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堅持陸海統籌,發展海洋經濟,建設海洋強國。
伴海而生,向海而興,拓海而榮。福州積極對接國家海洋強國戰略,持續深化“海上福州”建設。
記者21日獲悉,為發揮福州市海洋優勢,搶抓發展機遇,市海上辦通過抓龍頭促帶動、抓集群促發展、抓載體促提升、抓創新促效益,全面掀起新一輪“海上福州”建設熱潮,做大做強海洋經濟,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到2025年,福州市力爭海洋生產總值突破4300億元,海洋經濟綜合實力居全國前列,實現從“海洋資源大市”向“海洋經濟強市”跨越。
深耕“海田”
建設智慧平臺
21日下午,在連江縣“振漁1號”平臺上,工作人員借助APP,查看整個平臺的監測數據。
“振漁1號”是世界首個深海綠色自動旋轉海魚養殖平臺,由上海振華重工集團研發建造,總投資約1500萬元,長60米、寬30米、吃水1.5米,養殖水體達13000立方米,可防抗12級臺風。該平臺于去年4月正式下水,由福州力美水產科技有限公司開展大黃魚養殖試驗,預計年產大黃魚100噸,年產值達1200萬元。
“與傳統養殖方式相比,‘振漁1號’在養殖成活率、成品魚品質、抗潮汐能力、抵御臺風能力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實現科技養殖,人力省了七成以上。”福州力美水產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說。
不僅有“振漁1號”,還有“振鮑1號”。“振鮑1號”是全國首個深海鮑魚機械化養殖平臺,運用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讓國內鮑魚養殖進入了現代化、智能化。這是個巨型鋼構網箱,長24.6米、寬16.6米、高18米,重約300噸,由浮體結構、養殖網箱、上部框架、水下框架、機械提升裝置5個部件組成,可容納近5000個鮑魚養殖箱。平臺的餌料投放、輸送、網箱吊裝全部實現機械化。
作為福州重要的漁業大縣,連江著力推廣“振漁1號”“振鮑1號”等養殖平臺,推動傳統養殖業向深遠海、機械化、智能化方向發展,打造全省最大、全國一流的深遠海養殖基地。該縣還出臺扶持政策措施,積極鼓勵海工裝備企業開展深遠海養殖平臺建設。
動能強勁
項目源源不斷
去年2月,振華重工海上福州建設有限公司在榕成立,致力于打造全球領先的海洋經濟產業化、現代化、數字化示范項目。
在“振漁1號”“振鮑1號”陸續推出后,第二代自主知識產權系列平臺亮相2020年中國(福州)國際漁業博覽會,得到廣泛贊譽。在省發改委、福州市委和市政府幫助下,結合國家和地方優勢資源推進的“振華建造、專業運營、漁民養殖、漁貨兜底”的商業發展模式,正為福州海洋經濟發展提供強勁動能。
“我們的產業發展目標是,盡快啟動‘百臺萬噸’計劃,建造100臺‘振漁’系列平臺,實現10000噸類野生大黃魚的年產量。目前我們正在加快進度,希望在11月完成相關海域確權,12月初啟動裝備建造。這是積極貫徹中央‘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典型示范項目,也將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海上福州’建設模式和鄉村振興模式。”振華重工海上福州建設有限公司負責人說。
這樣的海洋經濟項目,正源源不斷出現在“海上福州”之中——閩洋年加工海產品150萬噸、豐大元洪國際食品展示交易中心等項目開工建設;中景年產120萬噸聚丙烯、申遠新材料二期等臨港先進制造業項目有序推進,宏東食品產業園項目竣工投產,連江可門港區成為全球最大的己內酰胺全產業鏈生產基地,東方風電10兆瓦風機創下亞洲最大、世界第二紀錄……截至9月底,全市“海上福州”項目累計入庫268項,總投資4629億元,年度計劃投資734億元。
做優做強
拓展海洋產業
記者21日在連江粗蘆島看到,福州(連江)國家遠洋漁業基地核心區母港一期項目正在加快建設,將新建4個遠洋漁業泊位,預計年吞吐量60萬噸。
“依托福州(連江)國家遠洋漁業基地、元洪國際食品產業園,打造國家級深海漁業精品加工基地,力爭到2025年,全市水產品加工業產值突破700億元。”市海上辦相關人士表示,福州將“做優”海洋傳統產業,除了水產加工業,還將依托羅源灣、長樂松下港區,打造綠色高端鋼鐵產業基地,力爭到2025年全市鋼鐵產業產值突破1500億元;依托粗蘆島馬尾船政(連江)工業園區,打造海峽西岸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制造基地,力爭到2025年全市船舶修造業產值突破100億元。
除了“做優”海洋傳統產業,福州市還將“做強”海洋新興產業。依托江陰港城經濟區,福州市將打造世界一流的千億級化工新材料專區,力爭到2025年全市化工新材料產值突破1000億元;依托連江可門經濟開發區,打造高端新材料產業基地,力爭到2025年產值突破500億元;依托福建三峽海上風電國際產業園,打造集海上風電裝備技術研發、設備制造、建設安裝、運行維護為一體的全產業鏈基地,力爭到2025年產值突破200億元;依托倉山區生物醫藥產業園、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園,打造集海洋生物制藥、基因檢測等為一體的海洋生物工程基地,力爭到2025年全市生物工程產值突破200億元。
“我們的目標是做大做強海洋經濟。”市海上辦人士表示,通過補鏈強鏈工程,福州市將重點培育一批標志性海洋產業、臨港先進制造業集群,力爭到2025年全市海洋生產總值突破4300億元,海洋經濟綜合實力居全國前列,從“海洋資源大市”變為“海洋經濟強市”。
福州晚報記者 江海 鄭瑞洋 文/攝
責任編輯:趙睿
- 全市掀起新一輪“海上福州”建設熱潮2020-10-23
- 連江爭當“海上福州”建設排頭兵:挺進深藍 經略海洋2020-08-06
- “海上福州”點燃高質量發展新引擎2020-04-29
- 連江圍繞“海上福州”部署104個項目 總投資786.6億元2020-03-26
- 對接國家戰略建設海上福州決議執行情況檢查匯報會召開2019-08-14
- 連江:融入“三個福州”建設 推動高質量發展2019-06-24
- 四大重點加快推動“海上福州”建設2019-06-19
- 福州港口管理局助力“海上福州”建設2019-06-10
- “海上福州”建設 新動能不斷匯聚2019-05-16
- 福州向海搶灘黃金入海口 “海上福州”建設正酣2019-05-10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第二屆生態文明健康與藝術論壇在福州貴安舉辦2020-11-2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