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昔日垃圾山,今日生態園。置身福州市中心17公里外的紅廟嶺上,看不到垃圾,滿眼盡是綠色,空氣清新怡人。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里曾經是蒼蠅漫天、臭氣沖天的垃圾山。老福州人避而遠之。

      3年不到,紅廟嶺基本建成全國固廢處理工藝先進、處置體系完善、生態效益良好的紅廟嶺循環經濟生態產業園,每天能“吞進”福州市中心城區4200噸原生生活垃圾,產出133.6萬度可上網電量、25.5噸生物柴油、33萬塊環保透水磚、50噸園林綠化用基肥。

      2020年底前,福州市將力爭在全國省會城市中率先實現生活垃圾“零填埋”目標。

      新:生活垃圾有了“好去處”

      每天早晚6點到9點,家住福州市晉安區某小區的王大爺,都要拎著一袋袋分類好的垃圾,送往小區東門的垃圾分類屋。王大爺說,剛開始覺得很不方便,要走很遠,還要固定時間丟垃圾。福州市垃圾分類一年多來,現在他也習慣了,“每天走動走動還能鍛煉,看到小區到處都干干凈凈的,心情都變好了。”

      小區不臭了、干凈了,那分類好的垃圾都去哪了?

      紅廟嶺成了這些生活垃圾的“好去處”。2020年10月16日,紅廟嶺循環經濟生態產業園垃圾處置設施之一——廚余垃圾處理廠建成投用,專門負責處理居民日常烹調中廢棄的下腳料和剩飯剩菜。上午10點,福州市中心城區第一車廚余垃圾運抵這里。工人們按下按鈕,閘門自動打開,清運車里的廚余垃圾自動完成“卸貨”。5噸的廚余垃圾很快在儲池內堆成一座小山。

      “這些垃圾將經歷‘廚余垃圾預處理+干式厭氧消化+沼氣發電上網+沼渣堆肥’等一套全自動化的‘變身’流程。”廚余垃圾處理廠項目調試負責人吳靖宇介紹,經過破碎、磁選、篩分等環節,廚余垃圾中的有機質、金屬、雜質以及不可降解物質將被各自分離。

      篩選后的有機質將被傳送帶送至厭氧罐,經過22天的發酵后,這些有機質完成了綠色“變身”,轉化成沼氣、沼渣和沼液。沼氣可發電,進入千家萬戶;沼渣可堆肥,滋養園林綠化;沼液則經過園區內的滲濾液處理廠達標處理后,排入自然水體。

      本次新建的廚余項目設計總規模為800噸/天,項目建成投用,可以滿足福州中心城區所產生的廚余垃圾及廢棄水果蔬菜等有機垃圾的全量處理。

      而廚余垃圾處理環節的臭氣難題,在紅廟嶺找到了“克星”。“我們采用設備定點臭氣收集與車間區域換風的臭氣收集模式,將廚余垃圾處理過程中的臭氣集中輸送至臭氣處理系統除臭。”吳靖宇介紹,項目共設置9套臭氣處理系統,采用“化學洗滌和生物濾池”方法對各個車間的臭氣進行雙重處理,進而達標排入空氣中。

      “目前,全國垃圾分類尚處于探索階段,擁有成熟案例的并不多。福州紅廟嶺廚余垃圾處理廠是寧波廚余垃圾處理項目的升級版,采用德國干式厭氧處理技術,在全國廚余垃圾處理工藝中最為先進。”吳靖宇所在企業此前負責建設寧波廚余垃圾處理項目,“根據寧波項目的運行經驗,我們改進了項目的攪拌軸,增加了平推軸,采用全國第一的臥式厭氧發酵技術,讓垃圾鋪開更均勻,厭氧發酵更好,產沼率也更高。”

      倒進剩菜剩飯,變成電能肥料。除了廚余垃圾,在紅廟嶺經歷“變廢為寶”的還有餐廚垃圾(產生自飯店、食堂等餐飲業的殘羹剩飯)、大件垃圾、醫療廢棄物……這些生活中“無用”的廢棄物被運抵紅廟嶺后,分別找到各自的“家”,進行分類處理,并直接在各自的處理廠完成“變身”。以餐廚垃圾為例,“每天有250噸餐廚垃圾進入餐廚垃圾處理廠,加上每天收集的25噸地溝油,可以提煉12噸左右生物柴油,主要出口歐洲國家供暖的同時,通過對餐廚垃圾的集中處理,每年能防止2.1萬噸地溝油回流餐桌,保障國人的餐桌安全。”福州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楊立宏說。

      快:三年建成垃圾分類處理體系

      “這邊是建成的危廢、飛灰項目,前面是剛剛投產的廚余項目,那邊是快馬加鞭建設的協同處置項目,再往那邊還有……”站在廚余垃圾處理廠的觀景臺眺望,楊立宏如數家珍。

      從垃圾焚燒到填埋,再到餐廚、廚余、危廢、大件、園林、飛灰、爐渣、滲濾液等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體系,紅廟嶺實現了全覆蓋,在全國同類型園區中,福州走在了前列。

      而這背后,是紅廟嶺循環經濟生態產業園建設超前的理念、高水平的規劃。

      跟隨項目組來到紅廟嶺一塊坡地上,眼底是廣闊起伏的草場,曲折的小路一直延伸到遠處蓮花峰下,三兩亭子靜置其中,儼然一座城市休閑公園。“你肯定想不到,這底下填埋著福州過去20多年的垃圾,總共1000多噸。”項目組人員說,20多年前,這里是375畝左右的垃圾填埋場。

      “2010年,我剛到這個地方,填埋場還沒封場。垃圾裸露,到處都是滲濾液,整個馬路黑壓壓的一片。我們班車上山時碾過去,‘轟’地一下蒼蠅漫天。”參與2016年填埋場作業的陳榕想起當年惡劣的環境,記憶猶新。

      如今,腳下的填埋場已經完成生態修復,綠草如茵,將成為園區建成后800余名工作人員的休閑公園。

      這個休閑公園還有一個特殊的功能——天然厭氧發酵場。在草場下方的黑色覆蓋膜下,過去20多年的垃圾漸漸陳腐,產生的少量沼氣,每天通過分布在草場的管道收集,用于發電;覆蓋膜的作用極大地減少了滲濾液的產生,經過抽排后,越來越少的滲濾液,通過專用的管道送到園區滲濾液處理廠進行專業處理。

      紅廟嶺的“華麗變身”發生在2017年。當時,福州市全面推動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福州市委、市政府重新謀劃,把紅廟嶺定位為承接全市主要生活垃圾的終端處置園區,并以垃圾分類處理需求為核心規劃園區建設。

      “當時垃圾分類還沒全面推行,但我們就提出生活垃圾‘零填埋’目標。”福州市城市管理委員會主任林坦說,規劃提出要建成集固廢資源化利用、節能環保產業聚集、環保宣教于一身,實現基礎設施共建共享、資源循環利用、污染物“近零排放”的森林式循環經濟生態產業園,確保福州30年的生活垃圾得到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理。

      藍圖已經繪就,紅廟嶺循環經濟產業園按下“快進鍵”。2017年先后啟動18個垃圾分類處理項目同時啟動,新建垃圾終端處理設施采取PPP模式,引入社會資本,吸引實力企業參與項目建設,政府與社會資本總投資42.6億元,達到前20年投資總額的4倍。

      “太快了,按照項目進度,全部建成一般都要五六年,而我們只花了兩年多就建成了完整的生活和生產固廢處理體系。”林坦說,這樣的“加速度”來之不易,“我們要克服一年200多天雨霧的不利施工條件、山高路險帶來的施工難度,更要隨時解決項目進程中的突發問題,太難了。”

      如今,17個項目已相繼建成投用,隨著最后一個生活垃圾焚燒協同處置項目在年底前建成,福州將在全國省會城市中率先告別生活垃圾“填埋時代”。

      “紅廟嶺循環經濟生態產業園建設,對福州市推進垃圾分類無害化處理、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美麗福州具有重要意義,是福州建設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2020年5月7日,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福州市委書記王寧(現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省長)在調研紅廟嶺循環經濟生態產業園時說。

      亮:循環共享還城市綠水青山

      2020年是“兩山”理論提出15周年、福建“生態省”戰略實施20周年、福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評估的驗收之年。

      紅廟嶺循環經濟生態產業園為福州市交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隨著現階段大頭項目建成投用,紅廟嶺每年能節約能耗6.33萬噸標準煤,減排60萬噸二氧化碳。

      11月12日,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書記林寶金在調研紅廟嶺循環經濟生態產業園建設時說,要按照“國內一流、國際領先”的標準,處理好園區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關系,全力建好紅廟嶺循環經濟生態產業園。

      “我們統籌利用不同生活垃圾處置項目之間的能量轉換,最大限度利用各類生活廢棄物中的能量,實現資源有效整合。”林坦如是闡釋“循環經濟”,進了紅廟嶺循環經濟生態產業園的“垃圾”,最后連“渣”都能產生經濟價值。

      在紅廟嶺,隨處可見“循環”。以廚余項目為例,廚余垃圾中的有機質經分解產生沼氣,通過收集和提純沼氣用于發電上網,發電產生的余熱用于恒溫厭氧罐的保溫,剩余的沼渣用于園林綠化的基肥,單個項目內部實現物質和能量的“小循環”。

      共建共享,也是低碳環保、循環經濟的一種表現。“協同處置項目是園區的托底保障設施,廚余廠、餐廚廠的沼渣,滲濾液的污泥,大件園林廠的木屑、皮革等無法在本工藝環節中處理的廢棄物,全部集中到協同處置項目進行造粒,然后利用焚燒廠汽輪發電機發電后產生的余熱來脫水,最終用焚燒發電完成物質和能量的循環。”楊立宏介紹,和協同處置項目一樣,園區內爐渣、飛灰、滲濾液處理廠也采用共建共享模式,既能節約用地、減少管理成本,還能產生經濟效益。

      以爐渣廠為例,經過焚燒廠焚燒后的爐渣全部運到爐渣廠進行制磚。通過爐渣篩分-破碎-磁選-重選-電子選-光選一套流程下來,鐵塊、鋁塊、玻璃塊等雜質被揀出,純爐渣進入制磚廠壓制成磚。由爐渣制成的環保磚,比普通紅磚透水性好、硬度強、更輕便。這樣的磚塊,在紅廟嶺每天能產出33萬塊,銷往全國各地。

      背靠數字福建,紅廟嶺智慧監管也走在前頭。基于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5G等新技術,紅廟嶺打造“5G+垃圾處理”精細化管理體系及第三方監管服務平臺,通過對園區全產業、全體系、全過程、全時空的管理和監管,對各垃圾處理設施的生產過程進行監管,確保廢水、廢氣、廢渣控制達標排放,同時,將大氣、土壤和水源污染監管納入一個透明開放的體系,向社會公開。“我們可以放心地告訴老百姓,園區對每天產生的垃圾‘日產日清’,不對大氣、水、土造成污染。”楊立宏自豪地說道。

      福州市是全國生活垃圾分類重要試點城市之一,自2019年5月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類以來,在全國46個試點城市考評中的排名持續提升,進入全國前十的先進行列。身處后端處置鏈,紅廟嶺循環經濟生態產業園為福州市垃圾分類全鏈條處置體系做好托底保障,為福建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增添綠色動力。(陳歡歡)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情聚八閩,共啟新程!福建省姓氏源流研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国产精品亚洲色婷婷99久久精品| 亚洲AV无码乱码精品国产| 亚洲一区精品伊人久久伊人|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软件 | 久久亚洲中文无码咪咪爱| 亚洲伊人色一综合网| 亚洲黄网在线观看| 亚洲三级电影网站| 亚洲无线电影官网|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中文|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岛国片在线观看| gogo全球高清大胆亚洲| 国产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在线亚洲v日韩v| 一级毛片直播亚洲| 亚洲 综合 国产 欧洲 丝袜| 成人伊人亚洲人综合网站222|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清高APP| 久久亚洲精品11p| 国产亚洲高清在线精品不卡| 亚洲av无码不卡私人影院| 亚洲国产成人五月综合网| 亚洲精品WWW久久久久久| JLZZJLZZ亚洲乱熟无码| 亚洲精品动漫人成3d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久久| 亚洲成年看片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国产精品无码| 久久精品亚洲男人的天堂|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国产成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AV午夜成人片| 亚洲狠狠狠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蜜芽| 最新国产精品亚洲| 国产亚洲综合视频|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亚洲啪啪AV无码片|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