶實現增收,下一步將吸納更多勞動力就業,力爭全年銷售收入突破2000萬元。

      岷縣畜牧局蜂業辦主任梅絢表示,中蜂產業是岷縣脫貧攻堅三大新興產業之一,目前全縣養蜂農戶達1.2萬戶,建成養蜂合作社280多個。岷縣永輝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大力推動了岷縣中蜂藥蜜生產由作坊式向產業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

      永輝推動的岷縣中蜂產業風生水起,聚春園著力打造的臨洮農特產品產業鏈也在迅速崛起。

      連日來,臨洮縣康家崖村農副產品加工園區內,聚春園福定產業園建設正以“福州速度”全力推進。“項目6月動建,目前廠房主體已基本完工,馬鈴薯水晶粉條、方便酸辣粉絲兩條生產線正在加班加點安裝調試,計劃9月底投產。”甘肅聚春園福定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賀慶銀說。

      去年8月,福州聚春園集團牽頭組建致力于全鏈條扶貧的甘肅聚春園福定公司。成立伊始,該公司便與甘肅薯界淀粉有限公司達成協議,通過注入資金、收儲土豆、委托加工,盤活薯界公司資產,目前已累計向農戶(貧困戶)收購馬鈴薯5868噸用于生產馬鈴薯精淀粉,實現銷售收入近900萬元。

      “接下來,公司將整合福州、定西兩地資源,打造集研發、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全產業鏈,通過聚春園成熟的銷售渠道,把兩地產品推向全國市場,實現兩地農特產品互動、互通、共享,助力定西農民增收致富。”賀慶銀說,工廠全面投產后將帶動當地300個農戶就業增收。

      凝心聚力,攜手前行。當前,定西市脫貧攻堅已進入決戰決勝的關鍵時期,福州市全力以赴、盡銳出戰,今年已到位援助資金5.96億元,啟動實施各類幫扶項目199個,引進企業(含增資)33家、實際投資額2.3億元,帶動貧困人口8000多人。

      “下一步,福州和定西將按照‘四個不摘’要求,建立產業合作常態化機制,重點聚焦引企業、育產業、建園區三件事,引導更多企業到定西投資興業,持續提高協作水平和幫扶成效,助力定西人民與全國人民一道同步邁入全面小康。”福州·定西東西部扶貧協作前方指揮部總指揮陳曾勇說。

      采訪手記

      有了產業后勁才足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產業扶貧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也是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幫助群眾就地就業的長遠之計。”

      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我們深入定西市的基層鄉鎮、工業園區、企業和農戶,實地見聞扶貧產業項目的火熱建設,分享掛職干部的幫扶經歷,聆聽貧困戶的脫貧故事,深切感受到,沒有產業帶動,無法脫貧;缺乏產業支撐的脫貧,也難以實現穩定脫貧。

      產業扶貧,找準產業是前提。定西貧困地區、貧困家庭的致貧原因各有差異,各自的資源稟賦也不盡相同。福州的產業扶貧不搞“大呼隆”、不搞“一刀切”,“對癥下藥”、因需施策,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商則商,因地制宜建設“陽光房”“扶貧車間”“特色園區”等,充分利用了當地的物產、人力等資源,帶貧效果明顯。

      產業扶貧,合作雙贏是應有之道。扶貧產業也是產業,必然要尊重市場經濟規律。定西的馬鈴薯、當歸、黃芪、蜂蜜等優質農特產聞名全國,但是缺技術、缺品牌、缺市場,好東西種出來卻出不去是常態化。福州在資金、技術、市場、管理等方面優勢較大。兩地通過優勢互補,讓貧困戶得實惠,企業幫扶也有錢賺,在扶貧中實現互利共贏。這樣的產業扶貧更有持續性。

      輸血不如造血。產業扶貧,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扶貧,更是精神上的扶智、扶志。在家帶娃的陳娟娟來到制衣廠,學得了一手飛針走線的好手藝,工資月月看漲;起早貪黑務農的陳俊紅,通過養蜂有了屬于自己的“甜蜜”事業;靠天吃飯的孫建民,成為了現代農業的采摘人。通過產業扶貧,他們開闊了眼界、掌握了新技能,過上美好生活的意愿越來越強,參與融入扶貧產業發展的積極性就會增強。這樣的產業扶貧就扶到了點子上。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我們堅信,榕定手牽手,一定能把產業扶貧推向新高度,讓更多定西貧困群眾早日脫貧,過上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福州日報記者 陳濱峰 黃戎杰 覃作權 莫思予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情聚八閩,共啟新程!福建省姓氏源流研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 日韩一卡2卡3卡4卡新区亚洲| 亚洲国产精品狼友中文久久久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手机在线| 亚洲成熟丰满熟妇高潮XXXXX| 亚洲一级免费毛片| 97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AV永久无码区成人网站| 亚洲精品成人无限看| 亚洲最大AV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天堂久久久久久| 精品久久久久亚洲| 精品亚洲福利一区二区| 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亚洲人成人无码.www石榴|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男男|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痴汉|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一区|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尤物|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大片| 亚洲av无码专区首页|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人人|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天堂| 久久久久亚洲国产AV麻豆| www.亚洲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下载| 日韩一卡2卡3卡4卡新区亚洲|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第二页|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 亚洲综合男人的天堂色婷婷| 亚洲一区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日韩|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蜜芽|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 国产亚洲精品国看不卡| 日韩va亚洲va欧洲va国产| 亚洲免费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