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安區在福州五城區中面積最大,既有繁華的東二環廣場,也有偏遠的北峰山區。相應地,教育資源也存在著不小的城鄉差距,有的城區中學僅初中就有48個教學班,有的山區小學僅為教學點。目前,北峰山區3個鄉鎮共有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2所初中、3所中心小學、3所農村完小、2個村級教學點、4所幼兒園,存在基礎弱、生源少、教師成長難等短板。
為推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助力北峰山區教育脫貧攻堅,9月初,晉安區啟動“城區+山區”辦學一體化改革。此次探索實行“一對一融合”,即:由城區學校校長擔任對口山區學校的法人代表,山區學校成為城區學校的校區(分部),兩者“合而為一”,由城區學校承擔起帶動對口山區學校發展的責任。對山區學校而言,“嫁”進城,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12對學校,從“談戀愛”到“結婚”
讓城區優質學校帶動山區學校發展的實踐,在晉安區并非首次。去年3月,北峰中學等11所山區校與福州第七中學等10所平原校實施合作辦學,雙方在教學活動組織、人才培養等方面展開合作。
而這次改革更進一步,猶如一對戀人步入婚姻、組建家庭——對北峰山區的12所學校、幼兒園,一對一安排福州七中、晉安區第二實驗小學、晉安區實驗幼兒園等城區優質學校,實行城鄉學校一體化辦學。“建立由城區學校校(園)長兼任山區學校法人代表的一體化辦學模式,在山區學校加掛城區學校校區(分部)校牌,兩校人、財、物由法人代表統籌安排、科學管理。”晉安區教育局局長楊佳松介紹。
融為一體后,城區學校迅速開始幫扶行動。以福州七中為例,9月開學伊始,就向北峰中學派出了分管初中的副校長林紹強,擔任北峰中學執行校長——在七中,他要管48個初中班,而北峰中學只有6個班,這給了林紹強充足的空間,實踐七中積累的先進教學管理理念。
“新園長給我們定了目標,兩年內爭創區級示范園、五年內爭創市級示范園。”桂湖幼兒園副園長林君竹對一體化改革充滿期待。與桂湖幼兒園融為一體的鼓山中心幼兒園,是福州第一家被評為省級示范園的鄉鎮中心幼兒園,十分“勵志”。如今,這種拼勁已經開始傳遞到桂湖幼兒園,“我們從2018年開始獨立辦園,幼兒人數已經從38人增長到90多人。相信有了省級示范園的帶動,一定會實現目標”。
新校補短板,辦學規劃高起點
城鄉學校融合之路怎么走?一所補短板學校正在提供可行的示范。
9月1日,福州則徐中學桂湖校區舉行開學典禮,迎來了校區投入使用以來第一批新生。該校區是一所新建的九年一貫制學校,辦學規模為36個教學班,補上了桂湖片區教育資源短板。
“以前有一個桂湖教學點,后來合并到宦溪中心小學,距離村里有十幾公里,孩子們上學很不方便。”桂湖片區湖中村黨支部書記張玉貞介紹,周圍5個村莊的小學生,分散在各處求學,村民們一直盼望著家門口能有學校,“現在不僅夢想成真,而且是九年一貫制,這給群眾帶來了驚喜”。
更大的喜悅,是辦學模式的變化。桂湖校區辦學之始就加入則徐教育集團,則徐中學不僅派來了副校長何寵擔任執行校長,而且選派15名教師前來執教,有的還是從晉安區實驗小學“挖”來的——盡管這個學期桂湖校區只招1個班的學生。“雖然桂湖校區位置屬于山區,但我們堅持高起點規劃、高質量辦學,辦學理念、管理模式向一流學校對標,通過教師資源、課程資源全面共享,派出精兵強將、傾注優勢資源,爭取辦出一所山區老百姓身邊的優質學校。”則徐中學校長傅傳忠說。
在記者采訪時,桂湖校區一年級學生正在上音樂課。在老師彈奏的鋼琴聲中,孩子們興致勃勃地唱著一首首歌謠。音樂教室隔壁,是機器人興趣課堂、美術活動室等活動空間。“愛心企業融匯置業有限公司牽頭,聯合桂湖地區的5家開發商,為桂湖校區設立了500萬元獎教獎學基金,多方合力將桂湖校區辦好。”傅傳忠介紹。
如今,桂湖校區不僅吸引了周圍村莊的學生回歸,而且成為當地置業者子女的教育選擇。一年級學生家長李戊在附近購房居住三年,本來計劃安排兒子在城區讀書,桂湖校區的投用,讓她改變了主意。“我和鄰居一起把孩子送了進來,因為這所學校雖然位置在鄉村,但由城區優質學校負責辦學,肯定會成為好學校。”李戊充滿信心地說。
山區教師,迎來成長新機會
9月21日,晉師附二小舉行碩士研究生暨鼓樓名師任職聘任儀式,這是晉安區首次在福州市委組織部的牽頭下專場招聘碩士研究生并引進鼓樓區優秀骨干教師,共聘任9名碩士研究生及2名鼓樓名師。這次聘任,讓北峰山區的宦溪中心小學執行校長陳書明頗為高興——作為晉師附二小的宦溪校區,這意味著,宦溪中心小學也是受益者。
陳書明的信心,來自此次改革配套的專遞課堂建設。據介紹,晉安區利用129萬元專項扶貧資金,為山區學校建設了全覆蓋的專遞課堂,通過這一技術,可實現城鄉學校遠程互動、多媒體設備統一管理控制等功能。今后,優質學校老師在主講教室上課,山區學校的學生可在互動教室同步聽課。
師資力量薄弱,一直是山區學校的一項短板。客觀而言,山區學校的狀況不利于青年教師的成長。比如,山區學校生源流失后,受生師比限制,面臨著“超編缺員”的矛盾,一門課只有一名教師,甚至一名老師要教幾門課。“青年教師走上崗位的前五年,是成長關鍵期。如果在城區學校,每門課有幾名教師,集體參加教研,還有名師工作室的傳幫帶,但山區教師沒有這個學習氛圍和保障機制,五年后成長度大不同,進而造成教育差距。”宦溪中學執行校長王世德說。
城鄉學校一體化改革,正在破解這一難題。楊佳松介紹,一方面,按照政策規定,城區優秀教師基于高級職稱評聘的需求,要有基層學校的工作經歷;另一方面,通過校內人員統籌安排,山區學校教師到城區優質學校的跟崗培訓、教研交流等有了機制保障。因此,以往山區教師成長難的問題將得到改變。
“開學時,晉師附二小邀請福建師大教師教育學院余文森院長開展培訓,宦溪中心小學21位教師全部參加了,這在過去是沒有的,給我們山區學校的發展帶來了新希望!”陳書明說。
(記者 卞軍凱)
責任編輯:趙睿
- 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項目將落地福州晉安區2020-10-16
- 晉安區人大代表捐贈電腦助力福州七中電教化教學2020-10-16
- 快看!晉安鼓山大橋亮燈,太美啦!2020-10-15
- 三大商圈 “雙節”活動精彩紛呈 點亮“夜晉安”2020-09-30
- 福州晉安象園舉行中秋主場活動2020-09-30
- 福州晉安區舉辦2020年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2020-09-29
- 福州晉安召開“平安小區”創建推進會2020-09-18
- 晉安探索近鄰治理模式 黨建“光合作用”催開社區和諧花2020-09-16
- 晉安人注意!地鐵接駁23號專線將改變行駛線路2020-09-15
- 晉安雙福路、岳峰公交樞紐站交通項目獲批復2020-09-15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第三屆中國糧食交易大會今日在福州開幕2020-10-1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