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時節,走進羅源縣起步鎮,目之所及一片綠意,連片的菇棚一眼望不到邊,鄉村道路整潔有序,新整修的團結渠內水流清澈,河岸兩邊的景觀樹錯落有致。一幅美麗和諧的鄉村畫卷躍然眼前。
“我們鄉村變化太大了,一天一個樣,鄉村發展起來了,產業更興旺了。現在是遠看外在美,近看內里秀。”說起起步鎮的變化,上長治村村民黃垂欽喜上眉梢。
去年,起步鎮獲批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建設,中央1000萬元資金補助支持食用菌產業強鎮建設。這個原本的種菇小鎮,以“強擔當、抓落實、促發展”作風建設專項行動為抓手,不斷拓展發展空間,增強發展后勁,走出了鄉村振興最堅實的足跡。
抓作風重實干提振精氣神
鄉村振興這場硬仗,關鍵在基層,靠的是過硬的作風。
“我們深入推進羅源縣‘強擔當、抓落實、促發展’作風建設專項行動,鼓勵黨員干部下沉一線,聚焦民生工作,回應群眾關切。”羅源縣起步鎮黨委負責人陳文告訴記者,在對民生工作進行摸底時,發現群眾對團結渠整修的呼聲強烈。
“之前河道淤積,一到枯水期就沒水灌溉了,臺風季,我們又要擔心大水漫上來毀了農田。”起步鎮護國村安下自然村村民陳玉祚說,近年來團結渠里的水變少甚至斷流,出現灌溉困難。
據介紹,團結渠始建于1953年,流經護國、杭山、桂林、蔣店、蘭田等5個村,灌溉面積達2000余畝。多年來,水渠已不堪重負,渠內滲水、漏水、雜質多等問題日益凸顯,周邊居民都希望能盡快修繕團結渠。
“我們請來水利專家調研現狀,制定修繕方案,6月底啟動修繕工作,僅30天就完成了團結渠修繕的工作,保障了群眾農業生產的灌溉用水。”陳文介紹。
用水問題解決了,其他基礎設施也加緊提質改造:起步鎮打通下長治村到沈厝村、起步村到港頭村兩條斷頭路;移動公交車站位置疏通交通堵點;完成了羅源二中田徑場征地,一舉改變了學生們沒有田徑場的歷史;為起步中心校沿線安裝了近5千米的路燈,照亮了學生和家長的心……
“以作風建設專項行動為契機,錘煉黨員干部過硬的作風,把問題整改作為補齊短板、打牢基礎、提升鄉村振興質量與成色的重要措施,不斷激發起步鎮農業農村發展的活力。”陳文說。
從唱“獨角戲”到“菌菇天團”
8月19日,創味食品智能恒溫菌菇食品加工項目在起步鎮開工。該項目依托于起步食用菌產業資源,打造“菌種生產、菌包加工、產品銷售”于一體的專業化生產模式,延長起步鎮食用菌產業鏈。
本月底,下長治村的菇姑農場即將開門迎客。這個以食用菌文化科普教育為特色,以健康養生食用菌食品深加工為核心,集種植生產、科普教育、親子體驗、休閑養生為一體的菌菇主題農莊,同時也將掛牌“起步鎮農場聯盟總部”,成為起步鎮108個農莊、農場的“領頭羊”,發展三產融合,推動“農業+”“文化+”“旅游+”等創新實踐。
作為羅源最重要的食用菌生產基地,起步鎮積極借力菌菇產業發展基礎優勢,結合區位、資源、環境、政策等優勢,將食用菌產業連點成線,連線成片,建設食用菌種植核心種植區,打造具有品牌效應的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
“過去起步鎮食用菌種植以散戶居多,利益聯結不夠,產業鏈也不夠健全,難以形成規模。”起步鎮黨委副書記林霞介紹,目前,起步鎮正著力實施食用菌種植核心區和食用菌產業三產融合區建設,逐步打造標準化、周年化的連片生產區,整合提升鎮域食用菌產業資源。從新品種引進、種植規模擴大、技改升級、三產融合等方面促進產業的大提升。據介紹,食用菌種植核心區以長治片為核心,涵蓋起步、沈厝、黨林、上長治、下長治、洋北、護國等村,目前已引進4家市級龍頭企業,1家國家高新技術、省級龍頭企業;在沈海高速起步出口原花卉市場地塊建設食用菌產業三產融合區,打造農產品線上線下交易平臺、體驗中心。
補齊短板增強發展后勁
今天的起步,食用菌強鎮名聲在外,打響了品牌,美麗鄉村建設如火如荼。然而幾年前,這里菇農們還是粗放式種植,靠天吃飯,發展動力不足。
“起步地勢低洼,菇棚多數是菇農自己籌建的,臺風季經常會出現菇棚受損和菌包泡水的情況。有可能一場臺風,幾年都白干了。”巾幗食用菌合作社負責人黃鑾英坦言,近幾年菇農都很保守,不敢輕易擴大規模。
如何破解困局?記者從羅源縣財政局了解到,為推動食用菌產業發展,羅源依托起步鎮食用菌特色產業,安排了鄉村振興專項債券資金6000萬元,投資興修水利,建設標準菇棚,菇農們可以租賃已建設好的菇棚進行種植。“租菇棚進行種植,投資少、風險小,我們有信心將生產規模擴大。”菇農黃惠清說。同時,起步鎮盤活了起步花卉市場等土地資源227.1畝,完善秀珍菇液體菌接種養菌項目設施農業標準廠房等基礎設施建設,補齊基礎設施短板。
2019年,羅源縣食用菌研發中心落戶起步鎮下長治村,目前研發中心已擁有冷鏈物流倉儲庫、直播銷售平臺、產品展示廳等設施設備,具有教育培訓、會務、銷售、冷鏈倉儲等功能。
“為強化食用菌研發中心的科研力量,克服食用菌菌種老化、退化的問題,我們對接了省內高校和科研院所,與省農業農村廳的食用菌技術推廣總站產業體系創新團隊、福建農林大學胡開輝專家團隊、省農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技術團隊等建立合作關系,成立食用菌專家工作站和科技特派員工作站,引進專家、技術人才,注入科技力量,從根本上轉變起步鎮食用菌產業過去‘菌種靠進口、栽培靠經驗’的傳統種植方式,為實現產業規模的快速壯大,提升產業經濟效益奠定了堅實基礎。”林霞介紹。
為了進一步豐富食用菌栽培種類、實現產品精深加工、創新經營模式,促進食用菌產業轉型升級,10月1日,福建省秀珍菇產業研究院在羅源食用菌研發中心揭牌成立,羅源在推動食用菌產業高質量發展上邁出重要一步。
為鄉村振興引入“北大智慧”,8月25日,北京大學中文系與起步鎮聯合舉行共建思想政治實踐教育基地簽約授牌儀式,北京大學中文系學生將定期在起步鎮開展思政實踐活動,將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調研起步鎮的鄉村農業、民族文化、基層治理等課題,搭建北大與鄉鎮基層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的交流合作平臺,為鄉村振興提供強勁的發展后勁。
福州日報記者 任思言 通訊員 肖丹 劉其燚
責任編輯:趙睿
- 拿刀砍人致死逃進深山3年 命案兇手村廟偷供品落網2020-10-21
- 林寶金:堅持念好“山海經”畫好“山水畫” 加快推動羅源高質量發展2020-10-20
- 羅源:組團發展產業旺 畬鄉振興底氣足2020-10-10
- “紅色”引領 鍛造小區“鄰”聚力2020-09-29
- 羅源:藍色港灣再添發展動能2020-09-15
- 羅源法院飛竹法庭進轄區宣傳《民法典》2020-09-11
- 福建省食用菌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成立2020-09-09
- 國家級學會服務站落戶羅源 助力食用菌產業發展2020-09-04
- 小菌菇撐起大產業 福州全方位打造現代農業食用菌全產業鏈2020-09-04
- 首屆中國(福建)食用菌產業博覽會4日開幕2020-09-04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好糧精彩亮相 市民共品一桌好飯2020-10-2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