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老舊小區改造,社區“顏值”提升,還處處有風景;志愿者隊伍不斷壯大,文明蔚然成風……靠著干群團結互助,閩侯甘蔗街道三福社區這個“大雜居”的社區,過成大家庭式的幸福生活。
啟動改造
面貌煥然一新
昨日,記者來到三福社區看到,一幢幢樓房整潔有序,一條條水泥路平整寬敞,一排排綠樹生機無限,廣場上不時傳來人們的歡聲笑語。
三福社區成立于1999年6月,位于閩侯縣城東側,社區分為三福小區、三福花園、海京樓三個片區,轄內小區均無物業管理。隨著縣城不斷擴大,三福社區流入了近千名外來人口。原本狹窄的道路日漸擁堵,路面環境衛生也變差。
從2018年起,三福社區啟動了老舊小區改造。截至目前,三福社區設置垃圾投放點8處,種植草坪1000平方米,粉刷墻面2000多平方米,并整修了轄區5條主要干道及雨污分離管道等。
福居巷經過重新粉刷后,墻面上布置了街巷歷史文化畫框等,重要區域路口還統一設置了文化類標志,并放置了景觀花架,整體面貌煥然一新。
“現在社區處處有風景。”三福社區75歲居民洪茂鳳開心地說。
積極引導
文明蔚然成風
“社區干部經常入戶,不僅關心我們的生活,還愿意傾聽我們的聲音,盡可能地滿足我們的合理需求,讓我們覺得特別幸福。”洪茂鳳說。
三福社區內的法治文化廣場原來只能容納百余人,漸漸無法滿足居民的休閑需求。去年,在社區干部入戶過程中,越來越多的居民表示希望對該廣場進行提升改造。為此,三福社區黨支部迅速向上級部門提交法治文化廣場提升改造的報告,如今,該廣場已能容納數百人,并新配備了民主議事長廊。
三福社區黨支部書記陳文介紹,如今,三福社區已經組建了涵蓋醫療、法律、敬老、科普等多領域的10支志愿者隊伍,吸納了800多人加入志愿者行列。
自2019年5月起,每月的20日是三福社區的“愛鄰便民日”。在這一天,社區會組織志愿者為居民提供公益便民活動。包粽子、縫補衣物……每一場活動,大家都樂在其中。
關懷幫扶
生活更有溫度
在三福社區里,有一份社區報——《三福報》。報紙每兩個月出一期,4個版面,記錄有社區工作、上級關懷幫扶,以及居民的生活寫照等等。
社區居民小霞(化名)主要負責版面編排設計,同時,她還是閩侯縣樂志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一名專職社工。之前,因為一些特殊的家庭原因,小霞一直無法找到合適的工作。社區干部幫她牽線搭橋,讓她成為一名社工。
“實現從被他人服務到服務他人角色的轉變,仿佛開啟了我的第二人生,讓我感覺特別溫暖。”小霞說。
福州晚報記者 陳木易 通訊員 陳楓 林鑫
責任編輯:趙睿
- 閩侯縣青口志愿者“松哥”:公益事業越做越大2020-09-11
- 閩侯溪下安置房主體建筑完工 有望明年6月回遷2020-09-09
- “多頭”變“聯合” 閩侯建設項目竣工驗收有新模式2020-09-07
- 刑偵尖兵鄭哲崇:抽絲剝繭的勘驗能手2020-09-04
- 閩侯法官宣講民法典 解讀高空拋物侵權責任的規定2020-09-04
- 拒絕“剩宴”!閩侯人這樣踐行“光盤行動”2020-09-04
- “全閩樂購 快來閩侯”促消費系列活動啟動2020-08-31
- 閩侯縣法院有了“書鴻代表調解室”2020-08-27
- 閩侯建平村舊改 高新區木根雕產業擬重振雄風2020-08-27
- 未申報進出港信息 當事人被罰款1萬元2020-08-25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神探”陳祥:“火眼金睛”屢破大案2020-09-11
-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 高校博物館:大學里的“大學”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