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9月19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吳暉)三坊七巷要有新旅游點了!位于塔巷79號的國潮金魚博物館將于23日正式亮相,這是我國首家金魚博物館。該館還入選了福州市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福州觀賞金魚培育技藝的展示基地。
塔巷79號被活化利用為全國首家金魚博物館。記者 吳暉 攝
據了解,塔巷79號為清代建筑,占地466平方米,共有前后兩進,目前為未定級文物點。昨日,記者探訪了這家新落成的博物館。
古厝得到活化利用
館內,專門在古厝一進、二進的左右廂房各搭建了一個密閉展廳,分別以“源、境、奇、銳”為名,展出來自中國、日本、美國、泰國等10余個國家約100個品種的3000余尾精品金魚。
“在搭建這4個密閉展廳的過程中,為保護古厝,我們沒有破壞原建筑的規制和肌理,在活化利用古厝中,做到了可逆性,也就是可以恢復古厝保護修復后的原有風貌。”博物館相關負責人鄭婷說。
記者看到,采用環保材料制作的4個密閉展廳均自帶展廳龍骨架,與古厝內所有的梁、柱、墻面均“相見不相觸”。館內懸掛的燈籠和油紙傘等,均采用了中國傳統的抱箍技藝,沒有用一顆釘子。
在館內二進的天井,記者看到了一個大魚池。“這個魚池所在地原是一片露天的原土,我們在上面嵌入了一個不銹鋼的大池,注入水,再投放金魚,既不破壞古厝,又讓博物館生動起來,魚池四周的青石板則原封不動。”鄭婷說。
金魚元素隨處可見
在一進的天井左右兩側,各擺放著三個大小不一的金魚缸,這是老北京特制的“虎頭缸”,與“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中國傳統文化內涵相契合。
在博物館內,金魚元素隨處可見,除了有金魚燈籠、金魚圖案油紙傘,在二進的魚池前還打造了一面“金魚祈五福”墻,以納福、來祿、多壽、見喜和招財為題,介紹五大金魚種類,即文種金魚、龍種金魚、蛋種金魚、龍背種金魚和草種金魚。
擦亮福州金魚文化品牌
2013年,福州被中國漁業協會授予“中國金魚之都”稱號,2018年,福州蟬聯此稱號。福州金魚與北京宮廷金魚、蘇杭金魚并稱為中國三大金魚流派。
記者發現,該博物館還將活體金魚演化為可記憶、珍藏、使用的金魚文創商品。在一進的文創區,記者看到了一系列金魚文創商品,如茶具、文具、首飾等。“金魚文化是福州的文化名片之一。”鄭婷介紹說,國潮金魚博物館的定位是集活體展示、文化展示、觀光旅游、科普教育和網紅打卡為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希望打造成對外展示福州金魚文化的窗口,通過博物館弘揚、傳播福州金魚文化。
責任編輯:莊婷婷
- 福州市舉辦惠企政策宣傳暨“政銀企”對接會2020-09-20
- 福州人才限價房后天起申購 四類人群可申購2020-09-20
- 9月19日,福州0新增!2020-09-20
- 環保驛站+分類屋 福州打通垃圾回收“最后一公里”2020-09-20
- 福州中小學生逛航天科普展收獲滿滿 家門口探尋宇宙星河奧秘2020-09-20
- 林寶金調研科技創新驅動產業優化升級2020-09-20
- 福州:交房交地即發證 便民利企雙利好2020-09-19
- 福州市業余圍棋聯賽明日開賽 世界冠軍馬曉春現場助陣2020-09-18
- 福州曲藝雙璧今日攜手“亮劍”2020-09-18
- 福州文化惠民演出助力農民豐收節2020-09-18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中國航天大會各分論壇精彩紛呈 “融合”“創2020-09-2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