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日報記者 孫漫 歐陽進權(quán) 見習記者 馮雪珠 葉嫻
中秋國慶假期已進入下半程。在重現(xiàn)光彩的內(nèi)河邊、在市民熟知的老牌景點內(nèi)、在古韻滿滿的歷史文化街區(qū)里,萌動著濃濃暖意,讓安寧、幸福全面鋪開。
市民夜游梁厝特色歷史文化街區(qū)。記者 池遠 攝
記者5日來到陸莊河邊,一棵棵蒼勁古榕映入眼簾,它們自兩側(cè)駁岸向水面延展,在陽光的映照下,“染”綠了河道。不時響起的鳥鳴聲、撲面而來的桂花香,讓坐在岸邊的鄭依伯十分愜意:“哪兒都不如家好!”
作為旅游愛好者,退休后的鄭依伯可沒閑著,出省出國、海邊釣魚,日子忙碌且充實。“出去久了,發(fā)現(xiàn)這美景啊,就在家門口。”鄭依伯說,陸莊河整治前,他基本都是“敬而遠之”,沒想到整治后的“樓下花園”這么美。
走過串珠公園,在市民熟悉的西湖公園內(nèi),市民沙玲芷和朋友們拍攝慶國慶小短片;從長沙趕來的嚴曉惠和男友享受甜蜜浪漫;閩侯上街的張女士一家剛體驗完泛舟的快樂。“這里很有生活氣息,讓人很放松!”結(jié)伴出游的學生、老老少少的一家子、相依相偎的情侶……公園里閃動著一張張幸福的笑臉。
記者從西湖公園管理處了解到,長假前4天,西湖公園(含左海)游客人數(shù)每天都有3萬人以上。
國慶長假,榕城各歷史文化街區(qū)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彌漫著歡樂祥和的節(jié)日氛圍。
在上下杭,古厝紛紛插上五星紅旗,吹糖人、沙縣狀元餅等攤位前人氣火爆,更有紅領巾志愿講解員進行實地講解。剛剛開放的市美術(shù)館新館吸引了眾多游客,大家紛紛在潘主蘭的書法、繪畫作品前駐足欣賞。展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據(jù)統(tǒng)計,國慶前三天,市美術(shù)館新館就接待了超過3000人次。
三坊七巷內(nèi)游人如織,光祿吟臺的分貝機前擠滿了群眾,大家紛紛喊出“我愛你中國”,為新中國華誕獻上祝福。
節(jié)日里的馬尾船政古街人潮涌動,一場場文化旅游惠民演出在中秋節(jié)當天剛揭牌的望云臺上演。除閩劇外,非遺舞蹈《板凳龍》、雜耍《快樂的老班長》等節(jié)目輪番登場,贏得觀眾陣陣掌聲。“我剛學閩劇幾個月,沒想到也有機會登臺。”今年12歲的陳無瑕說。
責任編輯:莊婷婷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距離第三屆數(shù)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還有6天!2020-10-0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