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11月29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莫思予 見習記者 藍瑜萍)天氣漸冷,粥卻很暖。29日上午,78歲的林淑珠第一次喝到鼓樓區楊橋河南社區鄰里食堂的百家粥,決定第二天也要帶上自家的米,為這份愛心的延續出份力。
“來喝粥,就坐這!”“謝謝你們,粥很不錯,大家慢慢吃!”……每月9日、19日、29日上午,楊橋河南社區鄰里食堂比平日更加熱鬧。原來,在這三天,路人和居民都能免費領到一碗熱騰騰的粥。29日,家住河南新村的林淑珠就趕上了一場。她在志愿者的引導下走進鄰里食堂,發現里邊已經坐著不少鄰居,一邊喝粥一邊聊天。“我們的鄰里關系又增進了,社區工作人員也跟大家打成一片。”
“這些粥都是鄰居們捐米熬成的。”每端上一碗粥,鄰里食堂負責人、慈恩公益服務中心發起人曾惠萍都會這么告訴大家,不少人當即就表示也要加入。就在鄰里食堂門口,記者看到一個紅色箱子,其中放著一袋袋包裝不同的大米。曾惠萍介紹,這正是來自社區黨員和熱心居民,除了大米,有人還送來了油、紅棗、桂圓,讓熬出來的粥更加可口。
這項公益活動開始于上個月。“社區在九九重陽節時舉辦了百家宴,感受到現場其樂融融的氛圍后,我們就在思考怎么把活動持續辦下去。”曾惠萍的想法很快得到了社區黨委的支持。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遠親不如近鄰。我們正探索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新模式和特色品牌,打造‘百家米、睦鄰情’的近鄰黨建項目。”楊橋河南社區黨委副書記鄭群介紹,該項目提倡居民人人捐獻一勺米,在每月逢9之日依托鄰里食堂奉粥,架起鄰里和睦、守望相助的連心橋。
活動啟動后,社區黨員們率先行動起來,“百家米、睦鄰情”項目很快在口口相傳中被越來越多居民知曉。“很多人捐贈都不留名,默默地把東西放下就離開了。”曾惠萍感到很欣喜,也有人報名當志愿者,每次活動當天清早5點半就到場幫忙熬粥。
“一勺米,對于我們現在的家庭來說微不足道,但一粒米就是一顆種子,小公益也有大能量。”鄭群說,每一次百家米熬成粥,社區里就多一份愛心,鄰里情就添一份溫度。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市市政道路工程品質提升“百日攻堅”競賽結果出爐2020-11-30
- 福州出臺措施支持電影產業發展 最高獎勵300萬元2020-11-30
- 福州舉辦建設工程質量安全標準化現場觀摩會2020-11-29
- ?數百位境內外嘉賓在福州考察 感受榕城魅力2020-11-29
- 2020年法考主觀題考試開考 福州考區2882人應考2020-11-29
- 福州臨空經濟區全力打造國際快件集散中心2020-11-29
- 福州非居民戶生活垃圾處理費擬在水費中一并征收2020-11-29
- 福州非居民戶生活垃圾處理費擬并入水費征收2020-11-29
- 這周末!福州人必逛“海淘”展會!最全攻略來了2020-11-28
- 福州西湖菊展時間延長 出行賞花莫忘文明2020-11-27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第三屆海絲博覽會暨海交會線下展銷會落幕2020-11-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