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11月12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林晗)11日,在第四屆“榕博匯”高校畢業生對接會上,2018屆福州市引進博士張子明分享了他的福州故事,引發其他博士的共鳴。
作為一名清華大學畢業的博士生,張子明現在有兩個身份,既是民營企業福建永榮控股有限公司的一名研發工程師,也是福州大學正式教研人員。
從清華園到東海之濱,張子明如何在服務企業的同時,還能在高校從事教研工作?這背后,是福州市探索市、校、企三方合作,開展人才引進新機制,為高層次人才落地福州,扎根福州提供有力保障。
2018年6月以來,市政府已分別與福州大學、福建師范大學、福建工程學院、閩江大學達成合作意向。
引才政策是該合作意向的核心內容:企業引進高層次人才(團隊),經推薦符合高校的聘用人員基本條件,可將人事關系轉入高校,既享受四所高校在編人員待遇,也享受福州市各項引進人才優惠政策。
2017年“榕博匯”,張子明選擇了更具靈活性的民營企業作為工作平臺。為了讓人才扎根榕城,發揮人才科研和實踐作用,2018年底,市人社局、福建永榮控股有限公司和福州大學三方共同對接,為張子明辦理高校入編手續。
“福州引才有力度、有溫度,政府部門對人才的關懷落到細致處,解決了我們的后顧之憂。”如今,已在福州工作2年的張子明“如魚得水”:去年,他主持及參與的應用研發項目就有4項,其中一個項目已實現炭黑母粒的自主研發,經小試和中試驗證,成功應用在錦綸中。“相較于美國、日本、瑞士進口的同類型產品,我們自主研發的產品兼具低成本與高性能優勢,按年計,可為企業直接降低成本2000萬元,帶動銷售額超過6億元。”
入編高校,也給張子明帶來更大發展空間。“我牽頭建立了企業與福州大學簽訂的預研項目,在過程中,校方為企業提供優質的技術平臺和導師天團。”張子明說,在推進項目外,他也積極參與學生的培養,為學生提供實習平臺。
張子明還透露,2019年4月,他重回清華園開始博士后研究,在獲評“福建省引進高層次人次B類”榮譽稱號后,目前還在申報“國家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項目。
據悉,市、校、企三方開展人才引進新機制正在持續發酵:永榮控投、京東方、帝視科技、瑞基因等企業已通過此種方式引進多名優秀博士。
“我們將總結經驗做法,拓展合作高校,進一步提升合作成效,深化市、校、企三方合作引才機制,讓更多、更優秀的高層次人才落地榕城。”市人社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規上服務業12個行業大類呈兩位數增長2020-11-13
- 第四屆“榕博匯”落幕 高校學子熱情點贊福州引才誠意2020-11-13
- 福州:“迎海絲 游古厝”主題列車亮相2020-11-12
- 福州重要通告!這些人來榕須持核酸檢測證明2020-11-12
- 福州近期擬協議出讓一幅醫療用地2020-11-12
- 福州市民政局舉辦閩臺社工人才交流會2020-11-12
- 福州市開展二季度“六穩”“六保”政策跟蹤審計2020-11-12
- 福州市政協委員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2020-11-12
- 福州市法院多措并舉推動“執行難”問題解決2020-11-12
- 福州高新區啟動元峰河水系綜合治理工程 大學城將添濱水公園2020-11-12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重要通告!這些人來榕須持核酸檢測證明2020-11-1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