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土里刨食到成為職業農民,從產業“一無所有”到支柱產業“落地開花”,從土貨藏深山到登上“大雅之堂”,從荒山連片到滿眼新綠……這樣翻天覆地的轉變,需要多長時間?位于甘肅東南部的隴西縣給出的答案是:三年多!
而這一切,都與隴西縣的福建“親戚”——連江縣息息相關。
2017年3月,相隔2000多公里的連江縣與隴西縣,因東西部扶貧協作正式“結親”。從此,秀水閩東與隴中高原互動頻頻、活力滿滿、喜訊不斷。
“隴西的事就是連江的事,必須全力辦好!”3年多來,連江縣通過資金投入、產業培育、消費扶貧、勞務輸轉、人才交流、社會幫扶等,對隴西縣開展深層次、寬領域、全方位幫扶。這份跨越山海的深厚情誼,在隴西扎下根,結出幸福的果:隴西縣貧困發生率由2017年的12.4%降至2019年的0.96%,134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全部實現退出,3.2萬戶逾13萬貧困人口受益。
從地里刨食到職業農民
“咱們腰包鼓著哩”
在隴西縣菜子鎮二十鋪村香菇種植基地,一座座深藍色的香菇大棚整齊排列。“我承包了3座大棚,一年下來收入近3萬元,比看天吃飯種莊稼強多了。”棚內,建檔立卡貧困戶張俊得忙著采摘香菇。
張俊得種香菇是從去年開始的。2019年,連江投入幫扶資金320萬元在隴西縣建成40座香菇大棚。當年7月,得知“只要負責種植,不用管銷售”,身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張俊得報名承包了其中3座大棚。妻子王石義也被吸納到香菇種植基地的扶貧車間務工。如今,夫妻倆一年收入達4萬元。“我們以前都在地里忙活,也會打些零工,滿打滿算一年收入1萬多元,供兩娃上學緊巴巴,現在收入穩定還學到技術,滿意著哩。”張俊得說。
隴西海拔高,晝夜溫差大,非常適合種植食用菌。掛職隴西縣委常委、副縣長的連江縣政協副主席雷發勇說,2017年,依托“福州幫扶+龍頭企業+基地+貧困戶”發展模式,由連江縣扶貧資金援建的“陽光房”在隴西落地生根。“陽光房”不僅有專家指導食用菌種植,收成后還有龍頭企業上門收購。“2019年,‘陽光房’升級為大棚,生產規模更大,抗風險能力更強,可吸納更多貧困戶就業。”目前,隴西已經形成集育菌、種植、加工、銷售于一體的食用菌產業鏈,為鄉村提供強大“造血”功能。僅二十鋪村香菇種植基地,就吸引了35名貧困人口在“家門口”實現就業,人均年收入超過2萬元。
產業興,萬業興。3年多來,連江投入7602萬元,幫扶隴西實施食用菌大棚種植、中藥材種植、馬鈴薯良種擴繁、巨菌草種植、畜禽養殖、光伏發電、扶貧車間等產業扶貧項目,受益建檔立卡貧困戶超過16000戶。
從山溝溝到海邊邊
“咱們日子美著哩”
“第一次進工廠,第一次看大海,第一次拿這么高工資,我們夫妻倆來對地方了!”在福州百洋海味食品有限公司的包裝車間,隴西縣鞏昌鎮園藝村村民杜惠霞一邊手腳麻利地干活一邊對記者說。
今年3月,50歲的杜惠霞和丈夫,以及其他38名隴西籍務工人員,通過“就業直通車”來到百洋,月工資約4000元。這是百洋招聘的第八批定西(隴西)籍員工。“不用風吹日曬,吃住全包不說,公司擔心我們吃不慣,每月還有300元生活補助讓我們自己開小灶,像回娘家一樣,好得很!”杜惠霞還有個小目標,“我們好好干3年,爭取給娃在隴西縣城買個房。”
從山溝溝到海邊邊的,不只隴西農民,還有隴西土貨。
2018年8月,經連江縣政府牽線,百洋公司與隴西凱龍淀粉公司“牽手”。百洋公司副董事長高向登告訴記者,以前公司用的馬鈴薯淀粉多從越南進口,改用隴西馬鈴薯淀粉后,產品受到市場熱捧,目前已使用十批次300余噸。“與越南淀粉相較,隴西淀粉吸水性更強、性價比更高,制作的產品口感也更Q彈。”高向登也有個小目標,“計劃在產品中加入隴西黃芪、黨參、當歸等中藥材,開發特色的新產品,今年還將采購隴西農特產品1000萬元。”
據連江縣人社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連江縣共接收隴西縣42批次輸轉的貧困勞動力2236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670人。
與此同時,連隴聚焦消費扶貧,通過企業合作、電商銷售,讓藏在深閨的隴西土貨走出大山。連江專門設立隴西特產專柜、建立隴西農特產品館,隴西農產品走進連江的超市、單位、企業、學校。目前,連江已幫助隴西銷售農產品價值逾9000萬元,帶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8000多人,有效促進了貧困戶增收。
你來我往互動頻
“咱們底氣足著哩”
3年多來,在連隴兩地共同努力下,隴西內生動力被徹底激活,城鄉變了模樣,群眾謀發展底氣更足:
在文峰鎮蒲興村三臺山,連江投入300萬元種下的1000畝生態藥用林,長勢良好、生機勃勃;
連隴兩地多次開展教育、醫療方面的交流協作、專家巡診、送教送培活動,隴西7000多名教師、醫護及相關人員接受培訓;
每年有100多名隴西扶貧干部和創業致富帶頭人,來到連江交流學習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經驗;
“村村結對 千人幫千戶”幫扶行動,已幫扶89個村居,點對點為92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解決“兩不愁三保障”問題;
社會力量齊參與,“圓夢校園”捐資助學、“手牽手 心連心”殘疾人幫扶、“情暖隴西 點亮微心愿”等活動,將2800余萬元社會資金引向隴西;
……
今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也是連隴兩縣實施《東西部扶貧協作框架協議》的最后一年。
“我們將繼續用好‘明確重點、精準聚焦、因地制宜’協作經驗,幫助隴西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進一步深化東西部扶貧協作,延續連隴兩地的深厚友誼。”近日,連江縣黨政領導再次赴隴西“走親戚”。連江縣委書記周應忠表示,下一步,連隴兩縣將對標對表脫貧攻堅任務,完成好扶貧協作各項任務,在產業協作、消費扶貧、勞務協作、人才交流、社會幫扶等方面,常態化開展全方位、寬領域、深層次的合作,推動兩地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福州日報記者 楊瑩 林文婧
責任編輯:趙睿
- 連江愛心企業捐款獎教助學2020-08-28
- 以案釋法|盜銷電瓶“一條龍”師徒被公訴2020-08-28
- 連江縣丹陽鎮:這里的黨課“走新”更“走心”2020-08-27
- 連江發揚“山仔精神” 做好生態文章2020-08-27
- 連江6名女鄉賢捐資改造環村路 村民有了便民路 游客新添觀光道2020-08-27
- 連江:梅洋“姐妹鄉伴”的“裂變”和“輸出”2020-08-24
- 心疼!連江這位交警執勤差點暈倒,掛完吊瓶又回到崗位2020-08-24
- 售貨機無證“上崗” 連江檢方發建議促整改2020-08-21
- 連江坑園派出所助力企業發展2020-08-21
- 男子自稱外籍醫生 騙走女子10多萬元2020-08-21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9月3日福州新增境外輸入無癥狀感染者6例2020-09-0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