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底,羅源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全面達到10萬元以上,提前兩個月完成任務。”羅源縣相關領導介紹,羅源通過選準發展項目、整合資源資產,連續打贏消除“空殼村”“薄弱村”兩場硬仗。2017年底,羅源189個村中僅有61個村有集體經營性收入,今年10月底全縣各村村財收入均突破10萬元,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駛入快車道。
村子富不富,關鍵在支部;支部強不強,要看帶頭人。
2013年,起步鎮食用菌龍頭企業創鮮公司成立創鮮黨支部。創鮮黨支部書記黃潘順發動鎮上其他食用菌企業,鼓勵貧困戶以資金入股的形式成為食用菌生產的一分子,同時吸納剩余勞動力和周邊村莊群眾500多人來企業工作,讓他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在黨員能人的帶領下,創鮮黨支部探索出了一條“黨建引領、企業主導、能人牽頭、群眾參與”的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新路子。
鑒江鎮曾是羅源交通最不便利的鄉鎮,有限的土地資源限制了各村集體經濟發展,村集體經濟薄弱。去年鑒江鎮整合海域資源,組織鑒江、海上、陸上、井水和圣塘5個沿海村抱團取暖,將確權頒證后的海域對外租賃,獲得穩定的村集體收益。“這既促進了海域管理規范化,又走出了一條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子。”鑒江鎮黨委書記辛捷說。按照比例分配,今年鑒江村可分得70萬元,陸上、圣塘分得約40萬元,海上、井水村分得約25萬元。
松山鎮北山村以往是有名的“空殼村”,如今村里千畝紅樹林在吸引眾多游客的同時,也吸引一批又一批大學生反哺家鄉、返鄉創業,于國胤就是其中一位。
之前曾經當過三年大學生村官的于國胤與村里另外兩名大學畢業生組成“鄉村合伙人”,合股創辦了羅源縣北山灣農業專業合作社,將業務延伸至麻鴨養殖、稻魚生態套養種植等多領域,養殖土雞3000羽、海鴨3000羽,高峰期每天可產近3000枚蛋,預計年銷售額可達50萬元。在北山村建設整體布局中,于國胤將新開發的創業項目融入其中,推動“研學旅行”與“鄉村經濟”共同發展,創新開展插秧農耕文化活動,把研學課堂搬到鄉村,吸引學生、家長及游客走進北山、走入田間,走出一條群眾增收和加快經濟發展新路子。
去年以來,羅源選派科技特派員,招聘“一懂兩愛”村務工作者,培育專業種植大戶和新型職業農民,在各鄉鎮建立返鄉創業園,鼓勵、回引返鄉致富能手、農民經紀人、合作社負責人等能人到村集體經濟組織任職。在引進人才的同時,各鄉鎮、村還不斷創新發展模式,逐步形成了“支部+”、小村聯盟、多元發展、能人帶動等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好經驗、好做法,推動全縣集體經濟提質增效。
產業興村、旅游強村、農貿活村、項目帶村……羅源一個個經濟薄弱村和“空殼村”在自身努力和結對企業的幫扶下,逐漸擁有了屬于自己的“造血庫”。
福州日報記者 任思言 通訊員 肖丹 劉其燚
責任編輯:趙睿
- 羅源特色產品亮相福建民族工作成果展福州展區2020-11-05
- 蘭曲釵蘭銀才:父子接力 繡出畬服最炫民族風2020-10-30
- 羅源縣:護好“一朵菇” 振興動力足2020-10-29
- 羅源起步鎮:種菇小鎮的振興足跡2020-10-21
- 拿刀砍人致死逃進深山3年 命案兇手村廟偷供品落網2020-10-21
- 林寶金:堅持念好“山海經”畫好“山水畫” 加快推動羅源高質量發展2020-10-20
- 羅源:組團發展產業旺 畬鄉振興底氣足2020-10-10
- “紅色”引領 鍛造小區“鄰”聚力2020-09-29
- 羅源:藍色港灣再添發展動能2020-09-15
- 羅源法院飛竹法庭進轄區宣傳《民法典》2020-09-11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超20000個崗位!福州這場人才盛會超全攻略來2020-11-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