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福州10月13日電 題:抗疫催生中國醫療數字變革
新華社記者 陳弘毅、吳劍鋒
電子健康碼為復工復產提供大數據支撐;互聯網醫院成為海內外民眾求醫問診的平臺;人工智能讓藥物篩選有了“智慧大腦”……正在福州召開的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數字建設成果展上,各地“數字抗疫”的成果集中亮相,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為標志的新一代科技成為“數字抗疫”的主角。
展廳中,一臺可以輕松被推拉的移動診療車吸引了不少人前來“圍觀”。這臺被稱為“海心一號”的移動診療車融合了5G和AI影像診斷技術,是為遠程醫療而專門打造的,醫護人員可以通過屏幕隨時查看病區和患者的實時情況,也可以開展遠程會診,就如同在病床邊一樣。
福建省立醫院醫生尚秀玲一邊演示一邊介紹說,抗疫期間,移動診療車發揮了大作用:“醫護人員進出新冠肺炎病區需要繁雜的準備流程,通過這臺移動診療車,只需一位醫生推車查房,多學科的專家在后臺可以實時開展會診,將優質專家資源延伸到隔離病房的患者床前。此外,家屬還可實現對病患的無接觸探視。”
而更多的“黑科技”讓觀眾們感慨科技帶給傳統醫療的改變:在隔離病區,新冠肺炎智能影響評價系統為臨床專家提供智能化新冠病灶定量分析及療效評價服務;送藥機器人把藥品準確送到病房;消毒機器人自主進行沿路徑消毒,大幅減少醫護人員進入隔離病房的次數……
城鄉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衡的問題,也因遠程醫療指導中心的建立而得到緩解。福建省立醫院院長朱鵬立介紹說,抗疫初期,省級專家組成員往往每天都要往省內各縣市跑。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福建建立了遠程指導中心,將省級專家的力量集結起來,共同指導分布在全省各地的定點收治醫院,實現檢查檢驗報告、影像、視頻等數據同步傳輸。
朱鵬立告訴記者,借助遠程診療,專家組每天對病人做篩查指導,根據患者情況再決定是否到現場,大大優化了專家資源的合理調配。
借助“互聯網+醫療健康”示范省建設契機,福建省僅用4天時間就部署了省級新冠肺炎遠程指導平臺,接入全省91家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通過該平臺,福建省還組織專家為加拿大、法國、波蘭等9個國家和地區毫無保留地分享抗疫經驗,截至今年9月中旬,共遠程巡診近2000例次,遠程會診危重型近600例次。
據福建省衛健委主任柳紅介紹,在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中,信息化提供了強大的科技支撐。福建省充分發揮數字福建及醫療信息化建設優勢,建立、完善了福建省健康醫療大數據及公共衛生管理平臺。通過全省核酸及血清抗體檢測信息采集系統,每天核酸和血清抗體檢測信息定時上報,并共享給“八閩健康碼”,同時被共享的還有居民健康信息系統采集的全省14天發熱診療信息。
柳紅說,這些數據累計被查詢、調閱4億多人次,為保障“八閩健康碼”應用、促進群眾健康有序出行提供了數據支撐。
福建省衛健委數據顯示,疫情以來,福建省共有26家互聯網醫院通過審批備案完成接入;“八閩健康碼”已在線制碼超過3342萬次,亮碼超過2.73億次;多家醫院利用5G網絡+智能消毒機器人,大幅減少醫護人員進入隔離病房的頻次……數字技術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責任編輯:趙睿
- 于偉國王寧與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負責人等一行座談2020-09-23
- 中國(福建)第16批援博茨瓦納醫療隊出征2020-09-21
- 福建省抗疫專場文藝演出在榕舉行2020-09-06
- 福建:“智慧大腦”解護林難題2020-08-01
- 福州晉安區新店鎮舉辦圖片展 來看看真“新”英雄的抗疫故事2020-07-01
- 習近平主席論述全球抗疫的6個維度2020-06-20
- 習近平主持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并發表主旨講話2020-06-18
- 福建階段性緩繳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期限延長至10月底2020-06-12
- 全力以赴 守護人民健康——“抗疫斗爭的福建實踐”系列報道之一2020-05-11
- 人民日報評論員:“生命至上”彰顯人性光輝2020-05-10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光存儲設備亮相成果展 數據保存時間可達到502020-10-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