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工業(產業)園區標準化建設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出臺
力爭到2022年培育形成5家千億園區
福州高新區海西園。記者 張人峰 攝
福州新聞網11月13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覃作權 張旭)13日,全市工業(產業)園區標準化建設現場會召開,會上印發《福州市工業(產業)園區標準化建設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提出力爭到2022年,全市培育形成產值規模超千億元的工業(產業)園區5家,超五百億元園區4家。
全市17家園區分三類推進建設
方案提出,圍繞“扶引大龍頭、培育大集群、發展大產業”,實施全市工業(產業)園區標準化建設,全市17家工業(產業)園區分為基礎類、標準類、創新類三類推進。力爭到2022年,基礎類園區完成“七通一平”基礎設施建設;標準類園區生產生活配套保障體系基本完善,產業進一步集聚,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45%以上;創新類園區創新能力明顯提升,規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占比達35%以上,“畝產效益”達到全省先進水平。到2025年,全市工業(產業)園區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明顯提升,承載能力和產業集聚水平顯著增強,有力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方案要求,以福州高新區、融僑經濟技術開發區、軟件園、青口投資區、江陰港城經濟區等5家園區為試點,建立綜合型、特色型、專業型園區建設標準。力爭到2022年,形成全市工業(產業)園區標準化建設體系,成為全省示范標桿。
培育一批百千億龍頭企業和千億產業集群
方案明確,著力培育龍頭企業,發揮龍頭企業帶動引領作用,做強做優做大產業。
培育百千億龍頭企業方面,重點扶持捷聯電子、恒申集團、羅源閩光等百億龍頭企業盡快成長為五百億乃至千億企業。支持高意科技、瑞芯微、福昕軟件、博思軟件、中海創等一批科技含量好、成長性好的戰略性新興企業發展壯大,成長為百億企業或準百億企業。
培育千億產業集群方面,圍繞六大千億產業集群和16條細分產業鏈,打造若干全國乃至全球先進制造業集群。到2022年,全市紡織化纖產業集群產值超4000億元,機械裝備產業集群產值超2200億元,電子信息制造業集群產值超1800億元,冶金建材產業集群產值超1800億元,輕工食品產業集群超1500億元,化工新材料產業集群產值超1000億元;到2025年,力爭數字經濟規模向萬億元邁進。
自創區24個分園差異化發展
會上還印發《自創區福州片區“一區二十四園”動態(分類)管理標準》,提出綜合考慮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福州片區“一區二十四園”產業結構、經濟基礎和人員構成等方面的差異性,將24個分園分為三類:創新引領園區、產業支撐園區、政策輻射園區。
其中,以高新區主體園(海西園、生物醫藥和機電產業園)為核心,聯動福州高新區洪山園、倉山園、馬尾園、臺西園及福州軟件園,打造自創區創新驅動核心引領區。
以福州新區長樂功能區、福州新區福清功能區、福州福興經濟開發區、福清融僑經濟技術開發區、福州金山工業園區、閩侯經濟技術開發區、福州青口投資區、福州臨空經濟區、永泰智慧信息產業園、福州江陰港城經濟區、福建連江經濟開發區、羅源灣經濟開發區等12個園區為主,建設自創區產業核心區,并按照“一園區一主導”原則,以打造大數據、平板顯示、電子信息、現代金融、新能源汽車、化工新材料等若干創新型特色產業集群為核心,在全市層面形成產業創新驅動發展的多點布局。
以福州臺商投資區、連江縣可門經濟開發區、閩臺(福州)藍色經濟產業區、閩清經濟開發區、連江縣貴安溫泉旅游區等5個園區為主,針對園區設施基本完善但產業集聚效應尚不突出、要素集聚程度較低、配套水平較弱的園區,主要建設自創區政策輻射區。
責任編輯:趙睿
- 全市工業(產業)園區標準化建設現場會召開2020-11-14
- 福州花海公園:城中花海 格桑花開2020-11-13
- 福州倉山區全民健身運動會15日開幕 持續到12月20日2020-11-13
- 福州三坊七巷舉辦冰心文學書畫展2020-11-13
- 福州高新區擬打造國家級根雕示范基地2020-11-13
- 福州住房公積金中心新增5項線上辦理住房公積金事項2020-11-13
- 全省首個!福州臺江區將啟動醫療安全監管平臺2020-11-13
- 定西市代表團來榕考察2020-11-13
- 市委常委會會議暨市委議軍會議召開2020-11-13
- 福州電商、快遞企業線上線下奮戰不停歇2020-11-13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全市工業(產業)園區標準化建設現場會召開2020-11-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