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互聯網分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尹浩作主旨演講。記者 鄒家驊 攝
福州日報記者 吳暉
工業互聯網是新一代信息通信網絡技術與工業制造深度融合的全新工業生態、關鍵基礎設施和新型應用模式。工業互聯網作為網絡強國、制造強國建設的關鍵基礎設施之一,已在我國產業界進行了廣泛探索實踐,加快了我國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步伐。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和外部環境不確定等新形勢和新挑戰,工業互聯網如何以助力產業數字化發展為目標,在數字化轉型之路上行穩致遠?13日舉行的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工業互聯網分論壇,分上午場和下午場,圍繞“工業互聯網,在全球新形勢下的數字化轉型之路”主題,邀請專家學者、行業領軍人士、龍頭企業等各界代表,共聚一堂,展開思想碰撞,為新形勢下工業互聯網的數字化轉型之路出謀劃策。
新基建浪潮
推動5G+工業互聯網加速發展
“工業互聯網通過人、機、物的全面互聯,實現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全面鏈接,市場發展前景十分巨大,雖然也面臨著諸多的挑戰,但遠景美好,未來可期!”在主旨演講中,中國科學院院士尹浩對新形勢、新基建浪潮下下的工業互聯網前景信心滿滿。
今年4月,國家發改委首次明確了“新基建”的范圍,主要包括了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領域。
尹浩表示,這是利好消息,接下來5G要向工業互聯網內網延伸;遴選“5G+工業互聯網”重點行業,打造“5G+工業互聯網”園區網絡,引領5G技術在垂直行業的融合創新;挖掘“5G+工業互聯網”典型應用場景,形成標桿和樣板,形成示范引領效應。
“‘新基建’是經濟發展中潛力提升的新引擎,新基建浪潮將推動5G+工業互聯網加速發展。”尹浩表示。
促進雙循環高質量發展
“工業互聯網是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引擎。未來,我們應該牢牢抓住發展新機遇,充分發揮我國在場景、市場、人才等多方面的優勢,加強政府和企業合力,推動工業互聯網深入發展,同時還應充分發揮各地區的區位優勢,以區域產業鏈、供應鏈高水平應用為指引,促進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徐曉蘭提出了“工業互聯網促進國內、國外雙循環高質量發展”的觀點。
她表示,新冠疫情實際上推動了實體經濟的數字化轉型。對于數字經濟,徐曉蘭將其分成上半場、下半場。上半場是和消費經濟相關的,下半場則和工業相關的。工業互聯網帶動了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的躍升,只有用科技革命帶來的產業變革,或者只有抓住了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歷史機遇,才能推動經濟的復蘇。
徐曉蘭表示,工業互聯網在我國發展了3年多,已讓大家充分認識到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歷史機遇和重要意義。在經歷了三次工業革命,第四次工業革命對我們來說是難得的歷史機遇,工業互聯網給我們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抓住了就是機遇,失去了就是挑戰。
保障工業互聯網安全刻不容緩
近年來,重大工業系統網絡安全事件頻發,事件頻次和影響也越來越密、越來越大。來自奇安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總裁吳云坤直言,近幾年來,奇安信應急響應了超過百起工業企業網絡攻擊事件,涉及汽車生產、智能制造、能源電力等行業幾十余家企業,大多數導致了工業主機藍屏、重要文件被加密等問題,甚至停工停產,給工業企業造成了重大損失。
他表示,工業互聯網安全形勢近期呈現了兩大態勢:一是從攻擊側看,商業利益訴求和恐怖破壞目的交織,國家級攻擊和網絡犯罪交錯,攻擊呈現多樣性,攻擊理論和手段日臻成熟;二是從防護側看,工業互聯網體系架構改變和新技術應用,安全防護的重心從基礎設施為中心轉向數據為中心,安全架構從邊界安全架構轉向零信任安全架構。
吳云坤提出,在新形勢和新環境下,傳統防護手段已經失效,需要用內生安全來保障工業信息系統安全,擺脫安全能力的局部與外掛,實現網絡安全能力與工業信息化環境的融合內生。
責任編輯:趙睿
- 創新求變,工業互聯網未來可期2020-10-14
- 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工業互聯網分論壇舉行2020-10-14
- 福州工業互聯網專項資金開始申報 申報條件有這些2020-05-29
- 福州正建工業互聯網標識試驗系統2019-04-20
- 中國航天科工打造中國特色工業互聯網發展路徑2018-06-15
- 張望: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平淡的“85后”科研工作者2018-01-31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讓數據成為城市發展的創新引擎——數字城市分2020-10-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