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11月4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莫思予)福州市垃圾分類工作又上新臺階。4日上午,記者從“關于進一步推進我市垃圾分類收集及資源化處理的建議”重點提案辦理協商會暨全市垃圾分類工作推進會上獲悉,上半年福州市垃圾分類工作全國排名進入第一檔,成為全國9個免檢城市之一。
今年,福州市在前端對762座屋(亭)進行提升改造,并建成106座精品屋;在中端配置567輛標識統一的分類運輸車,設有132條“公交站牌式”分類收運線路。在后端紅廟嶺配套設施加快建設,基本滿足分類處理需求,年底即可實現“零填埋”。
各縣(市)區正參照五城區“三端四定”模式,在農村全面開展干濕分類,有條件的開展四分類,確保年底前垃圾分類屋(亭)和焚燒設施建設到位,明年6月底濕垃圾處理設施配置到位。
“垃圾分類收集資源化處理,既是城鄉可持續綠色發展的要求,也是保護居住環境、營造健康良好社會環境的必然要求。”市政協委員黃麗惠指出,福州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在取得進展的同時,還存在一些問題。例如,一些小區拉圾分類屋(亭)設置不夠合理,或配套簡陋;市民分類習慣還未養成,參與積極性不夠高,存在錯時亂投放現象;公共區域未全面開展垃圾分類等。
對此,委員們開出良方,市城管委一一回應。
【委員建議】
繼續進行分類管理員的培訓,持續加大宣傳力度,實現公共區域分類全覆蓋。
【部門回應】
福州市持續開展分類宣傳培訓,并對5300名分類一線人員開展培訓,5202人通過考核。垃圾分類已納入各縣(市)區績效考核指標、基層黨建工作目標、黨政領導生態環境保護目標責任、愛國衛生運動和文明城市等工作中。公共區域分類全覆蓋正加快推進,沿街商鋪采取搖鈴上門分類收運,已有4.77萬個商鋪參與。
【委員建議】
籌建“福州垃圾分類科普展示館+”,打造有福之州幸福之城又一張“燙金名片”。
【部門回應】
紅廟嶺正規劃建設園區綜合管理服務中心,建成后將滿足全市開展環保教育、分類宣傳教育、展示垃圾處理全流程工藝、數字紅廟嶺及第三方監管平臺等需求。此外,福州城區正在建設的13座城市管理綜合體配套設計了分類宣傳展廳,建成后可對公眾開展分類宣傳。
【委員建議】
引入智能垃圾箱房,讓可回收垃圾積分化,推動居民垃圾分類意愿的可持續。
【部門回應】
垃圾分類工作開展以來,有企業在部分小區設立了智能回收柜,由于造價較高,沒有全面推廣。對此,市商務局將在城區部分環保驛站設立可回收物智能回收組柜,具備居民自主投放、積分兌換功能。市城管委也在對接大數據委、福建柒貳零公司,探索實行垃圾分類積分兌換機制,有效提升居民分類積極性和準確率。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市各級各部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2020-11-05
- 于偉國與司法部黨組書記袁曙宏一行座談2020-11-05
- 福州:金秋西湖菊花展開展2020-11-04
- 福州各縣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2020-11-04
- 福州市召開農村幸福院建設專題現場會2020-11-04
- 福州市河湖管理保護責任網基本形成2020-11-04
- 福州臺江依托歷史文化街區建設打造經濟發展新增長極2020-11-04
- 2020年福州市創新創業大賽獲獎名單出爐2020-11-04
- 福州路牌“上新”啦!高顏值有內涵,覆蓋87條道路2020-11-04
- 福州樓市“金九銀十”收官 9月交易量猛增10月回調2020-11-04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臺江依托歷史文化街區建設打造經濟發展新2020-11-0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