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情發生后,如何有力、有序、有效地處置突發事件,把人員和財產損失降到最低程度,真正做到“大救災”?
對于這個問題,市應急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陳仁德給出的答案擲地有聲:必須著力做好救災物資采購、儲備、發放,做好受災群眾安置,確保受災群眾有地方住,有飯吃,有衣穿,有干凈的水喝;建立跨部門、多災種、全過程災情的管理、會商研判、災情核查和損失評估等工作機制,確保救災應急處置更加科學有效。
自機構改革以來,特別是今年以來,福州市在大力做好應急管理基礎性工作、著力構建“大預防”“大應急”應急管理體系的同時,始終不忘構建“大救災”體系。
建立健全救災物資保障機制、推進自然災害避災安置點規范化建設、健全災情報送信息網絡、探索救災資金多元化投入……一個個救災物資保障新模式如雨后春筍般成長壯大,便捷的“大救災”服務網格快速編織起來。
建立健全救災物資保障機制。福州市不斷探索和建立救災物資保障的新模式:市應急管理局與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建立定期會商制度,完善應急物資的采購、儲備、調撥、使用等機制,構建精準便捷務實的救災網絡格局;福州市與永輝超市、彩食鮮公司、盛輝物流集團簽訂救災物資供應和運輸合同,形成實物儲備、協議儲備和市場運營有機結合的救災物資保障新模式,著重抓好糧食、生活必需品、成品油、保電保水保通信保交通等重要應急物資的儲備,保證受災群眾第一時間有地方住、有飯吃、有衣穿、有干凈水喝。
推進自然災害避災安置點規范化建設。福州市組織一線摸排,核實確定全市3052個自然災害避災安置點,編制《福州市自然災害避災安置點信息圖冊》,并以電子地圖形式,嵌入福州市應急管理綜合平臺。擬制避災安置點規范化建設標準,投入避災點建設補助資金225萬元,在45個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和283個示范避災點基礎上,今年繼續申報6個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重點建設34個示范避災點,督促指導鎮村對標配齊配強救災網格員,充實救災物資儲備倉庫,滿足周邊居民避災安置需要。此外,加快市級綜合型物資儲備倉庫和救災、醫療、低溫成品糧、應急冷鏈等4類物資儲備倉庫的選址建設。
探索救災資金多元化投入。申請市級財政撥付360萬元用于避災安置點建設及救災物資采購,并預算安排200萬元自然災害生活救助資金。引入農村住房保險機制,與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榕城分公司合作,廣泛引導農戶參與農戶住房疊加保險,使得受災農戶能夠及時得到理賠款,助力其重建家園。
不斷健全災情報送信息網絡。組織各縣(市)區經辦人員專題培訓,明確工作職責和流程,保證災害發生期間24小時值班和災情信息網絡的暢通。同時,開展救災物資儲備統計調查,結合救災物資儲備使用歷史大數據分析,按照精細組織、精確采報、精準保障原則,編制實施年度救災物資儲備購置計劃,保證災民基本生活需求。
加強應急裝備物資保障,福州以面向2035年滿足全市域1000萬規劃人口為目標,正建設救災、醫療、低溫成品糧和應急冷鏈等4類市級物資儲備庫,建立健全市場和社會參與應急物資保障機制,確保關鍵時刻應急裝備和物資及時保障到位。
福州日報記者 曾建兵 通訊員 黃鵬程 葉立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長樂區以“近鄰”黨建激活社區微治理2020-12-07
- 福州開通兩岸人才交流服務綠色通道2020-12-07
- 福州志愿服務“生態綠”進社區2020-12-07
- 福州四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草案公示2020-12-07
- 福州又多一處打卡點!冶山春秋園春節前開放2020-12-07
- 臺灣人才入榕“一趟不用跑”2020-12-07
- “志愿紅”為文明福州增色2020-12-06
- 最新!事關疫情防控,福州發布重要通告2020-12-06
- 深夜!福州一女子家中發生驚魂一幕!監控還原……2020-12-06
- 福州市區3條隧道近期深夜實施交通管制2020-12-06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兩岸閩王王審知信俗非遺傳承大會舉行 閩王紀2020-12-0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