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鏗鏘有力的朗讀聲響徹福清三中。開展“憲法晨讀”活動,是該校德育工作的一個縮影。日前,校長施黔群獲評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工作者。
將德育課程化 編撰校本教材
“教書育人,要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施黔群介紹,為了育好人,學校把德育工作列入課程總體規(guī)劃,形成特色課程。同時,整合校內外德育資源,積極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校園、進課堂活動,倡導學生做“學習型、發(fā)展型、幸福型、奉獻型”的人。
福清三中還有一個特別的習慣。每年,所有新生的第一堂課便是參觀校史館,還要唱國歌、校歌。此舉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愛國、愛鄉(xiāng)、愛校的意識,引導他們“扣好人生第一??圩?rdquo;。
如今,福清三中在課程建設、特長培養(yǎng)、校園文化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特色。學校以“勤勉有為,大愛無疆”精神為主線,將德育工作課程化,編撰了《福清第三中學校志》《師德永馨》《群星璀璨》《鏗鏘足音》等校本文化教材,供學生選修。
豐富活動載體 培育學生風貌
這兩年,施黔群先后組織開展并帶頭參加了“禮贊新時代”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型系列活動、“書寫新時代雷鋒故事”主題志愿活動、紅歌合唱比賽等文明道德教育活動。
學校大部分生源來自鄉(xiāng)下,如何增強他們的信心,是一個難題。施黔群的做法是,從德育開始,讓每一個學生感受到呵護和溫暖。
幾年前,家庭困難學生小瑩在質檢中只考了380分,產生了輟學念頭。作為福州市十佳班主任之一,林梅云自費為小瑩挑選高考教輔材料,做到“隨到隨問,隨問隨教”,并給予她生活上的補助,最終小瑩考上本科院校。
福清三中還針對農村未成年人的特點,積極構建學校、家庭、社會協(xié)同育人體系。同時,成立了家長和學校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建立禁毒宣教室,經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德育工作是福清三中教育取得成效的良方。”施黔群說。在生源質量不占優(yōu)勢的情況下,該校各項教學指標和辦學質量名列前茅,成為福州市第一所農村省一級達標中學,曾四次榮獲“福建省文明學校”稱號,還獲評第一屆“福建省文明校園”。
福州晚報記者 王光慧
責任編輯:趙睿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六旬老人重拾技藝 閩侯傳統(tǒng)竹編后天絕活再現(xiàn)2020-12-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