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景公園為周邊居民增添了休閑空間。記者 鄭帥 攝
福州日報記者 蔣雅琛 通訊員 蘇楓 陳建鋆 張存金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作為國家級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范縣,閩侯探索路徑有何心得?小切口看大變化,記者日前走進閩侯縣城所在地——甘蔗街道。
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城鎮綜合提升“十位一體”工作如火如荼地進行。零星地塊精準改造、老街巷整治、老舊小區改造、街頭小公園建設、拆墻透綠、廣告牌匾清理……甘蔗街道梳理了8個方面共25項任務,從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入手,補齊民生短板。
“變”的完成時:
老城亮出新風景
新城靚出新高度
當日9時許,記者沿著甘蔗街道安平浦河行走,不時偶遇游人;河中,清澈水流靜靜流淌,青草隨風蕩漾;河對岸,老人們圍坐在一起,享受著秋日暖陽……這些都是從前難得一見的情景。“以前河水渾濁污臭,沒人愿意走這里,現在大家都喜歡來這里散步,這是我見過安平浦河最大的變化!”在河邊長大的張榕真情不自禁舉起手機,將藍天、綠地、公園收入相框,按下快門。
改變,源于2018年啟動的安平浦流域綜合整治。項目從截污、引水、清淤清障等環節入手,全面改造11.6公里長的安平浦流域,并在沿線建設了雙福公園、濱水公園、過浦公園,通過系統治理,重現水清、岸綠、河暢的面貌,為周邊居民增添了一道觀光休閑綠化景觀帶。“工程已經完工并投入使用,后期日常管理維護方案正在審批。”項目負責人王忠信說。
老城亮出新風景,新城靚出新高度。
曇石山西大道、學院路、英洲路三路交界處,面積約5100平方米的閑置荒地華麗轉身,成為人人親近的“口袋公園”,還增加了49個停車位。“每天晚上都有小孩和老人聚集在這里休閑,我們非常滿意!”住在附近的程麗珍說。
老城、新城,兩處風景,既是樣板,也是縮影。通過推進城鎮綜合提升“十位一體”工作,甘蔗街道新增了7個公園,提升改造了西海岸B區綠化;建成了11個智慧停車場,提供約1100個停車位,同時對新城區的紅旗洲路、英洲路、濱河路等路段的路內停車位進行改造,目前已有1269個停車位投入使用,提前超額完成為民辦實事項目。
“變”的進行時:
主次干道“白改黑”
系統修復提檔升級
在甘蔗,變化還在持續發生。
舊城區的入城路投入使用20多年,產生不少“病灶”,亟待“綜合手術”,“白改黑”提升改造提上日程。
“原本地下管道雨污混流,我們這次施工的目的之一就是重新敷設管道,實現雨污分流。此外,頭頂的纜線要下地,水、電、通信、燃氣等管網也要埋進地下。”閩侯縣市政工程管理處工作人員郭靈飛介紹,項目建成后,將改變舊城區道路破損嚴重、雨污混流、管線架空的狀況,提升城區面貌。
項目起于曇石環島止于街心路,全長3.6公里,目前已完成總工程量的約70%,預計明年4月竣工。
“變”的將來時:
老舊小區新一輪
提升改造正醞釀
三福小區居民洪茂鳳常與鄰居們圍坐在法治文化廣場的老榕樹下說變化。近日,大家關心的話題是老舊小區改造。
“聽說項目已經招標,最近就可以開工。”“丫哦,那以后環境就更好了!”居民的言語間透出滿滿的期待。
三福小區是開放式無物業小區,大部分居民樓建于上世紀90年代,環境衛生差,基礎設施老化,小區管理難度較大。
如何讓群眾生活得更舒心?這是甘蔗街道干部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去年,街道投入130多萬元,建成法治文化廣場,新增80個停車位,開展拆墻透綠,啟動“美麗街巷”項目……
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今年,三福小區被納入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甘蔗街道重點辦主任程建軍介紹,項目重點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包括道路、雨污分離、供水系統、空中線路線纜整治、社區景觀提升、黨建基地、社區文化創建、安防監控、路燈照明、消防設施、停車設施及停車場等,在改善人居環境的同時,創建和諧溫馨的健康社區。
責任編輯:趙睿
- 閩侯開拆湖山烈士紀念碑旁鐵塔2020-11-24
- 閩侯溪源宮:來了就想驚呼的“人間仙境”2020-11-20
- 閩侯檢方精準甄別“黑財”500余萬元2020-11-20
- 最高檢關注!多方共護湖山烈士紀念碑2020-11-17
- 歷時兩個月 閩侯白沙汶溪橋修好了2020-11-17
- 閩侯檢察院上線智能接訪系統2020-11-13
- 福州閩侯開啟2020年“安全用藥月暨醫療器械安全宣傳周”宣傳活動2020-11-11
- 閩侯荊溪開展三輪品質提升 積極融入福州主城區發展2020-11-10
- 閩侯縣多措并舉 推動人大工作開展取得新突破2020-11-09
- 閩侯公開宣判一起11人涉黑案 主犯一審獲刑23年2020-11-04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閩侯開拆湖山烈士紀念碑旁鐵塔2020-11-2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