瑯岐紅蟳公社用民居改造的民宿。記者 歐陽進權 攝
福州日報記者 歐陽進權 通訊員 林君
10月18日,馬尾瑯岐城鄉融合發展的最新成果——瑯岐金砂紅蟳公社亮相,運營以來頗受各界好評,每周接待多個團建團隊,每個團隊30人至50人。
在這里,以紅蟳為基礎,觀光、文創、民宿等產業投入運營;通過流轉,這里的農田變成微菜園,吸引主城區居民線上線下種菜收菜;通過租賃,這里的閑置民居被利用起來,帶動村民增收……
年初,國家發改委等18個部門聯合印發《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改革方案》,公布全國首批11個試驗區名單,福州東部片區名列其中,馬尾就在片區范圍內。之后,一場關于鄉村振興的改革創新探索在瑯岐島吹響號角,瑯岐在英雄金砂以產業、宜居、文明、治理、富裕等五大未來場景的打造,輔以土地、融資、人才、服務等政策機制的創新突破,打造福州城鄉融合發展先行示范區。
如今,一座未來小鎮在馬尾瑯岐初步形成。“螃蟹是橫著走的,瑯岐紅蟳公社‘橫’著走大有可為。”專家指出,在城鄉融合發展方面,金砂有基礎打造出紅蟳特色的瑯岐模式。
探索新模式
“當下旅游的最大需求是追求原生態。”省民宿協會會長寧軍和華僑大學王璐博士均表示,瑯岐島被譽為“閩江口明珠”,金砂位于島嶼東北部,置身其中,開闊的天際線、一望無際的田野令人身心舒暢。
走進改造提升后的紅蟳公社,記者看到,農業文化被保留下來,公社里有農耕文化體驗園,還利用村里原來的池塘、瓜果蔬菜基地等,打造垂釣區、采摘區,讓游客可以體驗農耕生活。農牧攝影基地里楊桃掛滿枝頭,游客俯首就能撿到掉落的成熟果實。
不僅瑯岐原生態的鄉村氣息被賦予新生,而且與很多地方的美麗鄉村建設不同,在金砂,環境整治、立面改造是其次,公社建有鄉村振興講習所、紅蟳養殖體驗園、蟳嫂文創室、微菜園、小滿居民宿集群、漁船海鮮排檔等。福建農林大學等在這里建產學研實驗基地,市釣魚協會設立瑯岐分會并多次舉辦比賽。
這是瑯岐結合自身資源條件和發展優勢,探索瑯岐特色的城鄉融合發展模式之舉。
瑯岐在此以落實“1+2+4”試驗任務為重點,通過“搭建城鄉產業協同發展平臺”一個聚焦,“建立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發展體制機制”“健全農民持續增收體制機制”兩個協同,實現“建立城鄉有序流動的人口遷徙制度”“建立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搭建城中村改造合作平臺”“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四個兼顧。
中國旅游研究院旅游安全研究基地首席專家、海峽旅游發展研究院院長鄭向敏認為,瑯岐的城鄉融合發展有三大優勢,一是距離主城區只有半小時車程,二是原生態保持得很好,第三個也是最為關鍵的是當地政府部門有想法又勇于實踐。
培育新業態
“產業是發展的源動力。我們的定位是以產業為抓手,在金砂打造城鄉融合先行示范區。”瑯岐經濟區有關負責人說,不管是鄉村振興講習所的引智,還是一大批基地和漁船海鮮大排檔的引流,均為了通過發展產業,推動鄉村振興,進而帶動當地人回歸創業。
打造小鎮,瑯岐有兩大抓手,推進“未來鄉村產業”和“未來鄉村社區”建設,打造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五大未來場景。
在產業方面,小鎮正在構建1+ 1+3+N產業融合發展空間格局——在一心一帶三片區,聯動形成N個優勢特色產業集群。
具體而言,在云龍村東部建設產業綜合服務中心,沿通和路建設產業綜合服務帶,打造農文旅融合發展區、都市農業產業區和高新技術產業區等三片區,形成鄉村文旅、創意休閑農業、田園康養、森林運動、醫療健康、服務性二產、高新技術產業等產業集群。
截至目前,金砂鄉村文旅產業集群已打造鄉村振興講習所、主題鄉村民宿、田園書吧等創意文化、鄉村休閑農旅項目業態。省內首個農文旅雙創園已建成,蟳嫂文創工作室率先入駐,致力于推廣“紅蟳公社”IP的周邊文創產品。創意休閑農業產業集群建設紅蟳等不同主題的A級農莊。此外,瑯岐打造高新技術產業集群,規劃高新技術研發中心、農業生物技術研發中心,發展企業總部基地、新材料研發、生物制劑生產、人工智能開發、5G技術應用等產業。
瑯岐還以原鄉改造和田園小鎮建設為兩大實踐方向,推進未來小鎮建設。紅蟳公社是原鄉改造一期工程,接下來將啟動金砂管理區二期與云龍村原鄉改造,同時打造高品質田園康養小鎮,通過“原鄉改造+田園小鎮”實踐路徑,探索瑯岐特色的未來宜居場景,建設未來鄉村社區。
尋求新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紅蟳公社搭建了“政府+社會資本+金融資本+村集體+村民”等多方參與、多方投資的協同改革模式,實現多方共贏。除了政府主導投入鄉村基礎設施改造提升外,引入社會資本,結合鄉村資源運營和鄉村文旅發展,提升鄉村造血能力,同時以村集體、村民為主體,通過專業合作社等形式讓他們參與運營,提高收入。
在紅蟳公社建設過程中,政府投入基礎設施建設時,由社會資本投資的民宿、微菜園、釣魚基地、船屋海鮮排檔等啟動建設,目前均已投入使用,社會資本累計投資近2000萬元。接下來社會資本還將投資建設馬術基地等。
其中,小滿居民宿群利用村民的閑置房,一期改造出6間客房和3個大露臺,他們的目標是盤活村里400多套民房。公社里的漁船海鮮排檔和30畝微菜園,分別是社會資本盤活池塘、農田的產物。由于社會資本的介入,在金砂村,房屋和農田的租賃價格已漲數倍。
瑯岐經濟區管委會黨工委書記江智文說,瑯岐經濟區按“先易后難,逐個突破”思路,推動土地、融資、人才、服務等政策機制創新突破,包括建立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建立進城落戶農民依法自愿有償轉讓退出農村權益制度……
發展民宿需要盤活農戶閑置房產,不少個人建房未確權影響運營,為此瑯岐以產業導入為標準,推動閑置宅基地和農房確權,并探索宅基地資格權退出機制。瑯岐還探索由政府與村集體共同成立土地流轉公司或平臺,村集體統一流轉發展產業所需農用地。
推進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地方政府財力有限,怎么辦?瑯岐制定《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建設城鄉基礎設施的政策方案》,通過股份合作、項目補貼、以獎代補、政策性保險等方式,鼓勵社會資本積極參與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并對爭取到的上級資金予以配套獎勵。
產業發展需要人才支撐,鄉村人才資源有限,怎么辦?瑯岐的政策突破是鼓勵各類人才到瑯岐創業興業、下鄉服務等;在瑯岐投資興業、就業居住兩年以上,可落社區(村)公共集體戶口;制定靈活人才交流政策,對項目引進人才,予以瑯岐政府與項目“雙重優待”。
在服務方面,針對企業對農業農村項目投資積極性不高、招商難等困境,瑯岐通過服務模式創新,對新引入企業,政府抽派專人協助完善及辦理相關手續,涉及重大問題,由政府集結涉及單位進行集中、限時、一站式辦理,讓企業到政府辦事“最多跑一次”。
江智文說,瑯岐城鄉融合發展項目和模式還將不斷改革創新,瑯岐經濟區將以強有力的指揮機構,為項目質量的保障和提升提供堅強保障。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東部快速通道將首次通公交 瑯岐到市區只需1個小時2020-08-25
- 瑯岐經濟區黨員政治生活館揭牌 “黨建一島通”云平臺啟動2020-07-02
- 瑯岐菜農找銷路 黨員搭起愛心橋2020-02-17
- 104國道連晉段改線工程通車 主城區到瑯岐20分鐘2020-01-23
- 福州東部片區入選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2019-12-30
- 如何加快城鄉融合,助力鄉村振興?相關人士這樣說……2019-12-02
- 馬尾主動作為滿足瑯岐群眾進出島公交需求2019-12-02
- 秋游好去處!一起打卡瑯岐紅光湖公園吧!2019-11-04
- 瑯岐海峽旅游綜合開發基礎設施年底完工2019-10-07
- 瑯岐城投成功承辦紅蟳節 5萬多人到場感受濱海生活2019-09-17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斑馬線闖紅燈曝光系統試點10個月成效明2020-11-1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