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志愿者開展志愿活動。(永泰縣文明辦供圖)
福州日報記者 葉欣童
走在秋日的永泰街頭,早起鍛煉的人們正沿著休閑步道慢跑,空氣中散發著草木的清香;四通八達的道路上寬敞整潔,斑馬線旁,人們靜靜地等待著綠燈亮起,來往車輛自覺讓行,交通秩序井然……永泰縣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得更加美好,而這都與全縣開展文明縣城創建工作密切相關。
近年來,永泰縣立足創建為民、創建靠民、創建惠民理念,在創建文明縣城的過程中內外兼修、久久為功,先后獲評國家級生態縣、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中國天然氧吧、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新型智慧城市創新發展研究與實踐聯系單位等等。如今,文明已經深深植根于這座城市前進的步伐里,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和行為中,助推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整治頑疾短板
城市顏值更靚了
“我在這里住了20年,家門口就能感受到創建文明縣城帶來的變化。”永泰縣樟城鎮西門新村居民蔣云麗說,過去永泰的大街小巷有不少“臭毛病”——路面坑坑洼洼,違停車輛屢見不鮮,小廣告無孔不入,“現在不僅道路‘顏值’提升了,連我們小區內綠化和停車位也進行了整治,走在路上經常能看見穿著紅馬甲的志愿者在參與環境整治,看著工作生活的環境越來越好,我也特別高興”。
蔣云麗的感慨說出了不少永泰人的真實感受。今年,永泰縣對老舊小區進行市政及景觀改造,配置完善娛樂、體育等設施,讓老舊小區“好看”也“好住”。據永泰縣文明辦工作人員介紹,全縣結合“愛國衛生活動”開展城區環境專項整治,進一步改善小區環境衛生,規范車輛停放,對私搭亂建、亂堆亂放、亂貼亂畫、亂潑亂倒、亂晾曬、毀綠種地等行為進行有效治理,并增劃停車泊位2400多個,實行一條道路城管、交警、志愿者“1+3”包保管理,老街告別“臟亂差”舊貌,切實解決了一批長期困擾文明創建的“家門口”問題和影響城市形象的頑疾短板。
如今,永泰縣正聚焦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重點實施“一鎮三街十寨”保護提升工程,努力實現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利用、城鄉面貌品質“兩個新提升”。其中,永陽古城登高山歷史文化街區從百姓需求出發,整合巷道空間,開展環境整治和“針灸式”節點改造,原本破舊的外墻全部換上了“新裝”,老街光彩復顯,成為新晉網紅打卡點。“新安古街改造的很有特色,古風古韻,我們一家非常喜歡來逛逛。”附近居民說道。
不單是城區環境,農村變化同樣大,清臟治亂、添新增綠、移風易俗,眼見的是良田美池、屋舍儼然,聽到的是出入相友、鄰里和睦。今年整治提升57個村,打造5個精品示范村,實現美麗鄉村建設全覆蓋。扎實推進農村“廁所革命”,新建和改造提升20座農村公廁、15座旅游公廁。良好的人居環境不僅滿足了廣大村民的殷切期盼,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也不斷提升。
改變,實實在在發生在群眾身邊。
文明成為習慣
城市氣質更優了
市民有素質,城市有氣質,永泰努力培育“文明新風尚”,文明之花開滿街巷,文明之舉隨處可見。
在文明城市創建中,永泰發動全縣676名志愿者,開展“訪千樓萬家創文明縣城”社區志愿服務,志愿者作為民情信息員、文明創建員、政策宣傳員,積極引導社區居民參與文明縣城創建,助力社區精細化治理。
在永泰,闖紅燈、亂穿馬路,一不小心可能就會成為“網紅”。9月3日,永泰縣啟動105個路段、路口安裝的“抓拍神器”,開展“交通曝光臺”活動,截至目前已曝光違法車輛502輛,整治交通陋習,引導文明出行,成為文明創建的“大招”之一。不少市民發現在外停車時被貼上“粉色便簽”,仔細一看并不是一張罰款單而是提示單:請您在規定車位標線內有序停放車輛……志愿者穿行在城市角落,一旦發現違停車輛便拍下照片,貼出便簽提醒車主,同時也作為交警執法的一個線索,成為交通執法“微”力量。
隨著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不斷深入,文明新風吹進永泰家家戶戶,讓文明成為一種習慣。11月6日上午,2020年第一屆福州市“全民光盤節”暨文明餐桌踐行周永泰專場活動在永泰縣美食街啟動,全縣各類餐飲企業、學校食堂、機關食堂廣泛參與,掀起一股“追(求)光(盤)”熱潮。香米拉自助餐廳負責人說,由于自助餐是定額消費,在過去,餐館需要安排工作人員“監督”顧客取食。但現在,大部分客人都形成了勤拿少取的就餐習慣。
小城大愛不止
城市更親更暖了
“大爺,我扶您過馬路,您慢點。”在上馬路路口,一名身穿“紅馬甲”的志愿者正熱心地攙扶老人過馬路,這樣暖心的畫面在永泰并不少見。
春風十里不如滿眼“志愿紅”,在永泰交通路口、車站、公園里,處處可見志愿者的身影。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志愿者。目前,全縣志愿者在“志愿福建”平臺注冊人數達2.8萬人,成立志愿服務隊伍992支,建設78個志愿服務站點。現已認定一至三星級志愿者362名,四星級志愿者8名,五星級志愿者1名。
凡人善舉更讓人感動。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退役軍人陳煒自告奮勇,義務擔任鎮中心衛生院救護車駕駛員一職;鄭瑞文在鄉村電影放映員的道路上奔波45年,每年放映240場電影,用光影點亮村民的文化生活;點燈助困公益服務中心6年來幫助貧困事實孤兒66人,放飛溫暖,點亮心燈;赤錫鄉赤玉學堂開展國學文化公益活動600余場,用傳統文化滋養鄉村生活……小城大愛,他們用志愿精神書寫新時代的“雷鋒故事”。
永泰深入挖掘好人典型,一個個身邊的“小人物”站上道德建設的大舞臺。截至今年11月,永泰已產生“中國好人”5人,“福建好人”13人,“福州好人”10人,“福州市道德模范”7人,“永泰道德模范”22人。
人以城為家,城以人為本。文明,是永泰的執著追求,永無止境的幸福接力。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永泰向著文明堅定前行的腳步更加從容,通過一點一滴的“微改變”給百姓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幸福感,于細微之處彰顯流淌在城市脈絡中的文明,讓城市綻放幸福表情。
責任編輯:趙睿
- 永泰創新治理模式 加快美麗鄉村建設2020-11-26
- 永泰暢通信訪渠道 架起為民“連心橋”2020-11-23
- 永泰加強冷鏈食品安全監管2020-11-22
- 永泰:首部保護古厝題材微電影《厝守可及》開機2020-11-18
- 永泰:發揮人大作用 服務發展大局2020-11-16
- 永泰葛嶺將新添梅李主題文創園2020-11-11
- 鼓樓永泰兩地黨政代表團開展山海協作互訪活動2020-11-06
- 永泰:民營企業家走進檢察機關獻計獻策2020-11-06
- 永泰華爾錦三期擬年底竣工 新增產值將超3億元2020-11-06
- 定西帥小伙迎娶永泰美嬌娘2020-11-02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永泰創新治理模式 加快美麗鄉村建設2020-11-2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