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創新年會·鼓樓區域論壇互動沙龍。記者 池遠 攝
福州日報記者 謝薇
13日,鼓樓區承辦的第七屆中國教育創新年會區域論壇在榕開啟,并向全國在線直播,分享“集群化辦學鼓樓模式”,吸引了各縣(市)區及對口幫扶校的教師和教研員代表參與,線上近50萬人收看直播。
分享“鼓樓模式”
展望集群協同發展之路
這場倡導“未來·變革力”的論壇從多角度多層次出發,分享了“鼓樓模式”推動教育均衡發展的成功實踐經驗。現場,鼓樓區教育局副局長林發春作《“共同體”“集團化”……鼓樓教育集群化發展之路》的報告,回顧了鼓樓區從“制度”“資源”“督導”三大保障推動學區共同體、集團化發展的歷程,同時展望了未來“共同體”“集團化”“聯盟制”集群協同發展之路;鼓樓教師進修學校副校長葉育新作《教研員在集群化辦學中的角色定位和行動思考》報告,指出在新時期,教研員要轉變角色,做好課堂學習的觀察者、教學質量的評價者、課堂教學的示范者、課程資源的開發者、課題研究的引領者、研訓活動的指導者、教研活動的策劃者、教育決策的參與者、默默無聞的奉獻者,為助力集群化辦學作出應有的貢獻。
福州市茶園山學區的劉旭、李舒冬、鄭懷麗3位校長作《融合型優質均衡學區共同體發展模式》聯合報告,提出弱化邊界、強化跨界、有效并界的發展策略,探索指向“一個目標”、匯聚“兩項動力”、立足“三維舉措”、彰顯“四種特色”、突出“五大績效”的辦學模式。福州市錢塘小學教育集團總校長林武,福州延安中學教育集團副校長、小學部部長程響分別從橫向和縱向集團化兩個角度分享辦學經驗與思考:林武從“文化共同、制度共建、機制共立、師資共用、課程共創、課題共研、資源共享、評價共施”等8個方面分享錢塘小學教育集團的辦學實踐和成效;程響通過課題研究和青年教師成長兩個案例探討如何提高從獨立辦學到集團化小學部辦學的效益。此外,福州市林則徐小學青年教師林振涵和福州市中山小學副校長陳瑾則結合自身成長經歷,詮釋了共同的力量、成長的意義。
全區6萬名學子共享優質資源
鼓樓區是省會福州的核心城區,轄區內各級各類學校156所,其中區屬學校學生近6萬人、教師約3100人。為了讓名校資源得以擴散和輻射,也讓薄弱校和新建校實現高起點辦學、讓家長切實感受到在家門口就能上好學,推進區域教育面向未來,鼓樓區從“學有所教”邁向“學有優教”,在點上尋求突破,建立“橫向+縱向”的多元化、立體化、全方位集團化辦學新格局。10多年來,為推動頂層設計落實,鼓樓區致力在制度、資源、督導上予以充分保障。
制度保障是基礎。鼓樓區經過實地調研,制定出臺《鼓樓區“學區共同體”建設實施意見》,創新完善一系列制度,如管理制度、例會制度、教研制度、培訓制度、交流推廣制度、督導制度、考核制度,真正使各項工作有章可循。“在鼓樓區,中心校校長干得怎么樣,不但要看中心校本校,還要考核其所屬一般校工作情況。”林武介紹,為讓教育集團內各所學校(校區)建立起更緊密的關系,在考核制度方面,對校長績效考評時,實行中心校與一般校共同體工作捆綁考核;同時,構建了教育集團辦學改革試驗工作領導小組,制定集團辦學章程,明確集團內各學校(校區)的職責、權利與義務,實施物質資源、教師資源、課程資源、教研資源合作共享,建立相應工作制度,從制度上保障集團化辦學健康發展。
“讓中心校更好,一般校不一般”,資源保障是關鍵。近年來,鼓樓區不斷促進各校的師資均衡,出臺“強師工程”“區管校聘”等相關政策,教師由“學校人”轉為“系統人”,所有教師服從全區統一調配。在同一所學校連續工作滿6年及以上的教師屬應交流對象,優質學校教師每學年到薄弱學校交流輪崗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條件教師總數的13%,其中骨干教師交流輪崗應不低于交流總數的20%。為保證這項工作能得到廣大教師的支持與配合,鼓樓區還鼓勵學區內中心校教師到一般校任教,并在評優評先、職稱評聘等方面給予優先考慮。
“我們青年教師如果是一滴滴水珠,那么學區共同體就是一片優質教育均衡發展的海洋,我愿在這片海洋中為實現教育之夢而上下求索!”林振涵告訴記者,依托共同體教研資源共享,他在不同學校和課堂上實踐,“磨”出了優質課,感受到更深的教育智慧,實現了成長。
同時,集團實行一體化發展模式,師資共用,集團總部副校長任集團校區負責人,在名校優秀師資的帶領下,全面提升教師群體素質。建立教學資源共享機制,積極借助信息化手段推進學科資源庫建設,建立共享資源包,加快建設名師網絡課堂模式。今年,鼓樓區創新打造“空中課堂”,全區學科教師同研一節課、鼓樓學子共上一堂課,并主動將資源輻射全國,超7萬名學生共享優質資源。
探索多樣聯盟體辦學機制
為實現“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個學生”這一初衷,鼓樓區積極向管理要質量,推行規范化、精細化、人文化管理理念,并作為課題研究。出臺《福州市鼓樓區中小學精細化管理評估標準》,制定完善評估標準和制度,成立百人督學隊伍,扎實開展專項和隨機督導工作,每學年專項考核,從學校發展、教師發展、學生發展、社會認可及發展潛能等方面,全方位進行督導。
接下來,鼓樓區還將開展10場系列活動,扎實推進國家級“基于教學改革,融合信息技術的新型教與學模式”實驗區和福建省基礎教育改革發展實驗區建設。同時,鼓樓還將沿著由基本均衡邁向優質均衡的總體思路,探索多種形式的聯盟體辦學機制:“大中小校聯盟”,國科大福建學院附屬小學(福州市茶園山中心小學)、國科大福建學院附屬中學(楊橋中學)與中國科學院大學福建學院“結盟”辦學;“同校名聯盟”,福州市中山小學與南京等地11所中山小學建立“中山教育聯盟”,福州延安中學與陜西延安中學、上海延安中學開展合作;“對口幫扶校聯盟”,福州市錢塘小學教育集團與寧夏永寧縣閩寧鎮中心小學、福州市鼓樓第二中心小學與陜西延安楊家嶺希望小學聯動協作發展等。
責任編輯:趙睿
- 鼓樓榮獲“中國領軍智慧城區獎”2020-11-16
- 鼓樓開展全民光盤節暨文明餐桌踐行周主場活動2020-11-12
- 鼓樓推出便民惠企新措施 750個事項都能“全國包郵”2020-11-12
- 福州鼓樓區“一二三”舉措打造家門口的長者學堂2020-11-11
- 大干六十天!鼓樓吹響集結號2020-11-09
- 鼓樓永泰兩地黨政代表團開展山海協作互訪活動2020-11-06
- 福州鼓樓每周五開展區領導接訪下訪活動2020-10-26
- 美又萌!鼓樓七轉彎巷新添彩繪墻,可以這樣“擼貓”2020-10-23
- 鼓樓檢察院著力營造知識產權保護的司法環境2020-10-22
- 鼓樓老人迎重陽 打卡丁戊山“轉角遇到愛”2020-10-22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探索新模式 城鄉融合發展瑯岐“橫”著走2020-11-1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